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高血压?血压正常后能否停药?

来源: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发布时间: 2022-06-16 16:13:14 字体: [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10mmHg,或舒张压每降低5mmHg,死亡风险降低10%-15%,脑卒中风险降低35%,冠心病风险降低20%,心力衰竭风险降低40%。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减少高血压病患者及高风险人群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重要措施。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高血压?

  1.遗传因素

  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高血压病患者服药血压正常后能否停药?

  高血压病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一般确诊为高血压病后就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从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理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通常,对于不同高血压患者,医生会针对其个人作出判断,综合分析给出合理处方以达到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

  除了使用降压药,高血压治疗还有哪些方法?

  1.饮食疗法

  饮食禁忌:高热量食物、辛辣油腻食物,过量饮酒。

  (1)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糙米、小米、芹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带、洋葱、笋、青菜、大白菜、黄瓜等。

  (2)保持低盐饮食。患者每天的钠摄入量要有限制,建议每天控制在1.2-2克即可,饮食中忌用一切高钠或咸味食品,如咸菜、榨菜、咸蛋黄、熏香肠、腊肉、挂面等。

  (3)多吃水果。如苹果、奇异果、香蕉、桃、橘子等。

  (4)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黄豆、鸡蛋、鱼、虾、禽肉、脱脂奶粉、蛋清等。

  2.运动疗法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指出:运动可降低安静时的血压,一次10分钟以上、中低强度运动的降压效果可以维持10-22小时,长期坚持规律运动,可以增强运动带来的降压效果。

  (1)运动频率。一次运动后的效应持续时间大约为2-3天,所以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次,经常运动者可以坚持锻炼5-6次。运动的效应产生至少需要1周的时间,达到较显著的降压效应则需4-6周。

  (2)运动持续的时间。一般要求每次运动持续45-60分钟,其中包括10-15分钟热身活动和5-10分钟整理活动,然后逐渐回到日常平静水平,真正的锻炼时间为20-30分钟,应根据身体状况灵活掌握。

  (3)运动形式。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进行有氧训练,如步行、慢跑踏车、跳舞游泳、太极拳降压体操等,患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

  血压控制需要早期预防、综合管理和科学管理、中西医结合,以达到血压控制,降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