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
1、牵头组织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改革中的全局性、综合性的重点工作,研究制定农村改革方案,组织拟订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
2、负责市委指导“三农”工作的文件起草,研究制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检查督促中央、省委和市委农村改革发展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3、掌握和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负责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指导农村改革试验工作,协调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工作。
4、负责全市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研究、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督促检查和绩效管理,负责编制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5、负责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研究、综合协调、指导服务,负责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制定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政策并组织实施。
6、负责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市农村改革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2017年主要工作。
1、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建基地。突出富硒、绿色、生态、康养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0万亩。二是搞加工。规划建成了开江、渠县、大竹、通川区等4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初步形成了粮油、畜禽、苎麻、茶叶、中药材等为主的农业产业集群和加工产业链。三是育龙头。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领军企业,鼓励支持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努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15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四是创建达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9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1个(居全省第一),新增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32个,全市农产品“三品一标”累计获得214个。
2、加快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一是加强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家庭农(林)场服务管理制度,发展一批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新增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5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家。二是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网络,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累计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5个、乡镇服务站点164个、村级服务站点342个。三是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庄园、农业主题公园、农业风情小镇、农业科普园等,推动乡村资源景观化、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涌现出渠县碧瑶庄园、通川区磐石休闲体验园、万源市牛卯坪旅游扶贫示范园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
3、全面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一是整体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施新村建设“1+5”工程和村落改造“5+1”工程,同步开展交通路网、集中供水、能源电力、广播电视、网络通信、公交站点、消防设施等建设。二是启动建设幸福美丽新村455个、扶贫新村308个,建设新村聚居点55个,创建市级“四好村”471个,推进申报省级“四好村”119个。
4、启动“脱贫攻坚引领区”建设。编制完成2017年“脱贫攻坚引领区”实施方案,出台引领区考核办法。形成全市“脱贫攻坚引领区”布局图(2017—2018年),各地投入16亿元,引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93家,连片发展主导产业10.8万亩,水、路、田、林“四网”基本配套,建设旅游景点41处,打造乡村旅游项目58个,带动贫困户8906户,建成扶贫新村4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08个,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得到全部解决,引领区内37个贫困村、18634人贫困人口将顺利退出和脱贫。
5、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一是深入推进主攻方向改革。全市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142万亩、托管土地11.38万亩。围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多样化服务功能定位,全市建立农技推广站310个,培育植保专业合作组织367个,组建代耕代收农机专业合作社83家。二是不断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六权同确”,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105.45万本,颁证75.56%,年底颁证率达到90%以上;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确权颁证55640处,颁证率100%。全市已建立股份合作或公司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299个,完成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7个,新增试点69个。三是建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6家(省级2家),累计发放互助金247笔、3048万元。
二、部门概况
中共达州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系一级预算行政单位,无下属二级单位。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市农委本年收入合计617.9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17.93万元,占100%;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占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占0%;事业收入0万元,占0%;经营收入0万元,占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占0%;其他收入0万元,占0%。
2017年市农委本年支出合计621.9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66.20万元,占43%;项目支出355.72万元,占57%;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占0%;经营支出0万元,占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占0%。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663.45万元。与2016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74.95万元,增长13%。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21.92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2016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增加78.99万元,增长14.55%。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21.92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4.08万元,占7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15万元,占6%;医疗卫生支出11.21万元,占2%;农林水支出112.9万元,占18%;住房保障支出23.58万元,占4%。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商贸事务(款)招商引资(项):支出决算为142.92万元,完成预算92%,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第五届农博会当年支出未实施完成,结转次年实施。
2.一般公共服务(类)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款)其他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项):支出决算为5.74万元,完成预算99%,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支出当年未实施完,结转下年继续实施。
3.一般公共服务(类)组织事务(款)其他组织事务支出(项):支出决算为12.5万元,完成预算100%。
4.一般公共服务(类)其他共产党事务支出(款)行政运行(项):支出决算为197.27万元,完成预算98%,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当年行政运行经费未实施完,结转次年由财政清收。
5.一般公共服务(类)其他共产党事务支出(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支出决算为75.66万元,完成预算83%,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当年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如农林水专项未实施完,结转次年继续实施。
6.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项):支出决算为10.55万元,完成预算100%。
7.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支出决算为23.6万元,完成预算1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企业改革补助(款)企业关闭破产补助(项):支出决算为6万元,完成预算100%。
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支出决算为11.2万元,完成预算100%。
1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项):支出决算为0.01万元,完成预算4%。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医疗照顾经费未实施完,结转次年由继续实施。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66.2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262.45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公用经费3.75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税金及附加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4.59万元,完成预算65.57%,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单位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接待审批制度,大力压缩公务接待费用,规范接待用餐,简化接待礼仪,控制公务接待经费开支。二是2016年6月公车改革,造成公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减少。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4万元,占87%;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59万元,占13%。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0万元。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
因公出国(境)支出决算与2016年决算数据持平。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4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全年按规定更新购置公务用车0辆,其中:轿车0辆、金额*0万元,越野车0辆、金额0万元,载客汽车0辆、金额0万元。截至2016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3辆,其中:轿车3辆、越野车0辆、载客汽车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4万元。主要用于市农委专项工作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比2016年减少7.99万元,下降66.65%。主要原因是公车改革后,我单位加强公车管理,强化单车核算。
3.公务接待费支出0.59万元。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等。国内公务接待9批次,76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共计支出0.59万元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0人,共计支出**万元。
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16年减少1.17万元,下降66.51%。主要原因是我单位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接待审批制度,大力压缩公务接待费用,规范接待用餐,简化接待礼仪,控制公务接待经费开支。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0万元。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0万元。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度,市农委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3.13万元,比2016年减少68.82万元,下降83.97%。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度,市农委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市农委共有车辆3辆,其中:部级领导干部用车0辆、一般公务用车3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四)预算绩效情况
1.绩效目标管理情况。
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开展了绩效目标管理,共编制绩效目标0个,涉及财政资金0万元,覆盖率达到0%。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开展情况。
我单位2017年未开展绩效自评,无自评得分,存在的问题无。
2017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得分 |
部门决策(25分) |
目标任务(15分) |
相关性(5分) |
|
明确性(5分) |
|||
合理性(5分) |
|||
预算编制(10分) |
测算依据(5分) |
||
目标管理(5分) |
|||
综合管理(30分) |
专项资金分配时限(2分) |
市级财力专项预算分配时限(1分) |
|
中央专款分配合规率(1分) |
|||
中期评估(2分) |
执行中期评估(2分) |
||
绩效监控(5分) |
预算执行进度监控(2分) |
||
绩效目标动态监控(3分) |
|||
非税收入执收情况(2分) |
非税收入征收情况(1分) |
||
非税收入上缴情况(1分) |
|||
资产管理(6分) |
资产管理信息化情况(2分) |
||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告情况(2分) |
|||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2分) |
|||
内控制度管理(2分) |
内部控制度健全完整(2分) |
||
信息公开(6分) |
预算公开(2分) |
||
决算公开(2分) |
|||
绩效信息公开(2分) |
|||
绩效评价(5分) |
绩效评价开展(2分) |
||
评价结果应用(3分) |
|||
部门绩效情况(45分) |
履职成效(20分) |
部门特性指标 |
|
可持续发展能力(15分) |
重点改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5分) |
||
科技(制度、方法、机制等)创新(5分) |
|||
人才培养(5分) |
|||
满意度(10分) |
协作部门满意度(3分) |
||
管理对象满意度(3分) |
|||
社会公众满意度(4分) |
3.部门自行组织绩效评价开展情况。
本部门无下属单位,无评价得分,无问题
2017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得分表
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 |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20分) |
(10分) |
必要性 |
5 |
|
可行性 |
5 |
|||
(10) |
明确性 |
5 |
||
合理性 |
5 |
|||
(10分) |
(7分) |
资金分配 |
3 |
|
资金使用 |
4 |
|||
(3分) |
执行规范 |
3 |
||
(特性指标70分) |
(20) |
完成数量 |
5 |
|
完成质量 |
5 |
|||
完成时效 |
5 |
|||
完成成本 |
5 |
|||
(50分) |
经济效益(可选项) |
40 |
||
社会效益(可选项) |
||||
生态效益(可选项) |
||||
可持续效益(可选项) |
||||
公平效率(可选项) |
||||
使用效率(可选项) |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 |
|||
总分 |
十一、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3.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从非财政补助结余中分配的事业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等。
4、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5.一般公共服务(类)其他共产党事务支出(款)行政运行(项):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行、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支出。
6.一般公共服务(类)其他共产党事务支出(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开展农业综合业务、预决算编审等未单独设置项级科目的专门性农业管理工作的项目支出。
7.一般公共服务(类)商贸事务(款)招商引资(项):开展对外招商引资的专门项目支出
8.一般公共服务(类)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款)其他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项):指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支出。
9.一般公共服务(类)组织事务(款)其他组织事务支出(项):用于单位用于引进的硕博人才支出。
10.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指部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支出。
1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指部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职业年金的支出。
1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指单位用于缴纳单位基本医疗保险支出。
13.住房保障(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指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由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14.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5.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6.“三公”经费: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7.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件:
表1: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表1-1:收入总表
表1-2:支出总表
表2: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表3: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表4: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表4-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表4-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表4-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表4-4: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表5: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表5-1: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表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