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商务局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

发布日期: 2016-05-31 00:17:38

​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根据达市府办[2011]57号文件精神,基本职能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全市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制订全市商务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按要求承担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中组织实施的协调职责;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物流发展,指导流通体制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提出促进商贸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研究提出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编制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承担牵头协调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责任;拟订规范市场运行和流通秩序的政策,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指导商业信用销售,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按有关规定对拍卖、典当、民爆流通、报废汽车、旧机动车交易等特殊行业进行监督管理;承担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的责任,负责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按分工负责重要消费品储备管理和市场调控工作;拟订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指导对外贸易行业执行国家进出口商品、加工贸易管理办法和进出口管理商品、技术目录,组织实施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总量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大宗进出口商品和出口加工区的业务工作,指导贸易促进活动和外贸促进体系建设; 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限制出口技术的工作,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工作,牵头负责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工作,推动服务外包平台建设;指导全市外商投资促进和管理工作,参与制订外商投资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统计分析全市外商投资情况,依法监督检查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合同章程的情况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负责全市对外经济合作工作,执行对外经济合作政策,依法管理和监督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出境就业等,承担境外投资管理的责任,牵头负责外派劳务和赴境外就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组织管理我市承担的国家对外援助任务,管理多双边对我市的无偿援助和赠款(不含财政合作项目下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对我市赠款)等发展合作业务;管理我市赴境外举办的各种商品交易和经贸推介活动,指导监督管理以达州市名义在境内举办的各种商贸交易会、展览会、展销会等活动;承担贸易促进、援外项目招标、有关会展活动等的具体组织工作;规划全市商务系统电子政务、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并组织实施,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承担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等。

  2016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和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中心任务坚持“创新发展、保位争先、加快转型、脱贫攻坚”的工作基调,突出“重规划、推项目、抓电商、促消费、扩开放”的工作重点,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实现商务经济“追赶跨越”,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主要目标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力争达到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力争达到13%;外贸进出口增长9%,力争达到10%,实际到位外资力争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重规划,强统筹,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

  1.突出规划引领。完成《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达州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城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认真落实《主城区商业网点规划》,进一步优化商业资源配置。

  2.明确发展重点。召开2016年服务业发展推进大会。围绕五大新兴先导性服务业,着力推进八大重点行业的发展,全面提升全市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3.增强集聚能力。组织实施好全省服务业示范城市和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市建设,加快通川区复兴、宣汉北城、大竹北城、开江长德等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达川杨柳“百亿”集聚区,增强市场集聚辐射能力。

  4.强化扶持引导。建立完善服务业项目库的动态管理,抓好重点项目的筛选和向上争取工作。用好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好鼓励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二)推项目,重投资,推动内贸流通水平提升。

  5.编制项目计划。编制《2016年商贸重点项目计划》,加大商贸项目招商和投资建设力度,全年完成投资65亿元,力争完成投资70亿元。主动对接国家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重点在商贸流通集聚区、大型流通市场、 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城市口岸功能等方面加大项目包装,力争一批大型项目得到国家和省重点支持。

  6.完善流通体系。积极推进现代流通示范县和商贸示范镇建设,推进城市特色商业街区、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农产品、家居、建材和小商品等传统市场的升级改造和现代化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7.加快项目建设。着力推进罗浮•新城市广场、红星国际广场、仁和商业广场、红帆巴人广场等“十亿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加大达川升华购物广场、五金机电市场(二期)等项目招商,力争早日全面开业,提升城市商业品质和形象。

  (三)抓电商,求突破,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8.注重示范引领。围绕打造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市目标,加快推进渠县、宣汉县、达川区、通川区等国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区)和万源市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创业园)建设。

  9.推进产业集聚。支持达州经开区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构建集虚拟商贸、创业孵化、金融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高端多功能、多业态的电商产业集聚区。

  10.加快平台建设。加大对本地电商企业的培育力度,力争将中国秦巴在线、达州制造网、巴山田园网等打造成为有较强影响辐射能力的区域性行业平台,加快提升全市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和应用水平。

  (四)促消费,调结构,推动城乡市场升级发展。

  11.推进热点消费。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打造新动力,引导企业根据消费需求调整产品结构。落实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加快推动汽车、家电、信息等大宗商品信贷等热点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

  12.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培育发展家庭、文旅、康养等服务消费市场,组织开展“达州老字号”评定活动。继续引导餐饮企业调整结构,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发展。加快再生资源和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商务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搞好商务领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13.大力开拓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等市场拓展活动,实施市场拓展 “十百千”工程(组织1000户企业,在10个大中城市参会参展,实现交易额100亿元),提升达州产品品牌和综合竞争实力。继续引导和支持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打造地方节会,鼓励和支持开展促销活动。

  (五)扩开放,重合作,推动对外经贸联动发展。

  14.加快外贸发展。加强主体队伍培育,重点抓好达州经开区磷硫化工产品、大竹纺织鞋服产品和宣汉县新材料等出口基地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亚欧博览会”、“东盟博览会”和“万企出国门”等国际市场开拓活动。

  15.积极利用外资。重点围绕城市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机械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充分利用“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渝洽会”、“厦洽会”等招商平台,加强招商项目策划,做好项目包装推介,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外资利用成果。

  16.加大外经力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支持鼓励达钢集团、四川一新公司、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等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拓展外经合作领域。

  17.推动平台建设。继续努力做好达州经开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达州设立海关的相关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开放口岸建设工作。

  (六)强监管,重监测,推动市场秩序规范发展。

  18.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依法治理和执法监管,狠抓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诚信商贸企业创建活动,组织协调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19.加强市场监测。加强市场监测能力建设,优化监测样本企业结构,全面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加强市场运行分析和成果转换,做好定期信息发布工作。

  20.健全保供体系。完善市场调控,完善重点企业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重要信息上报制度,动态掌握供求变化。引导企业加大商业储备,探索利用商业保险稳定生活必需品供应机制,支持蔬菜流通环节发展,用好专项资金,提高应急保供能力。

  21.加强特行监管。加强民爆、典当、拍卖、直销、品牌汽车、二手车、报废汽车和药品流通等特殊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管理。

  22.落实综治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加强安全防范,做好综治维稳信访防邪工作。强化档案管理和保密工作,认真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切实抓好行业安全生产(经营)责任制落实,千方百计推进国企改制,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商务行业安全稳定。

  二、部门单位概况

  我局是政府组成部门,编制数为37人,其中:行政编制32人、工勤人员3人、事业编制2人(引进硕博人才),年初在职人员数49人。离退休人员年末数159人,其中:离休4人、退休155人。

  三、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6年行政收入预算总额为1532.96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718.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14.16万。相应安排支出预算1532.96万元,其中:人员支出 415.2万元,日常公用支出 45.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99.28万元,专项支出 973.08万元。

  四、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财政部门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我局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商贸事业发展相关工作。其中: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2016年财政部门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1.73万元,主要用于:人员工资、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行政运行、国际经济合作、国内贸易管理、招商引资等方面支出。

  (二)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02.28万元。主要用于商业流通事务支出和其他涉外发展服务支出。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95万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支出。

  (四)医疗卫生支出30.5万元,主要用于: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等支出。

  (五)住房保障支出38.5万元,主要用于: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支出。

  五、“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 26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8万元。

  (一)公务接待费较2015年预算下降 20%。主要原因是认真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十一项规定要求,严格控制接待规模及接待标准。

  2016年公务接待费计划用于商务行政管理和商贸事业发展等方面公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用餐费等。

  (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较2015年预算持平。

  单位现有公务用车 5辆,其中:轿车4 辆,越野车 1辆。

  2016年安排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8 万元,用于公务用车燃油、维修、保险等方面支出。主要保障商务行政管理及商贸事业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附件:表1.收支预算总表

  表1-1.部门收入总表

  表1-2.部门支出总表

  表2.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表2-1.人员支出财政拨款预算表

  表2-2.日常公用支出财政拨款预算表

  表2-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财政拨款预算表

  表2-4.专项支出财政拨款预算表

  表3.“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表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