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监测任务完成情况
依据川环函〔2017〕555号、达市环发〔2017〕90号文件要求,2017年上半年达州市市、县两级8个环境监测站对全市在用的232个省控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了监测。达川区、经开区、宣汉县、大竹县、万源市全面完成了监测任务。通川区、开江县、渠县监测能力不足,缺乏资质,监测项目不全。通川区所有水源缺测氰化物,新村乡、龙滩乡、檬双乡水源地缺测生化需氧量,蒲家镇湖库型水源地缺测总氮(共缺17个监测数据)。开江县缺测汞、砷、硒3项(共缺51个数据),渠县3个湖库型水源地缺测总氮、10个地下水源地缺测总大肠菌群(共缺13个数据)。
2. 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
通过对现有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2017年上半年全市省控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如下:
全市监测省控水源地232个,216个达标,占监测水源地的93.1%;取水量2921.61万吨,达标水量2824.33万吨,水质达标率为96.7%(详见表1、表2)。
通川区、经开区、宣汉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开江县、大竹县为97.8%~98.1%,高于全市平均值;达川区、渠县、万源市为90.2%~96.2%,低于全市平均值,达川区最低(详见表3)。
2.1 地表水源地达标情况
2.1.1 主要指标
全市监测省控地表水源地190个,181个达标,占监测地表水源地的95.3%;取水量2606.58万吨,达标水量2549.38万吨,水质达标率为97.8%(详见附表1、附表2)。
通川区、经开区、宣汉县、开江县、万源市地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大竹县为99.2%,高于全市平均值;达川区、渠县为88.9%~95.9%,低于全市平均值,达川区最低(详见附表2)。
2.1.2 参考指标
全市有9个省控地表水源地主要指标达标,但参考指标(粪大肠菌群、湖库总氮)超标。通川区龙潭乡、檬双乡,大竹县周家镇湖库型地表水源地总氮超标;开江县任市镇、新太乡、回龙镇等6个河流型地表水源地粪大肠菌群超标。(详见附表3)。
2.2 地下水源地达标情况
全市监测省控地下水源地42个,35个达标,占监测地下水源地的83.3%;取水量315.03万吨,达标水量274.95万吨,水质达标率为87.3%(详见附表1、附表2)。
达川区、宣汉县地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大竹县、万源市为87.5%~88.1%,高于全市平均值;开江县、渠县为0~59.2%,低于全市平均值,开江县最低(详见附表2)。
3. 乡镇集中式水源地水质污染的特征
2017年上半年全市省控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16个水质超标。其中地表水源地超标(按主要指标评价)9个,地下水源地7个。超标水源地分布在达川区、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详见附表3)。
地表水源地超标项目(主要指标)是总磷。全市9个超标地表水源地中,河流占5个,湖库占4个。分布在达川区(5个)、渠县(3个)、大竹县(1个)。
全市7个超标地下水源地分布在开江县、大竹县、渠县和万源市。开江县地下水源地氨氮、铁、锰出现超标,大竹县亚硝酸盐、硫酸盐出现超标,渠县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出现超标,万源市硫酸盐出现超标。
附表1:2017上半年 达州市乡镇 达标水源数(省控) 统计
行政区 |
水源数达标率(%) |
达标水源数(个) |
监测水源数(个) |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合计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合计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合计 |
|
通川区 |
100 |
— |
100 |
13 |
0 |
13 |
13 |
0 |
13 |
达川区 |
80 |
100 |
84.8 |
20 |
8 |
28 |
25 |
8 |
33 |
宣汉县 |
100 |
100 |
100 |
49 |
2 |
51 |
49 |
2 |
51 |
开江县 |
100 |
0 |
88.2 |
15 |
0 |
15 |
15 |
2 |
17 |
大竹县 |
96.8 |
77.8 |
92.5 |
30 |
7 |
37 |
31 |
9 |
40 |
渠县 |
89.3 |
80 |
86.8 |
25 |
8 |
33 |
28 |
10 |
38 |
经开区 |
100 |
— |
100 |
1 |
0 |
1 |
1 |
0 |
1 |
万源市 |
100 |
90.9 |
97.4 |
28 |
10 |
38 |
28 |
11 |
39 |
合计 |
95.3 |
83.3 |
93.1 |
181 |
35 |
216 |
190 |
42 |
232 |
附表2:2017上半年 达州市省控乡镇水源地 水质达标率 统计
行政区 |
水质达标率(%) |
达标总量(万吨) |
取水总量(万吨) |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合计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合计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合计 |
|
通川区 |
100 |
— |
100 |
84.76 |
— |
84.76 |
84.76 |
— |
84.76 |
达川区 |
88.9 |
100 |
90.2 |
180.4 |
27.2 |
207.6 |
203 |
27.2 |
230.2 |
宣汉县 |
100 |
100 |
100 |
173.9 |
4.5 |
178.4 |
173.9 |
4.5 |
178.4 |
开江县 |
100 |
0 |
97.8 |
89.22 |
0 |
89.22 |
89.22 |
1.98 |
91.2 |
大竹县 |
99.2 |
88.1 |
98.1 |
1058 |
104.7 |
1162.7 |
1066 |
118.9 |
1184.9 |
渠县 |
95.9 |
59.2 |
95.2 |
618.8 |
7.55 |
626.35 |
645.4 |
12.75 |
658.15 |
经开区 |
100 |
— |
100 |
4 |
— |
4 |
4 |
— |
4 |
万源市 |
100 |
87.5 |
96.2 |
340.3 |
131 |
471.3 |
340.3 |
149.7 |
490 |
合计 |
97.8 |
87.3 |
96.7 |
2549.38 |
274.95 |
2824.33 |
2606.58 |
315.03 |
2921.61 |
注:水质达标率即水量达标率,水质达标率 = 达标水量/取水量×100%。
附表3:2017上半年 达州市出现污染物超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名单(省控)
县、市、区 |
水源地 |
类型 |
水质 |
主要污染指标 |
参考指标 |
|
所在乡镇 |
名称 |
|||||
通川区 |
檬双乡 |
鸡公石水库 |
湖库 |
达标 |
总氮 |
|
通川区 |
龙滩乡 |
黄尔岭水库 |
湖库 |
达标 |
总氮 |
|
达川区 |
罐子乡 |
八庙河 |
河流 |
超标 |
总磷 |
|
达川区 |
九岭乡 |
黑矿子沟水库 |
湖库 |
超标 |
总磷 |
|
达川区 |
渡市镇 |
横石梁 |
河流 |
超标 |
总磷 |
|
达川区 |
陈家乡 |
响滩子 |
河流 |
超标 |
总磷 |
|
达川区 |
米城乡 |
中心水库 |
湖库 |
超标 |
总磷 |
|
开江县 |
靖安乡 |
斑竹山 |
地下水 |
超标 |
铁 、锰 、氨氮 |
|
开江县 |
宝石乡 |
朝阳街66号 |
地下水 |
超标 |
氨氮 |
|
开江县 |
新太乡 |
黑林坝大河 |
河流 |
达标 |
粪大肠菌群 |
|
开江县 |
任市镇 |
黄毛坪 |
河流 |
达标 |
粪大肠菌群 |
|
开江县 |
回龙镇 |
回弯粮站 |
河流 |
达标 |
粪大肠菌群 |
|
开江县 |
灵岩乡 |
邱家桥 |
河流 |
达标 |
粪大肠菌群 |
|
开江县 |
永兴镇 |
上场口 |
河流 |
达标 |
粪大肠菌群 |
|
开江县 |
骑龙乡 |
双河口 |
河流 |
达标 |
粪大肠菌群 |
|
大竹县 |
双溪乡 |
茨竹沟 |
地下水 |
超标 |
亚硝酸盐 |
|
大竹县 |
周家镇 |
平桥水库 |
湖库 |
达标 |
总氮 |
|
大竹县 |
川主乡 |
梯子岩 |
湖库 |
超标 |
总磷 |
|
大竹县 |
神合乡 |
张堂村 |
地下水 |
超标 |
硫酸盐 |
|
渠县 |
巨光乡 |
八庙村一组 |
河流 |
超标 |
总磷 |
|
渠县 |
板桥乡 |
背垭口 |
地下水 |
超标 |
氟化物 |
|
渠县 |
龙凤乡 |
观阁村四组 |
湖库 |
超标 |
总磷 |
|
渠县 |
清溪场镇 |
团坝子 |
河流 |
超标 |
总磷 |
|
渠县 |
河东乡 |
乡政府广场 |
地下水 |
超标 |
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 |
|
万源市 |
沙滩镇 |
朱家沟 |
地下水 |
超标 |
硫酸盐 |
|
1.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2. 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河流总氮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乡镇地表饮用水原地监测项目为上述表1、表2项目,共28项。 3.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23项。 4. 单独评价指标为粪大肠菌群、(湖库)总氮。 5. 市级城市集中饮用水每月监测一次,县级城市集中饮用水每季度监测一次,乡镇饮集中式饮用水半年监测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