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紧扣省、市提出的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生态环境“八大战役”工作目标,织密“四张网”,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一是织密“责任网”。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建立大气污染防控责任清单,印发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明确达川区各级党委政府、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和责任,从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三个必须”要求,压紧压实了责任。
二是织密“防控网”。聚焦扬尘、油烟、燃煤、秸秆焚烧等影响大气环境质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排查整治和执法监督。住建、交通、城管、环卫等部门不断强化建筑工地及道路车辆的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六个100%”,严控运渣车辆抛洒滴漏、带泥上路、道路乱开乱挖等违法行为。发改、环保、经信等部门不断强化排查、整治和处罚力度,建立“散乱污”企业清单台账,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强化动态调整, 注重严管重罚,发现一起,处罚一起,整治一起。公安、环保等部门不断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严格实施在用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和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禁令。农业、环保、公安、城管、乡镇等不断强化属地管理原则,优化秸杆禁烧工作管控机制,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强大合力。
三是织密“管理网”。实施环境网格化管理,不断强化乡镇三级网格、村社四级网格管理工作职责,大力发挥环境网格在发现大气环境违法问题线索的探头作用、化解大气环境信访矛盾问题的主导作用、整治大气环境突出问题的前沿作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坚实的基层基础。
四是织密“监督网”。畅通环境违法行为举报监督渠道,常态化抓好环保问题举报法制宣传,及时受理12369环保举报平台案件,结合达川实际,设置区域性环境违法行为举报电话08188112369,为广大群众反映大气环境违法问题、发挥群众性举报监督提供了便利。同时,不断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全程参与环境行政处罚和群众信访举报处理,构建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