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2月19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召开12月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局党组成员、调研员,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旭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主要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和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四川省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关于转发<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的通知》和《关于开展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的通知》,各中心组成员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重大部署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会议的讲话精神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党的二十大成绩非凡。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二是党的二十大道路非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是又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三是党的二十大未来非凡。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把舵和党中央科学指引,我们必将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掀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撰写新的传奇。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设计、部署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亲自主持审议、签署颁布《退役军人保障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础上,全体党员干部要对标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深入贯彻。一是强化本职工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不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承担着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军队备战打仗的重要职责,在新征程中,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既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更坚定了全体党员干部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信心和底气。二是强化人才建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继续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在使用、激励、保障上宏观谋划、狠下功夫,着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退役军人事业中来,努力建设一支质量不断提升、结构明显优化的忠诚干净、奉献担当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在新的征程上答好时代之卷。三是强化从严治党。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政治要求,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新部署新要求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握反腐败阶段性特征,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弘扬清风正气。
会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以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为契机,开好头、起好步、布好局,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姿态,竭尽全力把本职工作做实做好,力争在本职岗位有新的作为和新的突破,为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不懈努力。一是做到“快”,紧跟要求抓学习。坚持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工作,安排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未来时间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学习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持续用好用活“兵支书”、“红色宣讲团”、退役军人“志愿者”和军休老干部等资源,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立足“全”,增强本领提素质。坚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种思维”和“七种能力”的深入研学,继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和《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政策法规的学习,不断提升站在全局、系统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在定谋划、作决策、防风险方面提升各类应对能力。三是把好“关”、勤勉奋进履好职。坚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发扬做到“事不过夜”精神,聚焦“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持续深化巩固“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成果,全力以赴推动双拥共建、安置就业、优抚褒扬、安全稳定、服务保障等工作稳步运行,努力营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工作氛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新篇章。四是力求“实”,靠前推进抓落实。坚持带头干事创业,带头克服困难,带头啃“硬骨头”,干工作不停留在理论上、文件上、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出实招,共同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一项一项抓好落实。五是要求“严”,牢记底线守好纪。坚持奉行“正心为本、正身为基、正直为人”的人生准则,坚定不移地把廉洁从政作为第一准则,带头遵规守纪,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切实做到在政治上忠诚、组织上守纪、行动上规矩,教育引导好“身边人”,争做树立良好风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