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成通委员:
您在市四届政协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争取创办西南能源大学的建议》(第052号提案)收悉。现将提案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达州高等教育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全日制普通高校3所,分别是四川文理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州中医院职业学院。在校学生3.18万人,教职工2152人。四川文理学院为综合性本科高校,由原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2月独立升格而成,是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四川省本科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为综合性高职院校,于2001年4月由原达县教育学院、达州农业学校、达州卫生学校、达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四校合并组建成立,是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于2019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新设,并于当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现有学生规模4300余人,是我省唯一的全日制中医药高职类院校。
二、“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加速发展
(一)加强政策引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先后出台《加快全市教育发展九条措施》、《达州市建设区域教育中心专项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高等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幅增强。以扩容提质为目标,力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达到5所,在校学生达到5万人”。
(二)优化资源布局。一是结合本地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和达州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现状,2019年成功创办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积极拓展职业教育办学空间,围绕装备制造等工科类专业优势,达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于2019年成功升级为达州技师学院;二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民办职业教育,2020年成功引进泛美航空职教城并开工建设,引进华西希望集团在渠县投资建设一所高职院校,积极推进高新区建设达州高新职业技术学院。三是依托产业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大竹东柳醪糟等企业与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瓮福化工、地奥天府药业等30多家重点企业分别与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达州中医学校、贵州大学、成都医学院等40余家科研院校开展了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宣汉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共同建立了南玻院西南分院宣汉微玻纤新材料研究院。目前正在依托宣汉天然气、锂钾两大优势资源筹建达州市锂钾产业技术研究院或新材料(锂钾)产业院。
(三)做优做强存量。一是大力支持四川文理学院扩容转型为应用型大学,积极争取无偿划拨了308亩土地,创办“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等5个研究机构及举办应用型专业。将四川文理学院医学院建设纳入达州市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推动达州市中心医院与四川文理学院合作办学筹建医学院,形成一所以文、理、工、管、医为办学特色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着力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二是市委市政府在西南职业教育园区划拨700亩用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2020年划拨70亩土地用于新校区北区建设,同时保留达职学院A校区(149亩)继续办学;全力支持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双一流” 高职重点专业,成立了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双高”职业院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围绕达州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及市委市政府发展中医药大健康战略部署,凝心聚力,细化措施推动中医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积极争取586亩土地大力支持达州中医院职业学院东校区建设。
下一步,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着眼达州有丰富的天然气、锂钾、硫磺、煤炭等自然资源禀赋,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建立完善的能源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谋定而动拟筹建西南能源大学。同时,积极向省厅作好对接及“十四五”高校设置工作组汇报拟筹建西南能源大学项目,恳请省教育厅及高评委专家对我市“十四五”高校设置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关怀和支持达州高等教育发展,待拟筹建项目纳入省十四五高校规划后,我局将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加快推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教育局
202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