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达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3—2030年)

来源:达州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 2013-08-13 15:31:53 字体: [ ]

​​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规划原则

第四章  商业定位

第五章  发展思路

第六章  发展目标

第七章  规划布局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近年来,达州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现有商业网点格局滞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存在规划滞后、布局不尽合理、设施配套不够完善、重复建设与发展不足等问题。为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进一步优化商业资源配置,促进商品流通,满足消费需求,完善达州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全市商业网点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特编制《达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3—2030年)》。

第二条  规划范围

与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包括老城区、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经开区、河市配套区、亭子新区。规划面积160平方公里,规划城市人口160万人。

第三条  规划内容

主要对城市商业中心、城市商圈、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基地、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宾馆(酒店)、会展业、特殊行业进行规划。

第四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规划2013—2017年,中远期规划2018—2030年。

第五条  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二)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

(三)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

(四)《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

(五)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四川省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川办函[2005]176号)

(六)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达州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2012)

(七)《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

(八)《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

(九)《达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十)《达州市“十二五”商贸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十一)其它相关规划及基础资料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六条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多点多极支撑、次级突破”发展战略,按照“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要求,坚持实体与虚拟结合、批发与零售结合、高端与中低端相结合,积极发挥商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商业运作模式,优化和提升主城区商业业态,发展高端零售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郊,大力发展高端批发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城零郊批”,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批发市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通过统筹城乡,区域联动,构建形成便民利民、服务高端、品位时尚、辐射周边的现代商业网络体系,着力将达州市建成秦巴地区“消费之都、潮流之都、服务之都”。

 

第三章  规划原则

 

 第七条  规划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原则

(二)坚持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

(三)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坚持凸现特色、优势互补的原则

(五)坚持政府调控、市场运作的原则

 

第四章  商业定位

 

第八条  商业定位

(一)商业发展总体定位

依托区位、资源优势,优化商业布局,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商业品位,增强商业辐射带动,把达州建设成秦巴地区商贸中心

(二)城市各功能片区商业发展定位

根据达州城市形态特点和城市功能分区,按照组团式商业(商圈)发展模式,打造主体功能突出、业态错位发展的七大组团商业功能区。

老城区:城市商业中心。利用其历史和文化传承,仍保留综合性和业态多样性,通过改造提升,增加旅游功能,减少市场和物流作业功能,以商业零售、品牌专卖、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主的特色街或局部商业步行街区。

西城区:新城城市商业商务中心。建设具有商业地标和现代都市特征的大型商务、商业设施。以高端商务、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为主,积极发展商务办公、会展博览、总部经济。

南城区:区域消费品市场集聚区。建设大宗消费品交易集聚区,配套发展商务办公、商业零售、餐饮住宿、娱乐休闲。

北城区:配套商贸服务区。以居住区配套社区商业为主,发展商业零售、餐饮住宿、便民购物、旅游商业。

经开区:区域三方物流集聚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配套功能,配套发展商业零售、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设施。

河市区:区域生产资料市场集聚区。以生产资料专业市场为主,配套发展餐饮、住宿、便利店。

亭子区:未来城市商业副中心。重点发展商业零售、餐饮住宿、娱乐休闲。

 

第五章  发展思路 

 

第九条  发展思路

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档升级”为主线,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发展城市产业、辐射秦巴地区”为目标,按照“批发与零售相结合、高端与中低端相结合、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构建“二心七圈三区三基地七点十街”的空间布局结构,运用现代化理念和科技化信息手段,改造、提升和发展“城市商业中心、组团商圈、商品交易市场、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网点、物流配套服务基地”等商业网点,形成“社区商业中心”、“组团购物商圈”、“城市商业中心”、“区域性批发物流”并存的层级分明、有机联系的现代商业网点体系。

 

 第六章  发展目标

 

第十条  发展目标

(一)发展速度

根据达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其近10年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预测全市GDP 2017年将达到2500亿元,2030年将达到6500亿元,年均递增7.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年将达到960亿元,年均增长17.5%,2030年突破2500亿元,年均增长7.7%以上。

(二)商业网点

到2017年,城区网点营业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到2030年,城区网点营业面积达到360万平方米以上。

(三)商业体系

商业中心:改造提升一个城市商业中心和建设一个新城商业商务中心。

商圈:新建或改建7个城市商圈。其中,近期内改造提升3个城市商圈(朝阳西路-火车站商圈、塔沱商圈、三里坪-华蜀北路商圈),新建2个商圈(升华商圈、莲湖商圈);远期新建2个城市商圈(河市商圈、亭子商圈),形成“二心七圈”的城市商业格局。

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三大商品市场集聚区,搭建区域交易平台。

商贸物流基地:结合商品市场聚集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配套完善三处大型物流基地,打造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和省级物流节点城市。

城市商业综合体:重点建设7个城市商业综合体,打造城市商业新地标。

特色商业街:着力打造10条特色商业街,增强商业吸引力。

社区商业:建设以城区菜市场为主体的功能完善、便民利民的社区型商业中心。

 

第七章  规划布局

 

第十一条  城市商业总体布局

本次规划以老城区和西城区为城市商业中心,在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经开区、河市区和亭子区打造七个城市商圈,建设三大商品交易市场集聚区、三大商贸物流基地、七大城市商业综合体,培育十条特色商业街,概括为“二心七圈三区三基地七点十街”

二心:以老城区为商业主核,通过改造和提升现有商业设施,着力建设成高品位的城市商业中心。以西城区新城中心为主核,以高端商务楼宇、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为载体,形成新城城市商业商务中心。

七圈:改造和新建七大商圈,即朝阳西路-火车站商圈、塔沱商圈、升华商圈、三里坪-华蜀北路商圈、莲湖商圈、河市商圈、亭子商圈,将其打造成全市各组团的商业集聚区。

三区:建设河市生产资料市场集聚区、复兴农产品市场集聚区、南城杨柳大宗商品市场集聚区。完善五金机电交易市场、家居建材交易市场、汽车服务市场;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钢材交易市场、石材交易市场、化工产品交易市场、农资交易市场、花鸟虫鱼市场、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搬迁与扩建二手车交易市场。

三基地:依托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加快推进河市综合物流基地、经开区能源化工物流基地、魏兴食品药品加工配套物流基地三大物流基地建设。

七点:建设七个城市商业综合体,即通锦国际商业综合体、南城升华广场城市商业综合体、人民广场城市商业综合体、莲花湖城市商业综合体、塔沱城市商业综合体、三里坪城市商业综合体、马踏洞城市商业综合体。

   十街:建设培育十条特色商业街,即三圣宫特色餐饮步行街、滨河中路休闲风情商业街、莲花湖文化旅游仿古街、龙郡休闲步行街、达州好吃街、阳光耍都美食街、达人街特色餐饮街、通锦美食街、大北街服饰商业街、文华数码电子商业街。

第十二条 商业中心规划

城市商业中心

(一)地理位置

城市商业中心位于老城区街心花园、中心广场周边发展的块状区域,包括来凤路、荷叶街、通川中路、柴市街、文华街、大北街等主要街道,涵盖区域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辐射人口30万人左右。本区域以百货商场为主体,进一步发展品牌连锁店、品牌折扣店、旗舰店、大型超市等主流业态,保留和提升为老城区传统商业中心。

(二)商业定位与功能

◆ 商业定位:打造全市商品档次较高、商品品种和文化娱乐齐全、各类配套完善的精品商业区。

◆ 功能:集精品购物、连锁快餐、金融网点、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三)消费服务对象、主流业态与特色要求

◆ 消费服务对象:以本地居民为主,兼顾满足外来人口消费需求。

◆ 主流业态:大型百货商场、综合购物中心、高档品牌服饰店、品牌餐饮连锁店、金银首饰店、大型超市、高端品牌专卖店,文化休闲娱乐广场等。

◆ 特色要求:注重规模化和集约化、注重品牌化和高端化、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体现一站式购物需求。

(四)总规模和大型零售网点数量

◆ 总规模:构建2平方公里的核心商圈,商业辐射全市区域,商业网点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

◆大型零售网点的数量:重点改造提升2家以上大型百货商场或购物广场,使单体商厦营业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家达到2家以上;优化和整合现有餐饮店存量,向规模化、连锁化和品牌化推进;优化和整合现有零散商店,向商场专卖店形式推进。远期引进五星级酒店1家以上;一个大型综合购物中心,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

(五)业态及业种结构调整的重点

1、小规模业态向集约化和大综合型业态进行调整

2、低端型商品向中、高端型商品进行调整

3、其它业种向服装、饰品、餐饮、娱乐等业种调整

(六)规划控制

城市商业中心鼓励发展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专业店等中高端商业网点,注重商业中心品牌化、高端化、形象化的打造,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限制建材、农产品、家居、小商品、五金机电等大中型商品批发市场新建,引导现有市场向城郊搬迁和进行商场化改造。

(七)建设策略

1、强化商业中心建设的地标性,根据建筑年代,加快推进老城区大型百货商场、购物广场的改造提升,向商场专卖店化形式推进,完善商业业态组合,增大自身的辐射力,强化区域性商业中心的地位,打造达州城市地标性商业建筑。

2、强化商业中心建设的品牌性,注重品牌与主题商业的融合发展,结合主题商业、大型餐饮、主题体验休闲项目、品牌服饰旗舰店等,加快大型化、现代化商场等中高端商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注重品牌化、高端化、规模化专卖店、专业店、连锁店、品牌旗舰店等高端商业业态的引入,强化商业氛围,适度限制中低端、小规模商业业态的发展,打造精品商业区。

3、强化商业中心建设的本土性。以达州本地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趋势为基础,以满足家庭购物消费为重点,建设大众化消费商场,增强商业中心的商气、人气。同时,增强休憩商业理念,加快推进商业空间的配套设施建设,突出城市历史特色,改造城市商业交通,改善商业外部空间。

新城商业商务中心

(一)地理位置

位于马踏洞新区,构建约2平方公里左右的商圈,新城商业增长极。

(二)商业定位与功能

◆ 商业定位:以商贸城、数码城、商业地产、品牌直销购物中心为主体,打造集商业、金融业、商务于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 功能:集综合购物、品牌专卖、商务办公、商务休闲、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三)消费服务对象、主流业态与特色要求

◆ 消费服务对象:以本地中高端消费为主。

◆ 主流业态:轻工与电子产品展销、综合购物、餐饮住宿、楼宇经济、商务办公、区域性金融总部

◆ 特色要求:注重高端化、精品化、专业化、现代化,体现商务服务、休闲娱乐和精品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型商务需求。

(四)总规模和大型零售网点数量

◆ 总规模:构建2平方公里的新城商业中心区,商业辐射全市区域,商业网点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大型零售网点的数量:重点建设1家城市商业综合体(包括商务办公、商务酒店、购物中心、休闲娱乐、超市餐饮等功能);建设3家以上大型购物中心或购物广场;专业卖场5家以上;四星级以上酒店3家;连锁品牌餐饮15家以上;休闲会所、娱乐场所、影院、健身俱乐部等商业设施30家以上;1个大型购物超市。

(五)业态及业种结构发展重点

发展形成高端、精品商业中心。重点发展大型综合商场、商务办公综合体、商务酒店等业态,着力发展高端精品百货,将目标市场定位为年轻、时尚以及高端收入等人群,构建高端精品商圈。

(六)规划控制

鼓励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综合购物中心、商务休闲、专业店、专卖店等中高端商业网点,注重商业中心精品化、高端化、形象化的打造,满足商务+商业+娱乐的多元化综合需求,限制建材、农产品、小商品、五金机电等大中型商品批发市场新建,引导现有市场向城郊搬迁和进行商场化改造。

(七)建设策略

1、强化商业中心建设的地标性,突出区域商务中心的功能,加快推进商务区商务综合体、高档购物中心、品牌专卖店、专业市场的建设,向商场化专业市场形式推进,提升商务服务功能,强化区域性商务型商业中心的地位,打造达州城市地标性商业建筑。

2、强化商务中心建设的高端化,注重品牌与商业形式的高端化发展,结合各类高端商业品牌、高端休闲娱乐项目、品牌餐饮,加快大型化、现代化商业设施等中高端商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注重高端品牌专卖店、商场化专业店、品牌连锁店、品牌旗舰店等高端商业业态的引入,提升区域商业档次,适度限制中低端、小规模商业业态的发展,打造高端商业商务区。

3、强化商务中心建设的国际化。以实现区域商务中心功能为基础,以满足高端消费为重点,以商务综合体建设为中心,增强商务中心的氛围、人气。同时,加快推进商业空间的配套设施建设,突出城市文化特点,优化区域综合交通功能,改善商业外部空间。

第十三条 城市商圈规划

按照便民利民服务宗旨和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基本要求,在不同的组团区共规划7个商圈,形成城市商业发展的主体支撑。商圈设置要求:

(一)商圈设置以满足区域2公里直径内居民的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商务、观光等需求,辐射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消费群体。

(二)商圈建设要实行商住分离,限制底商式小商业网点的发展。

(三)商圈范围内绿化带设置主要以路中央隔离带为主,在路两侧及人行道上尽量减少绿化占用地,人行步道宽度设置在10米左右。

(四)配备地下停车场和地表临时占道停车场所。

(五)商圈内交通建设必须先行,其交通网络密度及交通便利性应高于城市的其它区域,且机动车停车一律不得占用人行步道。

西城组团区

(一)塔沱商圈

◆地理位置:位于凤凰大道、塔石路、朝阳中路之间约0.5平方公里左右,打造新兴商圈。

◆功能定位:通过改造建设,打造成集大型购物、商务休闲、文化娱乐与高档餐饮于一体的高端精品购物中心商圈。

◆主流业种:高端精品百货、现代商务休闲广场、酒店、连锁快餐店、大型超市。

◆特色要求:注重高端化、精品化、集约化、现代化,体现一站式购物需求。

(二)朝阳西路-火车站商圈

◆地理位置:位于火车站至朝阳西路2平方公里范围内,构建朝阳西路-火车站商圈。

◆功能定位:改造提升并打造成娱乐休闲、餐饮住宿为主导的休闲娱乐商圈。

◆主流业种:商务快捷酒店、连锁餐饮店、娱乐休闲广场、大中型超市、商务会所。

◆特色要求:以中档消费为主,兼顾高档消费和低档消费。

(三)莲湖商圈

◆地理位置:以金龙大道北延线为轴,火车东站至新农村文化演展基地,0.5平方公里左右的商圈。

◆功能定位:以新建为主,新建商业综合体,打造新型购物休闲商务服务中心。

◆主流业种:购物中心、连锁餐饮店、文化旅游商业等。

◆特色要求:以中高档消费为主,突出文化旅游商业特色。

南城组团区

(四)三里坪-华蜀北路商圈

◆地理位置:位于南外三里坪片区,规划1.8平方公里左右的商圈。

◆功能定位:以新建为主,依托城市商业综合体,打造南城商务休闲服务中心。

◆主流业态:连锁餐饮店、快餐店、咖啡厅、大中型超市、楼宇经济。

◆特色要求:突出商务型业态特征,发展形成商务休闲服务业比较集中的区域。

(五)升华商圈

◆地理位置:以天益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自然延伸800米,形成2-3平方公里的商圈。              

◆功能定位:以新建为主,打造成达州市南城高端精品综合购物中心商圈。

◆主流业态:大型购物中心、时尚品牌店、连锁餐饮店、大型超市、休闲娱乐设施。

◆特色要求:突出规模性、高端和精品的特征。

河市配套区

(六)河市商圈

◆地理位置:位于河市镇,在河市核心位置集中连片打造约2平方公里左右的商圈。

◆功能定位:围绕河市35万人口的生活消费需求,打造综合型便民商圈。

◆主流业态:购物广场、连锁快餐店、大型超市、美容美体、连锁便利店、办公用品、药店、电信超市、商务酒店。

◆特色要求:突出综合性和便民性,完善配套本区域人口需求,业态定位以中低端为主。

亭子新区

(七)亭子商圈

◆地理位置:位于亭子镇,在该区域集中打造约1.5平方公里左右的商圈。              

◆功能定位:以新建为主,打造购物与娱乐一体的现代化、功能化和系统化的新兴商圈。

◆主流业态:购物中心、连锁餐饮店、大型超市、休闲娱乐设施。

◆特色要求:突出规模性、功能化和系统化的特征。

(八)规划控制

限制在西城、南城和北城商圈新建大型批发(专业)市场,控制五金机电、建材等大型卖场进入商圈。鼓励加快推进小商品、农副产品市场的搬迁和商场化改造,引进品牌专卖店、专业店、商务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综合超市等商业业态。

第十四条  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

根据达州城市发展需求,规划建设七大城市商业综合体。以购物中心为核心功能的通锦国际商业综合体、塔沱城市商业综合体、南城升华广场城市商业综合体、人民广场城市商业综合体;以商务服务为核心功能的三里坪城市商业综合体、马踏洞城市商业综合体;以配套旅游景区的休闲娱乐为核心功能的莲花湖城市商业综合体。近期可引进城市综合体(三种以上业态复合,含住宅但商业大部分自持物业)开发模式,中远期重点发展商业综合体(三种以上业态复合,不含住宅,主力业态物业自持)。

(一)通锦国际商业综合体

1、区位及范围:通锦国际商业综合体位于西城区金龙大道国际新城。

2、功能定位:打造达州市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交易为主的商业商务楼宇。

3、主流业态:品牌店、淘宝实体店等。

4、提升策略:注重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创新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强化要素集聚、政策创新、电子商务类企业的聚集。

(二)南城升华广场城市商业综合体

1、区位及范围:南城升华广场城市商业综合体位于南城区二号干道文体中心旁。

2、功能定位:打造商业业态齐全、人气聚集的以中高端购物为主导的综合商业体。

3、主流业态:大型百货商场、大型连锁超市、影剧院、餐饮、经济型酒店等。

4、提升策略:注重综合型商业业态的组合和商业品牌的引进。

(三)人民广场城市商业综合体

1、区位及范围:人民广场城市商业综合体位于西城区人民广场附近区域。

2、功能定位:打造以商务办公和中高端零售为特色的商业综合体。

3、主流业态:业态主要定位为写字楼、购物中心、大型连锁超市、高端连锁餐饮、高档会所等业态。

4、提升策略:突出商务功能特色和商务型商业业态组合。

(四)莲花湖城市商业综合体

1、区位及范围:莲花湖城市商业综合体位于金龙大道北延线至莲花湖区域,文理学院新校区附近。

2、功能定位:打造全市一流的休闲、商务与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商业体。

3、主流业态:星级度假酒店、特色餐饮、休闲健身、娱乐会所等相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4、提升策略:按照现代化、精品化和高端化的要求进行打造;融入生态、环保以及自然的理念;在保护中开发,实行保护与开发并举。

(五)塔沱城市商业综合体

1、区位及范围:塔沱城市商业综合体位于塔石路及附近地区。

2、功能定位:打造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大型城市综合购物商城。

3、主流业态:精品与品牌购物中心、连锁餐饮及休闲娱乐。

4、提升策略:以专业市场的商场化为发展策略,打造城市地标性建筑;配套发展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设施。

(六)三里坪城市商业综合体

1、区位及范围:三里坪城市商业综合体位于南城区同安路以东和三里坪路以北区域。

2、功能定位:打造全市一流的以健康产业为主体的商业经济综合体。

3、主流业态:医疗产业、养老产业、康体休闲产业、保健品销售。

4、提升策略: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进行开发,打造商务办公集中区;配套生活服务设施。

(七)马踏洞城市商业综合体

1、区位及范围:马踏洞城市商业综合体位于马踏洞新区,达州火车站以西。

2、功能定位:打造全市集现代金融、高档商务办公、总部经济等为主导的生产服务中心区。

3、主流业态:奥特莱斯商城、商务写字楼、商务酒店、商务休闲、购物中心、连锁快餐店。

4、提升策略:合理规划,分区实施,注重商务与商业的协调发展。

第十五条  商品交易市场规划

(一) 设置要求

以“统筹规划、提档升级、集中集约、引导外移”为基本思路,以城零郊批、产城一体、与物流衔接为基本布局原则。

1、优化市域内交易市场布局,对城区不符合城市规划的商品交易市场和物流作业区向集聚区搬迁。

2、合理细分商品交易市场的门类,引导经营商品门类相同、相近的市场合并,防止业态雷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3、规划建设商品市场聚集区(园区),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实现集中集约发展。积极发展集商务、展示、交易、实体与网商于一体的市场

4、按照“产城一体”理念做好相关配套,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打造以河市镇为承载地的生产资料市场集聚区、以复兴镇为承载地的农产品市场集聚区、以杨柳园区为承载地的大宗商品市场集聚区。以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完善五金机电交易市场、家居建材交易市场、汽车服务市场;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钢材交易市场、石材交易市场、化工产品交易市场、农业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国际商贸城、达州数码城、品牌直销购物中心、花鸟虫鱼市场、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搬迁与扩建二手车交易市场。

1、生产资料市场集聚区

依托火车货站、高速公路交通优势,在河市片区建设集钢材、石材、木材等为一体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以化肥、种子、农药等为主导的农业生产资料交易市场。

(1)在河市片区新建钢材、石材、木材及新型建材等为一体的大型建材交易市场,融入河市综合物流基地统筹发展。

(2)在河市新建农资交易市场,以满足秦巴地区农业生产的需要。

(3)规划控制:鼓励生产资料市场向河市集中发展,以满足周边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需求。

2、农产品市场集聚区

在复兴镇新建以蔬菜、水果、粮油、副食等农产品批发为主导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打造秦巴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

(1)新建复兴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约600亩,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300亩,批发市场发展农批对接、开展加工配送、冷链物流、检疫检测,推进规范包装,强化信息服务,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区域农产品交易中心。

(2)近期,搬迁塔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城市中心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

(3)以复兴农产品交易中心为总集散地,在市域范围内大型居住区建设一批标准化菜市场作为农产品销售终端,满足市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设置标准为每500-800米的半径内设置一个。

(4)规划控制:限制在主城区内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导城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向城外搬迁。

3、大宗商品市场集聚区

在杨柳片区推进家居建材交易市场、品牌汽车销售中心、五金机电市场等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集中打造大宗消费品交易中心。

(1)家居建材交易市场

① 改造提升长城装饰城、双狮建材市场和三里坪精品家具城等家居建材商场。

② 加快“中青国际家居市场”建设,打造秦巴地区最大的家居建材展销城。

③ 规划控制:规划期内,在主城区限制新建大型建材等专业交易市场。

(2)品牌汽车销售中心

① 汽车4S店集中区。在杨柳园区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汽车贸易集中区,建设建筑面积80万m2以上的汽车销售市场,经营中高档品牌汽车,增强汽车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为一体的汽车特许经营。

② 汽车交易市场。在经开区毗邻杨柳园区建设以工程车、货车、专用车等为主体的整车、配件销售及维修服务为一体的秦巴地区汽贸城。

③规划控制:主城区内限制新建汽车交易市场和二手车交易市场,关闭文家梁旧机动车交易市场。

(3)五金机电市场

① 以杨柳园区30万平方米的五金机电市场为基础,积极引导城区内五金机电零散商业网点向五金机电市场集中,强化市场的商务展示、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功能,形成集展示、批发贸易、仓储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一站式”五金机电专业交易中心。

② 规划控制:规划期内,主城区内限制五金机电交易市场的新建,限制专业经营门店的新建或新设,引导大型五金机电店搬迁到五金机电市场。

表7-1 达州市商品交易市场集聚区规划建设一览表

商品交易市场

新建类

搬迁或提升类

规划控制

生产资料市场集聚区

1、建材交易市场:在河市片区新建钢材、石材、木材及新型建材等为一体的大型建材交易市场,融入河市综合物流基地统筹发展

2、农资交易市场:在河市新建农资交易市场,以满足秦巴地区农业生产的需要

——

鼓励生产资料市场向河市集中发展。

农产品市场集聚区

1、新建复兴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约600亩,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300亩,打造秦巴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

2、以复兴农产品交易中心为总集散地,在市域范围内大型居住区建设一批标准化菜市场作为农产品销售终端,设置标准为每500-800米的半径内设置一个

搬迁塔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

限制在主城区新建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

大宗商品市场集聚区

家居建材交易市场:加快“中青国际家居市场”建设,打造秦巴地区最大的家居建材展销城

改造提升长城装饰城、双狮建材市场和三里坪精品家具城等家居建材商场

规划期内,在主城区限制大型建材等专业交易市场的新建。

汽车交易市场:在经开区毗邻杨柳园区建设以工程车、货车、专用车等为主体的整车、配件销售及维修服务为一体的秦巴地区汽贸城;在杨柳园区建设二手车、轿车销售汽车城。

汽车4S店集中区:在杨柳园区扩大和完善汽车贸易集中区,建设建筑面积80万m2以上的汽车销售市场,经营中高档品牌汽车

 

规划区外限制汽车交易市场和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新建,关闭文家梁旧机动车交易市场

以杨柳园区30万平方米的五金机电市场为基础,引导城区内五金机电零散商业网点向五金机电市场集中,强化市场的商务展示、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功能,形成集展示、批发贸易、仓储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一站式”五金机电专业交易中心

——

规划期内,主城区内限制五金机电市场的新建,限制专业经营门店的新建或新设,引导大型五金机电店搬迁到五金机电市场。

 

4、其他商品交易市场

加快推进花鸟虫鱼市场、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国际商贸城、达州数码城、旧货及租赁市场、粮油商品交易市场、化工产品交易市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等其他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完善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表7-2 达州市其他商品交易市场一览表

其他商品交易市场

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

规划控制

 

花鸟虫鱼市场

在莲花湖片区新建占地面积约100亩的花鸟市场

在南城城郊新建花卉市场1个,占地面积约200亩

完善市场功能分区,设置植物花卉、鸟虫类、宠物、鱼艺水族等传统交易项目及散摊交易区;花鸟市场设立休闲娱乐区

引导城区分散的花卉、宠物、鸟虫、鱼艺水族经营户向花鸟虫鱼市场或花卉市场集中

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

在莲花湖片区新建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约10亩

推进字画作坊、根雕、古典家具、藏品、民族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的市场交易

主城区内限制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新建,鼓励发挥周边县城的区域特色,适当建设相应文化艺术品市场

 

国际商贸城

在马踏洞新区新建国际商贸城,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经营具有达州乃至四川特色的工艺品、饰品、玩具、服装、鞋类、皮具箱包、化妆品等,实现同类商品相对集聚、集中经营

主城区内限制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新建,引导小商品批发市场进行商场化改造。

 

达州数码城

在马踏洞新区新建达州数码城,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设置手机、电脑、相机、精品数码、企业应用产品、数码电子产品维修等多种经营业态,打造达州最大的综合商业数码广场

改造提升主城区内现有数码商场,限制数码城的新建或新设

旧货及租赁市场

在河市片区新建旧货及租赁市场,占地约50亩

回收旧家电、旧办公家具及进行汽车租赁等

在其它区域内限制新建旧货及租赁市场,引导城区旧货及租赁网点向市场集中

 

粮油商品交易市场

在魏兴镇新建粮油商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约300亩

以经营粮油、土特产品为特色,以引进粮油源、连接产销为重点,打造集交易、运输、信息、结算、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粮油商品交易中心

在主城区其它区域及各县区限制粮油批发市场的新建

化工产品交易市场

在经开区新建化工产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约300亩

主营石油、尿素、合成氨、二甲醚、双甘膦等能源化工产品

在主城区其它区域及各县市区限制化工产品交易市场的新建

 

再生资源交易市场

在经开区规划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1个,占地面积约300亩。

设置简易专业收购站点或固定收购站点400个,且每个回收站点周边500米半径内不得设立新的回收站点,社区固定收购站点营业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

规划期内,在主城区其它区域限制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的新建

第十六条  商贸物流基地规划

依托铁路、公路以及航空等交通优势区域布局,将商贸物流基地与工业开发区、市场集聚区既紧密结合又适度分离。物流基地以仓储运输、分拨配送、发展第三方物流为主业。重点推进河市综合物流基地、经开区能源化工物流基地、魏兴医药食品加工配套物流基地三大物流集散基地建设。

   (一)物流基地

1、河市综合物流基地

依托河市生产资料市场集聚区建设,打造以钢材、木材、农资等生产资料物流和石油、粮食等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基地,在物流产品上,突出工业原料、半成品、建材、粮油农副产品等,占地约4平方公里。

2、能源化工物流基地

依托经开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及化工产品交易市场等建设,建设与化工、能源配套的生产性物流、专业物流基地,物流产品以原材料(钢材、化工原料等)等为主,占地约1平方公里。

3、食品药品加工配套物流基地

以食品药品工业园区为依托,建设与食品药品加工配套的生产性和仓储物流基地,物流产品突出食品药品,占地约2平方公里。

(二)物流服务站

依据达州的资源、交通和产业优势,合理发展物流服务站(港、点),在百节发展空港物流。

第十七条  特色(专业)商业街规划

(一)地位与功能

特色(专业)商业街是城市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商业网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达州历史文化、人文环境、特色商品与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将特色(专业)商业街打造成体现秦巴商业文化和经营特色的窗口。以地方餐饮、特色购物、休闲娱乐为特色商业街建设重点,重点培育发展三圣宫特色餐饮步行街、滨河中路休闲风情商业街、莲花湖文化旅游仿古街、龙郡休闲步行街、达州好吃街、阳光耍都美食街、达人街特色餐饮街、通锦美食街、大北街服饰商业街、文华数码电子商业街等十条特色商业街。

(二)布置原则

1、突出专业经营特色,专业店、专卖店、品牌专业店50家以上,专业网点的营业面积占专业街总营业面积的40%以上。

2、注意保护和继承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精心打造城市名片。

3、要与城市功能(交通、旅游、文化等)结合,突出各商业街的特色,提高城市的品味和商业氛围。

(三)规划布局

1、三圣宫特色餐饮步行街

◆ 区位和长度:范围包括桑树巷、小北街巷、三圣宫巷、潘家巷、蒲草田巷。规划长度1—1.5公里。

◆ 消费服务定位:目标人群为达州市城区居民以及外来人口,业态定位为地方特色小吃、餐饮店、旅游文化商品。

◆ 特色打造措施:主要进行提升和改造,优化和整合街区内现有的商业网点,加大商业街道路、沿街桌椅、门店招牌、路灯装饰等改造提升,挖掘本土文化,融合民俗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等元素,美化商业街消费环境,提升现有档次和水平,打造一条具有秦巴文化的特色的知名商业街。

◆ 主力业态与商业配套设施:以设置秦巴山区、川东地区特色小吃、特色地方菜等商业业态为主,引入品牌餐饮连锁,推出达州各地名菜、名点,同时配以全国各地名小吃,形成达州特色餐饮文化。

2、滨河中路休闲风情商业街

◆ 区位和长度:位于滨河中路,在州河两侧,打造休闲风情街,规划长度2000米。

◆ 消费服务定位:定位为城市休闲、娱乐等服务为主的多功能综合商业街。

◆ 特色打造措施:通过改造提升和建设,引入一批中高端商务休闲服务业态,加强街景布置和时尚、休闲商务氛围的营造,突出民俗风情文化,打造达州市特色休闲风情一条街。

◆ 主力业态与商业配套设施:主要设置咖啡厅、酒吧、茶楼、烧烤屋、商务休闲会所、西餐厅50家以上,配套便利店、小超市、小餐饮店等其他商业网点。

3、莲花湖文化旅游仿古街

◆ 区位和长度:位于莲花湖片区,规划长度800米。

◆ 消费服务定位:以服务达州市居民以及外来游客为主,作为全市旅游、文化、休闲特色街区。

◆ 特色打造措施:融合民俗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等元素,打造具有川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特色商业街。

◆ 主力业态与商业配套设施:重点发展文体用品、字画、古董、民俗工艺品、地方特产以及旅游纪念品专卖商店,同时建设一些特色客栈、民俗餐厅等,配套餐饮店、便利店、宾馆等商业设施。

4、龙郡休闲步行街

◆ 区位和长度:位于达县通达西路,长度800米。

◆ 消费服务定位:定位为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的休闲步行街。

◆ 特色打造措施:引入一批中小型休闲娱乐、休闲餐饮等商业网点,限制大型餐饮、娱乐业态,依托沿河风景特色,打造特色休闲商业街。重点以中小型餐饮(包括连锁餐饮)和KTV、咖啡厅、茶楼、足浴等娱乐和休闲等业态为主,配套便利店、超市等商业业态。

◆ 主力业态与商业配套设施:主要设置中小型特色餐饮店、酒吧、茶文化体验店、KTV、足浴等60家以上,配套便利店、小超市等其他商业网点。

5、达州好吃街

◆ 区位和长度:位于南外新达路,规划长度500米。

◆ 消费服务定位:目标人群为达州市城区居民以及外来人口,业态定位为川渝地区特色餐饮和休闲娱乐商业街。

◆ 特色打造措施:优化和整合街区内现有的餐饮店,加大商业街道路、街区景观、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挖掘川渝地区餐饮文化,优化商业街消费环境,完善商业街配套,提升现有档次和水平,打造达州市中高端川渝特色餐饮娱乐商业街。

◆ 主力业态与商业配套设施:以设置中高端川渝地区特色餐饮业态为主,引入品牌餐饮连锁和茶楼、足浴、酒吧等休闲娱乐业态,推进餐饮文化和休闲娱乐的结合发展。

 

6、阳光耍都美食街

◆ 区位和长度:位于南城区万达路侨兴街,规划长度500米。

◆ 消费服务定位:目标人群为主要为达州市城区居民以及外来人口,业态定位为达州市特色小吃和休闲娱乐特色商业街。

◆ 特色打造措施:将达州市和川渝地区的特色小吃和特色休闲娱乐等业态优化整合,街区内建筑风格统一设置,突出达州市休闲之都、娱乐之都的特色,打造全市餐饮娱乐集中区。

◆ 主力业态与商业配套设施:以设置达州市和川渝地区特色小吃餐饮业态为主,引入品牌餐饮连锁和足浴、酒吧等休闲娱乐业态,形成达州市特色小吃餐饮文化集中区。街区内主要设置特色小吃餐饮店。

7、达人街特色餐饮街

◆ 区位和长度:位于西城区永盛大道,规划长度500米。

◆ 消费服务定位:目标人群为达州市西城城区居民及外来人口,业态定位为川渝地区特色餐饮、达州地方小吃。

◆ 特色打造措施:优化和整合街区内现有的餐饮店,街区内全部餐饮店基本形成统一风格,优化商业街消费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突出地方特色。

◆ 主力业态与商业配套设施:以设置中小型特色餐饮和地方小吃等餐饮业态为主,配套休闲食品、土特产等业态。

8、通锦美食街

◆ 区位和长度:位于金龙大道通锦国际新城,规划长度500米。

◆ 消费服务定位:目标人群为达州市城区居民,业态定位为秦巴风味特色餐饮。

◆特色打造措施:吸收秦巴地区餐饮文化,形成中小型餐饮业态聚集发展的模式,加强品牌建设,满足多层次消费,突出大众消费。

◆ 主力业态与商业配套设施:以秦巴地区小吃为主,主要设置中小型餐饮业态,配套便利店、小型超市等。

9、大北街服饰商业街

◆ 区位和长度:范围包括大北街、马蹄街,规划长度800米。

◆ 消费服务定位:以品牌服饰专业店和专卖店为主体的特色商业街。

◆特色打造措施:按照明确定位、强化特色、错位经营的原则进行提质改造。

◆ 主力业态与商业配套设施:设置各类品牌服饰专业店和专卖店50家以上,特色餐饮、休闲会所、咖啡厅、茶楼、KTV等休闲娱乐场所10家以上,同时配套设置便民服务网点。

10、文华数码电子商业街

◆ 区位和长度:范围包括文华街、柴市街以及荷叶街,长度1000米左右。

◆ 消费服务定位:以服务达州市及周边地区居民为主,定位为以手机、相机、电脑等数码通讯电子产品零售为主。

◆特色打造措施:优化、整合街区内和市内数码电子产品经销网点,打造集各类数码产品销售、配件、专业维修以及售后服等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街。

表7-3 达州市特色商业街规划一览表

特色商业街

区位长度

消费服务定位

商业业态

主力业态与商业配套设施

三圣宫特色餐饮步行街

范围包括桑树巷、小北街巷、三圣宫巷、潘家巷、蒲草田巷,规划长度1-1.5公里

达州市城区居民以及外来人口

地方特色小吃、餐饮店、旅游文化商品

以设置秦巴山区、川东地区特色小吃、特色地方菜等商业业态为主,引入品牌餐饮连锁,推出达州各地名菜、名点,同时配以全国各地名小吃,形成达州特色餐饮文化

滨河中路休闲风情商业街

位于滨河中路,在州河两侧,打造休闲风情街,规划长度2000米

城市休闲、娱乐等服务为主的多功能综合商业街

主要设置咖啡厅、酒吧、茶楼、烧烤屋、商务休闲会所、西餐厅50家等以上,配套便利店、小超市、小餐饮店等其他商业网点

莲花湖文化旅游仿古街

位于莲花湖片区,规划长度800米

达州市居民以及外来游客为主

全市旅游、文化、休闲特色街区

重点发展文体用品、字画、古董、民俗工艺品、地方特产以及旅游纪念品专卖商店,同时建设一些特色客栈、民俗餐厅等,配套餐饮店、便利店、宾馆等商业设施

龙郡休闲步行街

位于达县通达西路,长度  800米

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的休闲步行街

主要设置中小型特色餐饮店、酒吧、茶文化体验店、KTV、足浴等60家以上。配套便利店、小超市等其他商业网点

达州好吃街

位于南外新达路,规划长度500米

达州市城区居民以及外来人口

川渝地区特色餐饮和休闲娱乐

以设置中高端川渝地区特色餐饮业态为主,引入品牌餐饮连锁和茶楼、足浴、酒吧等休闲娱乐业态,推进餐饮文化和休闲娱乐的结合发展

阳光耍都美食街

位于南城区万达路侨兴街,规划长度500米

达州市城区居民以及外来人口

达州市特色小吃和休闲娱乐特色商业街

以设置达州市和川渝地区特色小吃餐饮业态为主,引入品牌餐饮连锁和足浴、酒吧等休闲娱乐业态,形成达州市特色小吃餐饮文化集中区,街区内主要设置特色小吃餐饮店

达人街特色餐饮街

位于西城区永盛大道,规划长度500米

达州市西城城区居民及外来人口

川渝地区特色餐饮、达州地方小吃

以设置中小型特色餐饮和地方小吃等餐饮业态为主,配套休闲食品、土特产等业态

通锦美食街

位于金龙大道通锦国际新城,规划长度500米

达州市城区居民

秦巴风味特色

以秦巴地区小吃为主,主要设置中小型餐饮业态,配套便利店、小型超市等

大北街服饰商业街

范围包括大北街、马蹄街,规划长度800米

以品牌服饰专业店和专卖店为主体的特色商业街

设置各类品牌服饰专业店、专卖店50家以上,特色餐饮、休闲会所、咖啡厅、茶楼、KTV等休闲娱乐场所等10家以上,同时配套设置便民服务网点

文华数码电子商业街

范围包括文华街、柴市街以及荷叶街,长度1000米左右

达州市及周边地区居民为主

以手机、相机、电脑等数码通讯电子产品零售为主

设置大中型数码卖场1—2家,数码产品专卖店、专业店30家以上,配套设置便利店和其它相关配套商业服务设施

第十八条  社区商业规划

 (一) 地位与功能

社区商业(邻里中心)是城市商业的基础设施,应以便民利民为目标,以城区菜市场(标准化菜市场)为基础,各种便民店、便利店相对集聚,能够

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各种需要的小型商业中心。

(二)规划布局

表7-4 达州市社区商业网点规划一览表

城市组团

人口规模

(万人)

网点规模

(m2

商业网点设置向导

老城居住片区

老城组团

11

88000

设置4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3000平方米),1个综合性农产品超市(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1个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5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配套设置服装店、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等各类专业店,同时设置餐饮店、宾馆酒店、文体店、粮油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等网点

西城居住片区

马房坝组团

14

112000

设置7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2个综合性农产品超市(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1个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8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理发店等各类专业店,同时设置餐饮店、宾馆酒店、文体店、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等网点

达钢组团

5

35000

设置3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4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等各类专业店,同时设置餐饮店、宾馆酒店、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等网点

火车站组团

2.5

17500

设置1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中型超市3个(每个营业面积500平方米),设置餐饮店、药品店、宾馆酒店、休闲娱乐、音响书店、服装店、便利店、特产专卖店等

复兴组团

4.5

31500

设置3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1个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3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配套设置服装店、饰品店、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等各类专业店以及餐饮店、休闲娱乐、宾馆酒店、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文体场所等网点

马踏组团

13

104000

设置6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1个综合性农产品超市(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1个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8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等各类专业店,同时设置餐饮、宾馆酒店、文体场所、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等网点

莲花湖组团

6

42000

设置4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5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等各类专业店以及连锁餐饮、宾馆酒店、特色专卖店、生鲜食品店、便利店等网点

南城居住片区

新桥组团

6.5

45500

设置4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6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药品店、家电、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美容美发店等各类专业店以及餐饮店、宾馆酒店、文体场所、便利店、生鲜食品店等网点

三里坪组团

8

56000

设置5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8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等各类专业店以及餐饮店、宾馆酒店、休闲娱乐场所、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等网点

杨柳垭组团

6.5

45500

设置3个标准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6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等各类专业店以及餐饮店、宾馆酒店、休闲娱乐场所、便利店、生鲜食品店等网点

翠屏山组团

1.2

8400

设置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餐饮店、宾馆酒店及其他服务类店铺

七里沟组团

0.8

5600

设置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餐饮店及其他服务类店铺

北城居住片区

张家坝组团

3

24000

设置2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3000平方米)、中型超市4家(每个5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等各类专业店以及餐饮店、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医药店等网点

北外组团

1

21000

设置1个标准化菜市场(3000平方米)、大型综合超市1个(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便利店、药品店、生鲜食品店、餐饮店等网点及其他服务类店铺

韩家坝组团

3

7000

设置2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3000平方米)、中型超市4家(每个500平方米)、设置药品店、家电店、书店及餐饮店、便利店、生鲜食品店等。

徐家坝组团

3

21000

设置2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3000平方米)、中型超市4家(每个5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家电店、药品店、书店及餐饮店、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等。

魏家组团

1

21000

设置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药品店、餐饮店及其他服务类店铺

河市居住片区

陶家湾组团

14

112000

设置6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1个综合性农产品超市(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1个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7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餐饮店、宾馆酒店、便利店等网点

幺塘组团

11

88000

设置4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1个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5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餐饮店、宾馆酒店、便利店等网点

周家坝组团

10

80000

设置社区型综合超市4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餐饮店、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等网点

经开区居住片区

中坝组团

3.5

24500

设置2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3000平方米)、中型超市4家(每个500平方米),设置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餐饮店、宾馆酒店、便利店等网点

七里坪组团

0.8

5600

设置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药品店、餐饮店及其他服务类店铺

长田坝组团

1.5

10500

设置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药品店、餐饮店及其他服务类店铺

亭子居住片区

长石板组团

3.5

24500

设置2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3000平方米)、中型超市4家(每个500平方米),设置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餐饮店、宾馆酒店、便利店等网点

亭子铺组团

4.5

31500

设置3个标准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3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等各类专业店以及餐饮店、宾馆酒店、休闲娱乐场所、便利店、生鲜食品店等网点

柏林湾组团

10

80000

设置社区型综合超市4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药品店、餐饮、便利店、生鲜食品店、书报亭等网点

小龙滩组团

12

96000

设置6个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1个综合性农产品超市(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1个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社区型综合超市8家(每个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服装店、药品店、家电店、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干洗店等各类专业店以及餐饮店、宾馆酒店、休闲娱乐场所、便利店、生鲜食品店等网点

第十九条  宾馆(酒店)规划

(一)结构与功能

围绕会展、旅游、商住及办公需求,推进达州市酒店宾馆产业发展。加强星级酒店建设,壮大快捷经济型商务酒店数量,逐步缩小规模较小的旅馆数量,形成以星级酒店为龙头、快捷经济型商务酒店为主体,家庭旅馆、私人旅社为补充的酒店宾馆发展格局。

(二)规划布局

以西城区朝阳西路商圈、白塔路商圈,南城区华蜀北路商圈、升华广场商圈、三里坪商圈,老城区商业中心等为主体进行布局,在交通干线两侧重点规划建设和改造星级宾馆。西城区重点发展会议型酒店,南城区重点发展会议型和商务型酒店,老城区和北城区重点发展商务型酒店。

(三)规划控制

规划期内,重点提升快捷经济型商务酒店数量,扩大三、四星级酒店发展规模,适度发展五星级酒店。

第二十条  会展业规划

(一)地位与功能

依托良好的环境及交通条件,培育综合性、多功能、大规模、配套完善的会展经济区,打造集会务、展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商务会展区及对外交流的区域性展示平台。

(二)规划导引

在莲花湖片区新建一处会展中心。

第二十一条  特殊行业规划

(一)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规划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依法监管、有序发展”的原则,整治、整合、提升相结合,建立全市统一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体系。

1、规划布局

全市统一在经开区设立中心拆解场1个,占地规模100亩,全市规划设置报废汽车回收站(点)6个。

2、规划控制

限制在主城区其它区域及县区设立或建设报废汽车拆解场,关闭市域内不符合规划的拆解场和回收站点。

 

(二)二手汽车流通规划

    二手车交易市场。在杨柳园区新建二手车交易市场,以二手车交易市场为依托,搭建交易平台,发展经营主体,加强网络建设,拓展网上交易功能,推进二手车流通体系建设。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可适时在绕城路外增加二手车交易市场。近期关闭文家梁旧机动车交易市场。

二手车销企业原则上设置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内。

(三)屠宰业规划

1、生猪及牛羊屠宰点规划

生猪及牛羊屠宰点设置在绕城路外。

2、活禽定点屠宰点规划

(1)近期,在复兴镇辖内设置一个活禽屠宰点。

(2)远期,在河市镇辖内设置一个活禽屠宰点。

(四)药品流通规划

1、规划原则

(1)近期在杨柳园区建设秦巴医贸园,占地约220亩。

(2)远期在魏兴镇建设药品冷链仓储基地1个,占地约100亩。

2、规划控制

 规划期内,限制在主城区其它区域及县区建设药品流通集中区(基地、园区),对主城区现有药品流通企业进行整合,规模控制在8-10家;其余各县可适度发展2-3家。

(五)加油(气)站规划

1、规划原则

按照城市公共加油站0.9—1.2km的服务半径,在大型汽车停车场、达州市城市出入口、高速路口、主干道及车辆经过或汇集较多的地方进行布置,加油(气)站的布局需符合交通安全、流畅、卫生和防火等要求。

2、规划控制

规划期内,适度发展加油(气)站。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二条 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运作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对商贸流通业的行政管理职能转到规划、调控、服务、监督上来。改善商贸流通业投资发展环境,深化管理方式创新,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每年由市政府发布流通网点发展的分类指导目录,阐明鼓励支持与限制发展的项目,以利于结构调整,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加强对商业网点发展的监测,分析商贸发展动态、运行质量和规划实施进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把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一并组织实施,注重与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旅游规划的衔接。

(二)推行标准建设,规范市场秩序

在规划区内新建、改造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在建设用地、开发建设等方面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执行。大力推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等专业标准,从加强建设监管入手,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确保商业网点健康有序发展。认真贯彻商业网点管理及相关法规、政策,强化综合监管,充分发挥业主自我约束和政府监管作用,促进商业网点规范经营和有效培育。

(三)严肃规划实施,科学合理决策

制订和颁布“达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确立商业网点建设管理的法制化地位。逐步建立大型商业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听证制度,对大型商业设施和新建商品交易市场,根据人口密度、现有商业网点、服务范围、环境承载能力和对本行业的影响等因素,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科学规划建设。重点加强对各级商业中心、重要商业街和商业设施物流配送中心规模、布局的管理。

(四)加强要素支持,合力推进建设

建立商贸用地预留制度,优先满足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并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凡今后新建居住区,必须安排建筑面积10%作为便民服务设施。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重大商贸项目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强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区域(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与完善,保证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的畅通。综合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财政贴息等手段,支持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增加对重点流通龙头企业、重要流通设施和流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投入。

(五)实施科教兴商,培养商贸人才

广泛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商业网点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的技术含量。要推进商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推广供应链管理、单品管理等先进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推广网上采购、交易、服务。大力采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设备,改造商贸业设施。大力加强现代商贸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商贸理念和经营管理知识的职业经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和规划图纸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四条  本规划由达州市商务局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下载:达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doc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