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荣耀——达州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实录②:朝鲜战场留下的难忘记忆

发布日期: 2022-12-06 10:18:04

  不忘历史,铭记英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曲荡气回肠的战斗歌曲,勾起了陈大国、粟国祥、杨玖贵等10位老兵的回忆,那是一个个发生在70多年前的故事,虽然时隔久远,但老兵仍然记忆犹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达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中共达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以及各县(市、区)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策划推出专题报道“老兵荣耀——达州市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实录”,深入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家国无恙,老兵荣耀!

  罗世才,男,1931年12月15日出生,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人,1949年11月15日在仪陇县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3月加入共青团,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入朝作战,历任战士、连通讯员,在部队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55年复原退伍回老家,先后任大队民兵连长、生产队长。

  抓壮丁到了国民党部队

  我叫罗世才,世界的“世”,人才的“才”,这是身份证上的名字。我家中证书上的“罗仕才”“罗仕财”,都是我本人。1931年农历腊月25日出生在达县双龙乡五保三甲(后来属新村乡,今为双龙镇的长河村)一个小地名叫花斑竹的地方。家中属老大,四兄弟,离开家的时候最小的弟弟还没有出生。出去的时候不识字,在部队学了些文化,还掌握了开车技术。

  1946年,那时我还只有15岁,因为家里穷、男丁多,又是老大,就被抓壮丁进入国民党的部队。被抓的那天,我正在睡觉,双龙乡乡长陈如流的保长弟弟陈治愚,带着保丁朱光厚和两个差娃子来到我家,抓到我后押到双龙乡场上,当天晚上在庙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就送到达县城的衙神庙。被抓的人很多,有一两个连的人。他们把我们送到梁平,再到湖北五宝山,就开始打仗。那时,谷子都黄了一半多,应该是农历的七月间了。我所在的国民党部队的番号、班排长都记不住了。记得1949年11月25日在仪陇县起义加入到了共产党的部队。后来到了上海,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在哪里,老兵告诉我:“小罗,我们已经到了上海,不管怎样,婆娘要给你接一个。”

  难忘朝鲜战场那三次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我们20军奉命从上海出国参战。当时,我们部队一路上过了哪些地方,我很多都记不着了,只记得过了石家庄的。到了朝鲜后,我们营部设在一处民房里,我们驻在屋后面。冬天的朝鲜,雪堆起一尺多厚,很冷很冷。我们没有铺盖,每个人只有一件大衣,睡觉时,扯上蒿草当铺垫,两个人的脚,你伸进我的大衣袖子里,我伸进你的大衣袖子里,靠这样来暖和。渴了吃雪颗颗,像细汤圆,雪带苦性,吃的是干粮炒米。胜利过后吃高粱饭,吞不下喉,我只有吃锅巴。

  在朝鲜的三年里,我打了三次仗,这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一次是打上甘岭。打仗,你打我打,就看哪个手头快,反正是一死,颇得拿命来换。打仗时,以营为单位,那时一个营有四个连,我是二连,直往前冲,黄继光堵枪眼后,敌人子弹就打不出来了。这时冲锋号一吹,好多部队的人高喊:“冲呀”,就把敌人冲垮了。胜利了,我们就住进了碉堡。

  要说详细说怎么打,根本记不住。还出现死人打活人的情况。打仗时,美国鬼子在瞄准打人,砰的一枪打过去就打死了,天气冷,很快冻硬了,但还是握枪瞄准的姿势。有的新兵不懂,面对面去拉死人,结果被打了。正确的做法应该从侧面去拉,这样就打不到人。部队规定我们不准打飞机。

  二次是打阻击战,敌人用飞机炸,我们用假人、草人来掩护,我们从侧面走。敌人发现后就用飞机炸草人、假人,一次十多架、二三十架,集中打,那些树都打成光秃秃的。阻击战的时间、地点都忘了。

  三次打仗,算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在三八线附近,我三天三夜都没有下火线。我们的工兵把敌人坦克的履带炸了,敌人进也进不了,退也退不了,就喊投降。点把火,就把汽车烧成了光架架。

  停战谈判谈了好多年,有时谈判,我也站过岗。记得那时谈判,就在三八线的桥中间,敌人在对岸站岗,我们这边也站的岗,枪握得紧紧的,双方代表在桥中间谈判、签字。

  战争结束后,部队根据我在上甘岭和三次打仗的表现,就评了二等功。

  难忘牺牲的那些战友

  我耍得好的战友有巴中的陈堂吉、成都的胡世斌、山东的张成。我们在徐州时,允许家属来探亲,张成的老婆来过部队,复员后我们之间还在通信。还有一个姓王的,战场上,死人的事经常发生,但看到牺牲的战友,心里很不好受。有个诨名叫吴老二的战友,是贵州人,被炸得肉都挂在树上,这里一坨,那里一块。敌人不打枪了,我们就用棒棒把肉夺下来,放在美国人用过的毯子里,裹起来,就近掩埋了,上面插块牌子。有一次,我们晚上行军,不敢打火,战友之间互相牵着手,过河时踩着死人脑壳,晃来晃去来的。想到那些牺牲的老战友,老兵眼里饱含着泪花。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