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商务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20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2-07-14 15:19:55

邓拥军委员

在市政协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响巴渠美食品牌的建议》(第220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达州餐饮现状

(一)餐饮行业初具规模。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达州全市餐饮业共计2万余家,呈现业态多元化,从业人数近20万人。截止2021,全市限上餐饮企业134餐饮收入17.06亿元。

(二)巴渠美食别具一格。达州餐饮属于川菜下河帮派系与重庆同属古巴国,巴人后裔,保留有同为巴人后裔土家族的一些菜品特色。以大方粗犷,花样翻新迅速、用料大胆、不拘泥于材料著称,重口味,俗称江湖菜,特别是“酸辣味”是下河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本土原味食材富集。达州是中国三大富硒带之一、四川省唯一天然富硒区,富硒农产品享誉秦巴。全市共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5家,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14个,绿色农食品45个,有机产品34个,培育优质品牌农产品10个。这片绿色、生态、富硒的土地孕育出了大竹醪糟、蜀宣花牛、旧院黑鸡、灯影牛肉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优质农产品,是当今餐桌新兴的原生态食材。

二、达州餐饮前景

(一)商旅文融合催生“新动力”。近年来,达州商贸蒸蒸日上、旅游欣欣向荣、文化源远流长,依托大巴山、大三峡联盟及旅游环线,推进商旅文融合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商业汇聚财气,以文化注入灵气,以旅游凝聚人气,商业、旅游、文化全方位融合,带动餐饮经济发展,为群众带来高品质生活。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力,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商旅文一体产业链,形成商旅文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强劲推动内循环经济发展,助力拉动餐饮消费。

(二)万达开统筹发展带来“新机遇”。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是国家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工程,是达州面临的重大机遇。基于达州餐饮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千载难逢的“新机遇”,既有利于餐饮业借势借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提档升级,也有利于充分运用资源互补,为加快构建餐饮食品业的现代化新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三)塑造达州味道公共品牌带来“新变化”。要促进达州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塑造属于达州餐饮业的公共品牌。达州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也培育了巴渠美食的创造者和历代烹饪传承大师,高超的传统烹饪技法、地方特色味道和菜品曾展露国际国内烹饪舞台,获得众多专家一致好评,也收获国际国内多项烹饪大奖。

三、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占比全市社消零重要份额的餐饮服务业,阵容愈加庞大,业态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多元,竞争越发激烈当前业内一些企业单打独斗、抱团取暖意识不高,产业集聚发展薄弱。

(一)业态基础还比较薄弱。有的餐饮企业发展的软件投入和基础条件不足,成为制约企业水平提升的关键和重点,许多企业缺乏系统的管理手段。相关专业人才仍较缺乏,餐饮技术、管理、服务人才不足人员流动较为频繁,缺乏科学系统高标准的管理和服务。

(二)行业竞争力不够强。随着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达州市大众化消费越来越成为餐饮消费市场的主体,大众餐饮企业缺少“硬核”竞争力;全市餐饮行业发展态势急需加强连锁经营、品牌和人才培育、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化;本土饮食文化和特色菜品亟待挖掘、塑造和宣传;餐饮从业者传承地方菜品文化的意识不深,抱团发展意识不足,市场竞争抵御风险力不够强。

(三)品牌效应不够明显。达州餐饮业、食品业缺乏知名公共品牌的统领,地方特色食材、菜品缺乏系统的引导和挖掘;餐饮、食品业量缺质量有美味美誉,有企业缺产业;高标准的早餐、夜宵市场不足。

四、促进达州餐饮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餐饮规划布局。研究制订《达州餐饮业发展总体规划》。将美食街(城)网点布局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将绿色食材原辅料基地建设纳入农业发展规划,将餐饮加工基地纳入食品工业支持范围。推动食材供应企业、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协同发展,形成种养殖、加工、配送、餐饮、商贸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产业联动模式。支持以“统一规划、统一运营、统一收银、统一管理”模式统筹构建的大众化餐饮集群。促进商旅文融合,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规范升级厨卫环境标准,提升门店及从业者形象和综合素质。

(二)大力培育扶持餐饮龙头企业支持餐饮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发展直营连锁、加盟连锁、特许连锁,形成一批具备品牌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大型连锁品牌餐饮集团。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连锁企业和管理公司,积极发展餐饮管理咨询研究机构,提升餐饮行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支持餐饮企业、食材供应企业与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深入合作,依托互联网餐饮外卖配送平台,满足居民社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大众化餐饮消费需求。

(三)强力推进餐饮产业化建设。依托达州市通川区川菜产业园和各县(市、区)相关产业基地,联动各规模好吃街和品牌店,推动餐饮品牌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同时,建立绿色环保食材种养基地,促进乡村振兴,将餐饮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加快建设集特色美食、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商旅综合体,推动以餐饮为核心,促进食材供应、食品加工、旅游康养、人才培训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餐饮企业和食材供应企业建立特色食材原辅料种养基地、集配中心向原辅料种养、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上下游产业延伸;支持食材供应企业开展川菜经典小吃、传统菜品和特色原辅材料工业化生产,加快餐饮全产业链发展。

(四)积极开展餐饮业品牌创建行动。支持企业走连锁发展、规模发展、传承发展之路,增强企业实力和品牌知名度。坚持培育“百年老店”和发展时尚餐饮品牌并重通过深入挖掘和创新开发,恢复一批在全市历史上有影响力的“老字号”品牌,支持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和菜品特色,打造一批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时尚餐饮品牌。组织开展餐饮行业争先创优、评比表彰活动,增强行业从业者的荣誉感和企业的获得感。

(五)切实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积极引导,利用市场化手段,整合与配置餐饮业转型发展相关要素资源。加强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协会助推的餐饮业转型发展合力。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质量水平。加强执法监督,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努力创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广泛宣传促进餐饮业转型发展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断提高餐饮业纳税人的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

(六)注重加强餐饮业人才结构培育。加强餐饮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川菜技能培训、食品安全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积极开展技术交流,积极组织餐饮企业和行业协会参加专业技能大赛与学术会议,加快培养和引进高水平职业经理人和高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名师徒计划,建立新时代现代学徒制。鼓励支持大中院校、职业教育院校、餐饮美食类专业培训学校培养符合达州餐饮发展需要的人才加大对地方特色名菜传承人的支持,必要时可申请专利,实行知识产权保护。定期表彰奖励一批品牌企业、金牌厨师和服务明星,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最后,再次感谢对商务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