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勇担历史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县域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现将一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如下。
一、坚持生态立县,生态文明再上新台阶
县委、县政府坚持“五位一体”协同推进,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入。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思想理念,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根本遵循,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入。
生态文明责任进一步落实。完善县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政协参与以及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主管部门分工负责、各乡镇配合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定期研究部署,形成常态化机制;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领域,不定期开展督察,定期听取并审议县政府工作情况报告;县政协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县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认真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职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落地落实。
生态文明制度进一步完善。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加快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牢牢守住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集中力量打好八大标志性战役,把解决环境问题和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有机结合,一手精准发力抓治理,一手久久为功抓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二、坚持铁腕治污,环境保护再获新成绩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如期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全年大气优良天数342天,空气达标率93.7%,PM10 、PM2.5年均浓度同比大幅下降;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86.4%,七条主要河流水质明显好转;土壤环境保持稳定。
积极推进环保督察整改。高度重视各级督察组交办的案件、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积极妥善处理各类环境信访问题,2019年承办省级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4件,受理县内信访件58件,均已全部办结;积极落实各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2019年完成各类整改事项销号18项整改任务;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梅家乡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
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将全县所有砖瓦厂纳入环境执法“双随机”系统,随时进行监管;扎实开展重型柴油车排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抽检车辆505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3次;认真开展建筑工地日巡夜查,督促落实“六必须、六不准”和“六个百分百”要求,责令施工方硬化进出口道路、设置车辆冲洗设施100余次;严查抛洒滴漏运输车辆,查处货车抛洒滴漏24起,教育并督促改正不按规定装载货车120余辆;排查300余家餐饮单位,制止和纠正餐饮油烟超标排放200余次,城区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达98%;积极倡导文明祭祀新风,中元节期间,劝离、制止不文明祭祀行为300余起,排除火灾隐患32处;查处违规熏制腌腊制品行为180余起,批评教育120余人次,拆除简易灶台70余处;加密城市清扫和冲洗频次,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
深入推进碧水攻坚战。编制完成全县水环境质量达标规划;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建成甘棠镇转洞桥村30吨/天污水处理站1座,完成开江县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第一批)30个村招投标工作;认真开展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划定工作;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将宝石桥水库一级保护区(1.1951平方公里)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如期开展宝石水库生态搬迁安置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库区住户搬迁工作,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计划搬迁住户1548户,已达成协议512户;定期巡查清理宝石水库库区垃圾,依法开展禁钓禁游和打击盗窃渔业资源等行为,全年查处违钓、盗窃渔业资源890余起,驱离违钓人员1000余人次、训戒630余人、刑事拘留3人、行政拘留2人;开展餐厨废水专项整治,发放餐饮服务企业规范经营告知书1000余份,宣传讲解有关法规600余人次,排查100余家餐饮服务企业污水排放和餐厨垃圾处置情况,查处随意倾倒餐厨废水餐饮服务企业7家。
扎实打好净土持久战。扎实开展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抽查产废单位70余家;启动全县2个疑似污染地块调查与评估工作;督促铮锋能源开展土壤年度自行监测及其他监测工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26.8万亩,核心示范区测土配方率达100%;试点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推广,推广有机肥960吨,推广面积1.1万亩;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大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使用农药54吨,同比减少3.8%;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24320个。
提 速基础设施攻坚战。完成沙坝场乡、梅家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沙坝场乡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梅家乡污水处理厂正在调试,即将投入运行;加快宝石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主干管配套管网8公里,完成总工程量95%;开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主干管改造,开江县生活垃圾处理厂二期项目和甘棠镇、讲治镇、回龙镇、八庙镇等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县城新建市政道路配套管网37.03公里、改造城市雨污分流管网30.2公里;完成蕉溪河、澄清河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和普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城乡垃圾收转运体系,垃圾收转运设施覆盖率达100%;完成滨水景观、牛山寺休闲公园等两处4座公厕的星级打造,升级改造城区公厕15座,开工建设场镇公厕15座。
三、坚持持续用力,治污攻坚争创新局面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计划收官之年,县委、县政府将坚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让开江更加美丽宜居。
把握重点,切实强化工作落实。进一步压紧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必须管生态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生态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环保”的责任体系,压紧压实责任,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聚焦热点,持续加强环保执法。始终严守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盯抓群众关心关注的环保事项和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切实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做到环保问题不整改不生产,环境隐患不消除不放过。
破解难点,扎实推进污防攻坚。紧紧围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按照《开江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进一步把工作细化,把举措实化,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推动环保问题不断解决,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重点推进新宁河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实施新宁河流域污染防治项目,力争新宁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较2019年有所提升。
抢抓节点,积极备战环保督察。2020年,中央即将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将是督察重点,全县上下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切实把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当成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做好整改工作。
瞄准基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守住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开展环保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活动,营造社会大众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和共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