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达州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主要以民营企业投资的备案制项目为主,依靠达州市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承接产业主要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服装服饰产业为主,承接区域主要以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为主。兆纪光电高清超薄LED背光源一期、正威铜基新材料、巴威新材料10万吨高导新材料项目、香港天宝集团(达州)大竹高端充电设备研发生产项目、卡雷亚智能数控机床生产线项目、中顺洁柔(达州)纸业有限公司3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等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有力的助推了达州工业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达180个以上,投资总额超过900亿元。2020年,达州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6%,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产值同比增长超过10%,达州承接产业转移初见成效。
二、主要做法及最新成效一是注重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达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达州市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达市委办〔2020〕73号),要求各县(市、区)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制造业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组建多个专业招商小分队和驻点招商小分队,每季度举行一次集中签约仪式,每月召开招商项目集体会审和集中办公会,确保招商工作取得实效。2020年,共拜访“三类”500强企业60户,开展招商小分队活动60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7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9个,投资总额837.38亿元。二是推动万达开区域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共同承接产业转移。2020年7月份与重庆市万州区经信委、开州区经信委共同签订了《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产业协作发展(制造业)战略框架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和资源禀赋,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为主攻方向,共同举办投资推介活动,协同引进优势产业项目,突出延链、补链和错位发展,共同承接产业转移。三是提升园区承载能力。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54.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完成储备“三通一平”工业土地5169.6亩,全市园区财政资金累计投入20.09亿元,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各园区污水处理厂均全面建成投运,全力推动锂钾产业园、玄武岩纤维产业园等9大特色产业园区走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之路,争创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四是狠抓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谋划包装,围绕具体行业产业链条、路线图,按照延链、补链、建链、强链的发展思路,每年按照建成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新开工一批、加快前期一批编制一批重点项目。采取“项目拉练”形式,每年举行两次以上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全市营造项目建设上赛成绩、比差距、添动力的工作氛围、倒逼各县(市、区)全力推进工业项目加快建设。2020年,全市新开工工业项目205个,预计总投资801.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