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31日,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对我市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和交办信访件整改落实等情况开展跟踪督办。督察组不打招呼、不开座谈会,主要采取翻阅资料、现场点位查核等方式全覆盖进行。在资料审核过程中对照整改任务清单,逐项核实达州市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和交办信访件整改落实佐证资料,对正在进行的整改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督察组分2个组对达州市通川区、达川区、万源市等8个县(市、区)50余个重点、难点整改点位进行了现场督察,重点察看了达州市城市生活第二污水处理厂、万家河黑臭水体、皓月纯粮酿酒坊、东岳电厂、龙潭水库一级保护区房屋搬迁、双马垃圾处理厂等点位环保问题整改进度及成效,对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督办。各整改责任单位对照存在的问题,承诺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绘制作战时间图,倒排工期,确保及时高质完成整改任务。
据了解,中央、省环保督察以来,达州市委市政府把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攻克难点、标本同治,推动督察反馈问题有序整改、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党政主责主抓,高位推进。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坚持既挂帅、又出征,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建立环境治理和问题整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多维联动、“一盘棋”工作格局。将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二是当前长远结合,系统谋划。市委先后出台《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达州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方案规划,为地方环境保护厚植制度基础;制定地方性法规《达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开展环境保护。从2017年起用一年时间抓好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用三年时间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攻坚整治,用五年时间打好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三是基础设施先行,着力治本。突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攻坚”方案,2017年纳入PPP打包项目188个,总投资约26.72亿元。市环保产业园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加强达州经开区、达州市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普光经济开发区等污水处理厂日常监管,督促达标排放,加快推进大竹、渠县、开江、万源、达川区等县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四是曝光问责从严,整改落实。在市级主要媒体开设了“环保曝光台”,开通“环保责任面对面”栏目,通过曝光倒逼工作责任落实,今年5月栏目开通以来,已先后对12起环境突出问题进行曝光,12个牵头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在市电视台向全市人民致歉,承诺按期整改;7月4日,市政府对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超期和省级环保督察整改滞后的5个单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集体约谈,倒逼责任落实,促进问题整改。(宋龙娟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