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商务局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

发布日期: 2017-03-31 23:02:53

​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和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和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突出服务业支撑、内外贸并重、投资拉动和消费升级等工作重点,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实现商务经济新跨越。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力争达到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力争达到13%;外贸进出口完成3.3亿元;实际到位外资完成8000万美元。

      (一)强化统筹协调,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

       1.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年度目标。按照“扩规模、上档次、强基础、提质量、创品牌、优环境”的工作要求,制定出台服务业提档升级三年总体方案(2017年—2019年)和年度实施方案,召开服务业发展推进大会,明确重点行业的发展思路、举措及目标,全面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

       2.夯实统计基础,解决“三项”问题。继续抓好服务业“漏、短、缺”项问题的解决,重点解决“企业有实无名”、“非法人机构”和“应统未统”等问题,新增服务业、“小升规”、“个转企”130家,提档升级大市场、大卖场10家。

       3.强化项目引导,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推进省级服务业示范市和集聚区建设,突出抓好“十亿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100亿元。完善服务业项目库动态管理,抓好重点项目的筛选和争取力度。用好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好鼓励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二)注重消费引导,促进城乡市场繁荣稳定。

       4.加强主体培育,塑造行业龙头。积极支持四川一新公司上市,鼓励达商集团通过改制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培育20家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农产品流通、再生资源回收等行业龙头企业。

       5.加快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推动主城区核心商圈转型升级和错位发展,抓好泰城十里水街、大北街等商业示范街建设。推进社区便民商圈、便民超市等商业设施建设,打造开放性智慧服务平台。

       6.扩大消费服务,大力拓展市场。在全市开展“地标餐饮”和“达州老字号”评选活动。积极参加“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和“万企出国门”三大市场拓展活动。精心筹办中国﹒达州第七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多方解决消费外流问题,最大程度让消费留在达州。鼓励生活性服务企业到乡村、社区和市外发展连锁经营,力争连锁率达到26%。

      (三)突出载体建设,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7.推进项目建设,增强集聚能力。做好罗浮新城市、红星美凯龙(二期)、仁和春天(一期)等项目竣工营运,加快推进复兴农产品批发市场、毅恒明月冷链物流、泰城十里水街等项目建设,启动塔沱农产品市场搬迁工作。加快推进通川复兴、宣汉北城、大竹北城等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达川杨柳“百亿”集聚区,增强集聚辐射效应。

        8.加强项目包装,加大争取力度。主动对接国家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重点加强商贸流通集聚区、大型流通市场、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城市口岸功能等方面项目包装,力争一批大型项目得到国家和省的重点支持。

        9.完善流通体系,提升承载功能。加快完善主城区—县(市)—乡镇(社区)三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指导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加快乡村农家店信息化改造,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四)强化开放合作,确保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10.加快境外开拓,促进外贸发展。加大对大唐珠宝、四川一新等企业境外投资支持力度,引导外贸企业建设境外营销网络,推动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11.强化对外开放,加快口岸建设。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澳台地区设立境外达州名优商品展销连锁店。抓好达州经开区磷硫化工、大竹纺织鞋服和宣汉新材料等出口基地建设。利用四川成为第三批自由贸易区的契机,争取在设立达州海关上有所突破。

       12.用好展会平台,确保招商成效。积极组织参加“广交会”、“亚欧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活动,充分利用“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渝洽会”、“厦洽会”等招商平台,加强项目策划,做好项目包装推介,扩大外资利用成果。

       (五)发挥首位作用,确保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13.深化电商应用,促进融合发展。制定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全企触网”行动,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依托网店拓展线上消费市场,实现线上线下交易互动融合。主动加强与阿里巴巴、中国网库、北京云谷等知名电商企业对接合作,着力引进一批引领型、补链型、核心型电商项目落户我市。

       14.夯实创建基础,扩大示范成果。巩固提升渠县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宣汉县、万源市、达川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工作,深化通川区电子商务进社区示范创建,支持大竹县、开江县启动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5.加快平台建设,实现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杨柳商贸园区、经开区智造园、好一新商贸城等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扶持本土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将中国秦巴在线、达州制造网、巴山田园网等打造成为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力的区域性电商平台。加快搭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让更多达州造产品“走出去”,提升达州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完善监测预警,确保运行能力不断提升。

       16.营造法治环境,强化诚信建设。狠抓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诚信商贸企业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组织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17.加强市场监测,提升保供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运行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提高市场调控和公共信息服务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做好信息定期发布工作。健全市场应急供应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探索利用商业保险稳定生活必需品供应机制,推动重要生产流通保险产品创新。

       18.建设溯源体系,强化特种监管。积极推进以农产品、食品药品为重点的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加强民爆、典当、拍卖、直销、二手车、报废汽车和食药品流通等特殊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管理。

     (七)优化营商环境,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

       19.优化政务服务,强化执法监督。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依法行政,抓好商务行政权力网上平台运行工作,确保行权公开透明,积极推动行政调解和“两法”衔接工作。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举报投诉服务制度,完善受理、办理、转办和督办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强化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监管执法中的应用,推进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和流通企业信息公示,引入社会监督力量。

       20.加强行业监管,提升服务水平。制定支持和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发挥其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服务行业发展、反映行业诉求等方面的作用。

     (八)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党风廉政不断发展。
 
        21.加强党建工作,落实责任主体。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商务系统党建工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扎实抓好商务系统纪律作风整顿,持续推进“四风”好转。强化队伍建设,营造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工作氛围,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22.注重政务调研,加强全面建设。加强商务领域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理论和课题研究,提高商务领域科学决策能力。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做好人事、工会、妇联、老干部等工作。强化保密、档案、综治维稳、信访防邪工作,切实抓好行业安全生产(经营)责任制落实,千方百计推进国企改制,确保商务行业安全稳定。

       二、部门单位概况

       我局是政府组成部门,编制数为37人,其中:行政编制33人、工勤人员3人、事业编制1人(引进硕博人才),年初在职人员数50人。离退休人员年末数156人,其中:离休4人、退休152人。

       三、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7年财政收入预算总额为2588.29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850.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738.19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2588.29万元,其中:人员支出450万元,日常公用支出 65.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99.20万元,专项支出 1973.29万元。

       四、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财政部门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我局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商贸事业发展相关工作。其中: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等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2016年财政部门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72.09万元,主要用于:人员工资、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行政运行、国际经济合作、国内贸易管理、招商引资等方面支出。

      (二)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720.64万元。主要用于商业流通事务支出和其他涉外发展服务支出。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86万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支出及职工养老保险。
 
      (四)医疗卫生支出33万元,主要用于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等支出。

      (五)住房保障支出41.7万元,主要用于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五、“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 18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5万,公务接待费 8万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万元。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5万元用于为了加快达州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扩大达州对外交流合作,拓宽引资渠道,预计将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等相关方面的出国考察活动。

     (二)公务接待费较2016年预算较持平。

       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十一项规定要求,严格控制接待规模及接待标准。

       2017年公务接待费计划用于商务行政管理和商贸事业发展等方面公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用餐费等。

     (三)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较2016年预算下降72%。

       实行公务用车改革后,单位现有公务用车 1辆,2017年安排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万元,用于公务用车燃油、维修、保险等方面支出。主要保障商务行政管理及商贸事业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附件:表1.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表1-1.部门预算收入总表

                  表1-2.部门预算支出总表

                  表2.财政拨款收支出预算总表 

                  表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表3-1.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

                  表3-2.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预算表   

                  表3-3.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4.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表4-1.政府性基金“三公”经费

                  表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表


2017年预算公开预商务局.xls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