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对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首次进行了大气污染防治专题询问。市发改委、环保局、住建局、规划局、食药局、城管局、经信委、公安局、农业局等多个政府主要部门负责人作为“考生”在应询席“应考作答”,“考官”们是8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当天的“考题”是当前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相关问题,这是市四届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会。
对环境违法“零容忍”
“我市如何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具体重要举措应对大气污染防治?”当日下午2点钟,市人大常委会一位姓赵的委员率先提问,拉开了本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会的序幕。“作为综合经济部门,在编制十三五过程中,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改善,在规划中有具体的目标,有可实施的方案,全市环境质量只能越来越好。”市发改委负责人立即对该位委员的提问进行了详细作答。
发改委主任刚结束回答,另一位提问人立即就市民较关心的企业废气不达标排放,污染物跑、冒、漏污染环境现象突出,我市对环境违法者是否处罚到位?并要求市环保局负责人现场作答。“我市始终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绐始终坚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对废气不达标,因污染物跑、冒、滴、漏而污染环境者,一律按法律规定顶格处罚。”市环保局负责人严肃回答。环局负责人刚回答结束,会场内一名女“考官”立即追问了一条提问:“市环保局采取了什么措施整治和应对我市重污染天气?”市环保局负责人立即认真答道,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突出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2015年至2017年11月,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分别为73.4%、74%、88.3%。截至9月,我市取得PM2.5目标任务激励资金和同比改善激励资金1019.23万元,全省排名第三位。
着力解决扬尘污染
“群众反映强烈的扬尘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施工、运渣车遗洒、物料堆放缺乏防风抑尘措施、进出城区道路破损维修不及时等原因造成,请问有关职能能部门是如何加强对中心城区扬尘污染防控的?”市人大常委会一位委员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市住建局负责人当即回答道,对城区里施工企业违反了扬尘治理规定的行为,不讲原因、不讲条件、不讲人情,将坚决依法处理。
在会场上,一些部门负责人回答完问题后,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对有关提问作了重点解释性回答,我市将继续强化城市管理,不断改善主城区空气质量,着重抓好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破损路面治理,严查抛洒滴漏、脏车入城、道路开挖以及擅自清运工程渣土等行为。其次,要着力解决汽车尾气问题,从2015年至今,已累计淘汰“黄标车”、老旧车辆近3万台;主城区新建CNG加气站10座,CNG汽车达19170辆,城市出租车、公交车使用CNG率达到100%;年底前,市政府投入6000多万元采购的100台新能源公交车辆即将到位,城市公共交通运行能力将全面提升。严格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煤炭洗选加工、散煤清洁化治理和成品油供应工作,加快煤炭小锅炉淘汰步伐。对已排查出的1498家“散乱污”企业,按行业分类逗硬落实关停搬迁转型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加快推进。
多个问题一针见血
本次询问采取 “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8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重点提出了事关达州发展、民生民情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不少提问一针见血。包括我市通过调结构、转方式,重拳防治大气污染,目前全市空气质量总体情况如何?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严厉整治废气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污染物跑、冒、漏而污染空气环境者?市级有关部门如何加强对建设工地的管理?如何加强对主城区破损道路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维修,从源头上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染污?市级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和综合利用?如何对祭祀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熏制烟腊品等时令性污染行为进行规范化、有序化引导和管控的?对达城餐饮油烟污染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特别是居民商住楼内餐油烟防控有什么具体防控举措等等?市级9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本部门实际,紧扣代表、委员所提问题,围绕防治大气污染所采取的工作措施、目标任务及今后对策,实事求是进行了答复。(谢建荣 张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