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028号提案
办理情况(A)的函
丁长兴等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着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培育,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2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明晰产业发展思路目标的建议
根据对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的综合研判,提出了新材料产业现阶段的发展思路为:玄武岩纤维、微玻纤作为新材料重点发展方向,注重延链发展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积极提升发展钒钛钢材、先进建材等传统产业,适时发展铜铝等新材料。以项目为抓手,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大装备、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树立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加大新材料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基础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关键材料加快发展。打造“玄纤、微玻纤、绿色建材、钒钛钢铁、铜基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能源化工产业现阶段的发展思路为:坚持“清洁能源、绿色化工、综合利用”三个方向,以资源为优势,建成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全国首个深部卤水锂钾综合开发示范区;以企业为依托,做优全球最大的磷酸盐生产基地、打造全国天然气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以产业为基础,延伸天然气精细化工、锂钾(盐卤)化工、硫化工等链条,构建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培育新能源产业方面,主要立足于达州丰富的锂钾、天然气、硫磺和煤炭等资源,契合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及产业发展布局,以锂钾资源利用为核心,锂离子电池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打造锂离子电池材料加工区、动力电池生产等产业集群。
二、关于突出产业发展重点的建议
新材料产业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由达州高新区的玄纤及复合材料产业、宣汉的微玻纤及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产业及绿色建材产业等构成的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格局。坚定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传统材料产业产品升级换代,特色优势材料产业链延伸,实现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和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为达州市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政策机遇。
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天然气、锂钾两大万亿级资源优势,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利用。推动天然气“二次创业”。一是重点帮扶普光气田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稳产期。二是打造达州第二个“普光气田”。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达州致密气、万源铁山坡和宣汉渡口河三大天然气勘探开发气田项目。三是推进天然气就地转化。积极推进川投燃气发电项目,争取川投气电2×70万发电机组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锂钾板块,加大锂钾资源勘探力度,目前已取得158.13平方公里探矿权,已钻探11口井。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一期500亩场平已完工并交付入驻企业使用,南北3号干道一、二标段已完工。同时已完成锂钾产业园南北3号干道三标段、河流改道以及监理的招投标程序,二期场平1号地块、一期场平边坡治理等工程已开工建设。恒成钾盐矿山溶采中试提取卤水效果明显,提取分离中试已提取出钾、钠初级产品;汉威提取分离中试已提取出工业级碳酸锂。
三、关于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建议
新材料产业发展,以玄武岩纤维、微玻纤为重点发展方向,注重延链发展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积极提升发展钒钛钢材、先进建材等传统产业,适时发展铜铝等新材料。目前,全市已规划建设有达州高新区玄纤产业园、宣汉微玻纤产业园和柳池工业园金属材料片区、达州市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等新材料产业园区。已有炬原、拓达、正原、迈科隆、增美、聚诚达、科睿、仨森等20余户企业入驻,主要生产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微玻纤及复合材料等纤维产品。通过多点布局、园企融合,形成合力,共同助推达州新材料产业经济的腾飞。
气田建设方面,万源铁山坡气田开发项目获中石油集团公司批复,已开始净化厂“三通一平”工作;致密气项目稳步推进,各投资方已全部签署投资意向协议书,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公司章程与出资协议,预计合资公司10月注册登记,宣汉渡口河正开展前期工作。锂钾建设方面,市委召开专题会,研究全市锂钾产业统筹布局工作。形成了《达州市锂钾产业布局统筹建议方案》,明确了锂钾资源综合利用坚持市级统筹、宣汉县为主体、相关县(区) 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推进机制。
四、关于多措并举助推发展的建议
新材料产业高起点规划打造6000亩玄武岩纤维产业园,一期10万平方米投入使用,二期14万平方米正加快建设,累计投资近17亿元,引进玄武岩纤维及后制品生产企业近10家,年产值突破5亿元。微玻纤产业园建成面积1.4平方公里,累计投资超20亿元,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入驻玻纤相关企业16家,年产值突破13亿元,正着力打造全国首个微玻纤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同时,积极推动钒钛钢铁、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兼并重组和升级改造,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充分利用炬原、正原等龙头企业优势,实施以商招商等方式延链招引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延伸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链稳定协同发展。
加快锂钾资源综合利用力度,一是加快推进并完成锂、钾、钠、溴、硼、碘等重要元素的提取分离中试,力争年底前完成中试及成本分析报告,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二是加强技术研发。积极主动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对接洽谈,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细化技术入股方式,确保至少有一名院士带领团队共同参与宣汉锂钾资源综合开发,深化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
五、关于落地落实招商引资新政的建议
新材料产业依托炬原等玄纤龙头企业,通过以商招商,先后引进增美玄武岩纤维科技、蓝梵环保科技等6户玄纤后制品企业入驻玄纤产业园,完整布局纺织、拉挤、模压、注塑、缠绕五大核心工艺链。依托正原微玻纤等玻纤龙头,先后引进迈科隆、科睿新材、普菲新材等下游企业近10户,形成以球-棉-制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条。
聚焦天然气精细化工、锂钾(盐卤)化工、磷硫化工三大链条,一方面积极对接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三类500强”企业,重点推介锂钾、天然气等方面的包装项目,争取签约落地一批大项目。充分利用锂钾大会的影响,持续加强与中国无机盐协会的深度合作,借助协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断寻求行业合作、招商引资,力争引进一家行业内影响较大、技术成熟、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锂钾资源综合开发。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经信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