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州市两新党工委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

发布日期: 2017-04-01 00:00:00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1.主要职能

一是负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的建议意见,推进市委决定事项贯彻落实;二是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计划,起草相关文件和材料;三是牵头定期召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形式,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四是负责对县(市、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和纪检工作的指导;五是负责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制度建设、班子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作风建设;六是负责市级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审批及日常管理工作;七是负责市级两新组织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八是负责全市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及其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指导两新组织群团组织建设及其规范化运行;九是负责全市两新组织中“两代表一委员”的推选和审核工作,以及社会组织负责人人选的审核和备案管理工作;十是负责全市两新组织志愿服务队的管理和指导,承办大型两新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十一是承办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2. 2017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是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服务中心大局水平,纵深推进两新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围绕达州市委中心工作,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不断扩大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注重新闻门户网站企业党建工作,加强新业态新模式产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抓好对新生代出资人的教育培养。组织举办创新研讨、管理论坛、发展沙龙等活动。 二是坚持党企相融互促培育“党建共同体”,大力推进“红色企业文化”创建,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合文化”“家文化”“红军文化”内涵。进一步创新开放式组织设置,探索推行自主党小组、党员微心愿、党性体检、晨会一刻钟、党课三分钟等做法。深入实施红色菁英计划,探索建立党员职工创新基金、创业基金,适时组织两新组织党员骨干创业创新大赛、优秀青年职工岗位技能大赛。三是推进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着力提高各类型党组织规范化运行水平。健全完善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抓好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和评议考核。建好党建工作基础信息台账,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围绕“一线一环两片”党建示范带建设布局,建设标准化党建阵地,完善管理服务制度和运行使用规范。四是夯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依托,加强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扶持培育,确保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执行环节有效发挥作用。推进社会组织有序参与融入基层共治体系。积极引导社会组织融入以街道社区、乡镇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多元共治体系,主动参与民主协商议事,主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主动提供群众期盼服务。五是加快产业园区党建工作步伐,督促市、县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园区党工委在规定职数内配备专职副书记、设立党群工作部,进一步扩大产业园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加强党建资源优势互动,促进产业园区两新组织组织联设、队伍联建、活动联办、阵地联用、事务联商,构建党建工作区域化、党群工作一体化格局。六是建强党务工作者骨干队伍,指导各地从两新组织团组织负责人、生产经营骨干、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等群体中选定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综合素质强、热心党务工作的优秀人员,列入“党务工作者培养计划”。完善党建指导员(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健全任职资格、遴选程序、教育培训等规范制度。继续办好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年轻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推动县(市、区)抓好日常教育培训。

二、部门单位概况

中共达州市两新工作委员会系市委派出机构,行政单位,领导职数1正1副,2名兼职,下设办公室和党建科,2名正科职数、1名副科职数、1名工作人员,引进硕博人才1名,借用人员4名,无退休人员,独立核算。

三、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7年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总额为151.83万元,较2016年增长32.06万元,主要是因为工委成立不久机构运行逐渐理顺,2016年人员工资由市委组织部代发未纳入年度预算,今年工委人员工资由工委自行发放,人员工资纳入年度预算,导致预算总额增加。2017年预算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142.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93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151.83万元,其中专项支出114.33万元,人员支出29万元、日常公用支出5.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7万元。
  四、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市两新党工委部门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非公有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发展相关工作。其中: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2017年市两新党工委部门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2.53万元,主要用于: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新建“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启动经费、党建示范点补助经费、党建工作宣传经费等方面支出。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万元,用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部分缴费。
  (三)医疗卫生支出2.1万元,用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

(四)住房保障支出2.7万元,用于上缴职工住房公积金单位部分。

五、“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3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3万元,无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一)无因公出国(境)经费。

(二)2017年公务接待费与2016年保持不变,计划用于调研、参观、学习达州两新党建阵地等方面公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等。
  (三)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单位现无公务用车,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六、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市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二级预算单位事业收入情况)等。

3.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二级预算单位经营收入情况)等。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收入类型)等。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6.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7.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建设单位按规定应交回的基本建设竣工项目结余资金。

8.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9.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0.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1.“三公”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2.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13. “三会一课”:“三会”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一课”指按时上好党课。

14.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推进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

15.“一线一环两片”党建示范带:“一线”指围绕达渝、达陕高速和过道210沿线,“一环”指绕城路沿线,主要包括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环线,“两片”指渠县工业园和开江工业园两个示范片。

16.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1.政府采购情况
  2017年,市两新党工委安排政府采购预算0万元。

2.机关运行支出情况

2017年,市两新党工委机关运行费预算0万元,因机关与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水电费、邮电费等机关日常运行费用由市委组织部代缴,相关费用未纳入本部门年度预算。

附件:表1.部门预算收支总表

表1-1.部门预算收入总表

表1-2.部门预算支出总表

表2.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表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表3-1.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

表3-2.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预算表

表3-3.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4.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表4-1.政府性基金“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表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