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以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 催生“绿水青山”生态样板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9-01-11 00:00:00
字体:
[
大
中
小
]
一是健全督察督办机制。面向社会公开召集65名“环保公众监督员”参与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督查;引入8名退出领导岗位县(处)级干部组建4个督察督办组,全覆盖督查各县(市、区)25个主责单位;创新开设“环保责任面对面”栏目,对18起环境突出问题进行曝光,18个责任单位有关负责人分别在市电视台向全市人民致歉,承诺按期整改。
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中环保工作的权重由4%提高至16%,其中万源市达到25%;首次约谈环保党政同责考评结果最后一位的县(市、区)和最后两位的市级部门负责人,明确不得评先选优和提拔重用。
三是健全环境执法机制。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强化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司法移送等手段,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深入开展“利剑斩污”“清废”“绿盾”等执法督察专项行动,加大“督企”力度,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全市全年共下达处罚决定书402件,处罚款7834.79万元,位居全省第三;使用配套办法112件,位居全省第二。
四是健全追责问责机制。加大“督政”力度,市纪委全程介入环保督察整改,连续4次将生态环保领域问题作为正风肃纪专项督查内容进行重点督察,一年来实施追责问责24件126人。开办《阳光问廉》环保专题,曝光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全市135.4万人收听收看,评论达3056条,问责23人。2018年,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80.8%,超目标任务4.5%;PM2.5浓度47.1μg/m3,同比下降5.2%;PM10浓度74.6μg/m3,同比下降2.5%;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稳中向好,4个国家考核断面(团堡岭、车家河、舵石盘、大蹬沟)地表水水质均值达标比例为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4%;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