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哪儿务工?”“儿子上大学了吧?”“今年养了几头猪?”“我们村这几年的变化怎么样?”……近日,达州高新区组织29名该区驻村干部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大回访”。
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组织原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重回驻地回访,与乡亲讲变化、谈发展、话脱贫,开展感党恩、跟党走教育,画好决战决胜“同心圆”,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以前的何家村,一下雨到处都是泥,农户出行非常不便;山高人稀,季节性缺水是老大难问题;活动锻炼的地方也没有。短短几年后村容村貌大变样。”走进达州高新区斌郎街道何家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冬暖夏凉的居民房、“现代化”的厨房卫生间,让前来回访的原驻村“第一书记”杨晶方耳目一新。
“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在贫困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自力更生下,我们村厘清发展思路,找准产业突破口,不仅发展了克氏小龙虾180余亩,还大力发展了山红柚200亩、春雪桃200亩、青脆李250亩,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所有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享受分红,今年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0万元,预计明年收入30万元以上。”达州高新区斌郎街道郑家村村支部副书记尹兴全与村支“两委”、村民聚在一起聊产业、谈发展。
“以前生活差,出行不便,包中无钱,现在我们的生活大变样。我通过扶贫小额信贷购买了5头驼牛,用于农村建材和物资搬运,运费平均每天每头350元,家庭收入明显增加,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达州高新区幺塘乡平洞村贫困户徐在明谈起生活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以前住在半山腰,道路不通、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出台后,我们搬进了新家,子女在城区务工可以每天回家照顾我,孙子读书也更方便了,我们家现在生产生活条件比起以前太好了!”达州高新区幺塘乡辉山村易地扶贫搬迁户王在杰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近年来,达州高新区统筹运用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五改”和居住环境整治提升等政策,彻底改变了贫困人口居住条件,全区627户农户、262户贫困户享受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185户、561人,346户贫困户享受“五改”项目,96户贫困户实施居住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