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竹乡水 清源在行动——达州市大竹县河长制工作纪实
来源: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 2018-06-29 00:00:00
字体:
[
大
中
小
]
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竹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规范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为重点,保障饮用水水源水质、确保饮用水安全为目标,加快整治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开展清源行动。
职责担起来。大竹县11条河流、3座中型水库全面建立了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县、乡、村三级河(库)长体系,实行河道警长制,严格落实巡(库)河制度。县级河长巡河调研193余次,乡级河段长巡河6572次,村级河段长巡河25486次,县主要领导召开全县饮用水源保护专题会3次。
目标明起来。加大引用水源保护地标准化建设,特别是以龙潭水库、乌木滩水库为主的饮用水源保护地,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确保水质达到或优于Ⅲ水,保障全县人民喝到安全优质饮用水,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
任务定下来。对全县11条河流、3座中型水库的《一河一策(库)管理保护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特别是对龙潭水库、乌木滩水库饮用水源地制定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加强领导与宣传,及时有效完成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住房搬迁和房屋拆迁工作。
清源动起来。全县各地积极开展“清河、护岸、 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各级河(库)长不定时、不定点开展巡察督导工作。近日,大竹县县委书记何洪波,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志超分别对龙潭水库、乌木滩水库水环境保护进行了巡库调研,并对四项行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效果显起来。从2017年实行河长制以来,全县河流、水库水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水质变稳向好,部分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得到了增强,人人参与、个个出力的生态环保氛围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