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根据川委厅[2010]40号文件精神,设立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基本职能:贯彻实施国家和省有关工业经济、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负责拟定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和质量,建立全市工业经济运行预警机制,负责电力、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物资综合调控、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工作;负责全市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作,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牵头服务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负责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组织实施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计划;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负责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负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融资体系建设并实施行业监管,指导工业企业直接融资工作,参与工业企业上市培育工作;负责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和管理;统一配置和管理全市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无线电电磁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和干扰查处;指导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国际化经营、境外投资及兼并重组;承担市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工作办公室的职能职责;承担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经信委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全市次级突破战略定位,全力推进园区“121”和企业“百十一”工程,深入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凝聚全系统干部职工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的思想共识,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较好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尤其是在产业园区建设、企业培育、煤矿整合关闭、项目技术改造、国企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二、部门概况
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职人员127人,离退休人员248人。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3年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收入决算总额为2827.03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2006.84万元,其他收入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16.19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2年增加108.19万元,主要原因是补发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津贴补贴。
2013年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支出决算总额为2026.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47.07万元,医疗卫生75.28万元,节能环保12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735.3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5.01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82万元,其他支出32.58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800.23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2年增加108.19万元。主要原因是补发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津贴补贴。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本机关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加快推进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事业发展的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7万元,主要用于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支出。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07万元,主要用于企业解困资金及市属国有改制破产企业退休干部支出。
(三)医疗卫生75.28万元,主要用于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等支出。
(四)节能环保12万元,主要用于家电推广信息核查支出
(五)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735.34万元,主要用于单位人员工资、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
(六)住房保障支出75.01万元,主要用于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82万元,主要用于日元贷款项目还款支出。
(八)其他支出32.58万元,主要用于煤炭价格调节方面的支出。
附表一:四川省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3年收支决算总表
附表二:四川省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3年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2013年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部门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