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我市主城区PM10浓度65ug/m3,首次低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70ug/m3),同比下降19.8%。
一是优化结构管源头。聚力发展以生态环保为前提的能源化工、新材料等“6+3”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新型产业,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二是严格要求管扬尘。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必须六不准和6个100%”要求,新启用通川区徐家坝公交首末站、达川区小河咀原达州市汽车驾驶学校训练场、高新区南北一号干道九州加油站3处入城脏车洗车场,累计洗脏车10000余台。中心城区共计排查餐饮服务单位3091家,已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正常使用的有2941家,安装率达到95.1%。
三是变废为宝管秸秆。逐步将中心城区周边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等粮油作物的3545亩土地,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水果、蔬菜、花卉、苗木及其他经济作物,减少秸秆焚烧量。通川区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通川区种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中心,建立健全“企业+村社干部+农户”收运体系,推进区域秸秆、畜禽粪污等变废为宝,每亩秸秆可使农户增收100元左右。
四是加大投入管超排。大力实施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和超低排放改造,投入3亿余元对国电达州发电华蓥山电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国电达州发电超低排放改造已通过省上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