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宣汉:严守生态红线 推动绿色发展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9-06-06 00:00:00 字体: [ ]

​  走进宣汉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的景象。微风拂过,青草的芬芳扑鼻而来;移步庭院,鱼儿在水池中快乐地游动。“养鱼的水就是污水处理后的水。”该厂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据了解,宣汉县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城区饮用水质达标率100%。

这仅是宣汉在环保工作中的一隅。一直以来,全县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扎实开展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通过荒山造林,城区绿化,乡村绿色创建等举措,统筹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绿色发展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在喧闹的都市生活寻找一片宁静之地,成为了现代人的追求。如今,宣汉县的百节溪和巴山红军公园,就成为了宣汉城区群众常去的“打卡地”。

这源于宣汉县对绿色发展的重视。据了解,宣汉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县(市、区)之一,水土流失区占了全县辖区面积的50%以上。

面对问题,宣汉县积极应对。通过种植经果林、水保林及种草、封禁治理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增加了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

同时,宣汉县在土壤污染的防治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开展了全县涉危企业分布情况的调查,完成了46家涉危企业申报登记和应急预案加强危险废物管控。完成了61处天然气井场、54个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土壤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据悉,目前宣汉县已完成9个乡镇10座垃圾中转站主体工程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创新机制 严守污染防治底线

宣汉是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也肩负着达州市城区饮用水安全的重任。为了让天更蓝,水更清,宣汉县加大了场镇周边、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脱贫攻坚扶贫新村、旅游景区景点周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4种重点区域的保护。

因宣汉境内前、中、后河沿线乡镇较多,为了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该县采取了“扇形辐射”带动流域环境保护,以县城为中心,向前、中、后河三条主要河流辐射。每年按照储备一批、动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方式,由近及远地推进污水处理站(厂)建设。据悉,目前该县已完成污水处理站建设12个、在建10个,预计到2020年建成率将达70%。

宣汉也是畜禽养殖大县,为了禁止养殖粪便、废水污染,该县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600余家,关停禁养区内养殖场149家。探索出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生化处理、湿地净化“两分两化、种养结合”技术,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实现了养殖废水达标排放的目标。

并且,宣汉实施了巴山大峡谷景区、马渡关石林景区、峨城山景区生物多样性科考调查;强化生态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监管,设立4个片区环保站,持续开展禁采禁伐联合执法检查,建成省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村8个、省级农业生态园区2个、省级自然生态小区1个;强力实施“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关掉了29家煤矿、3家铁合金企业;加快发展“一区四园”县域工业,大力发展巴人文化、全域旅游等第三产业,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