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达州市公安局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4-03-04 00:00:00 字体: [ ]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四川省政务公开规定》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增强公安工作透明度,2013年,在达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公安局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以深入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为基础,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核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队伍素质,运用各种便于公众知晓的形式传递政府信息,为公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及时有效,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2013年,达州市公安局以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不断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载体,努力打造“阳光警务”。
  (一)“三强力”明晰信息公开工作方向。一是强力推动。市局党委将信息公开工作作为规范民警执法执勤工作的重要抓手,完善了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永立任组长的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指挥中心,指定专人负责,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动,进一步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落实和协调配合,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力规划。制定完善了《达州市公安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意见》和《达州市公安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进一步确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限和具体工作要求,确保有力施行。三是强力落实。完善了评议考核、投诉处理、责任追究等制度,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定期自查并接受上级考核验收。加强对全市公安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全过程的监督,对应公开而不公开或搞假公开、半公开,消极应付的,或违纪违规和被群众投诉的部门,要求限期整改,并对情节严重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追究相关责任。
  (二)“四原则”规范信息公开工作运行。一是真实广泛原则。除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予公开外,凡与公安工作相关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利益和公共利益,需要社会知悉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包括执法依据和制度程序、行政执法、刑事执法、警务工作纪律以及其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信息,均予以公开或依申请向社会提供。二是及时迅速原则。将最新政策、法律法规和警务职责、服务承诺、社会治安动态、行业场所管理情况动态快速向群众宣传通报,让群众及时了解熟悉有关政策规定和辖区突出治安问题。三是讲究实效原则。把信息公开同落实纪检监督、执法责任、过错追究、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等结合起来,推动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健康发展。四是严守秘密原则。增强保密意识,对涉及机密不能公开的事项一律不准公开。
  (三)“四载体”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开展。一是新闻传媒载体。进一步加强与达州电视台、达州广播电台、《达州日报》、《达州晚报》的合作,开播多个警讯法制类栏目,通过电视、报刊等传统新闻媒体资源宣传公安工作,扩大信息公开覆盖面,主动公开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动态、便民利民措施,及时通报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案事件处理情况等。就党政重视、群众关注、影响较大的警务工作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利用新闻发布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多次值守“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和“市民热线”,围绕听百姓呼声、帮群众解难、为发展服务等主题,与广大群众沟通交流,现场受理咨询投诉,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二是网络平台载体。办好门户网站,升级改造达州公安信息网,开通公安政务微博,优化完善网上公安机关,进一步突出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的功能定位,依法公开、发布公安警务信息,及时反映公安机关决策部署,集中介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全天候提供便民服务,快节奏答复咨询,高效率办理审批,全年公开各类警务信息1100余条,公安网上服务大厅点击率达28.96万人次。建成达州公安政务微博群,开通官方警(政)务微博10个,通过微博公开各类警务信息443条,征求群众意见87条,受理并解答群众诉求73件。三是窗口单位载体。在公安办证部门、基层派出所等一线窗口设置固定的警务公开栏,收费项目、依据、标准以及办事程序、时间期限、举报电话等内容公开上墙,各岗位民警姓名、警号、照片、联系电话和岗位职责全面公开。有条件的单位还增添了LED显示屏、电子触摸屏,滚动公开各项信息,提高了信息公开和公共服务水平。四是警民互动载体。先后组织开展了“警民亲” “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等活动,深入基层走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为民办事服务;利用“1.10”、“11.9”、“12.4”法制宣传日及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组织民警走上街头,围绕民众关心的户口办理、办证审批、防火防盗防骗防毒等热点问题开展街头法制宣传活动,发放警务公开手册、警民联系卡,现场咨询答疑;开展“警营开放日”、“警民恳谈”、“坝坝会”等活动,召开警风警纪监督员座谈会,征求群众对全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营造警务公开良好氛围。
  (四)“三更加”凸显信息公开工作成效。一是行政审批更加高效。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将审批服务项目名称、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法定时限和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联系方式“八公开”,将赴港定居等事项办理结果通过网上网下服务大厅向社会公示,制作岗位职责说明书及风险识别、防范措施一览表,设置、修订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和流程分解图69个,明确业务受理流程,细化申报资料、审批条件标准50余个,交管窗口实行电子化考试评判。2013年,市公安局窗口办理事项11万8千余件,实现现场、按时、提前办结率三个100%,办件零争吵、零投述、零超时“三零”目标。群众对窗口办事评议率100%,满意率100%,向窗口送锦旗6面、表扬信24封。 二是警务活动更加规范。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按照《新刑事诉讼法》要求,强力攻坚执法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共建立集中办案区8个,执法场所规范化改造率达100%。人民警察行使权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全市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应诉案件逐年下降;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向社会公开案事件处理过程、结果,推广治安案件、交通事故公开调解、公开裁决,探索行政拘留公开听证、劳动教养聆询庭审和律师会见制度等,律师介入案件数、家属和社会群众旁听案件数比例逐年提升。2013年,全市人民对公安工作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信息公开工作实现“零投诉”。三是宣传引领更加到位。充分提炼公安政务服务“好经验”,以信息简报为载体展开“大推广”,展示公安政务服务靓丽“风景线”,全年共编写《行政审批信息》47期,被省政务服务中心、市委市政府等单位采用40余条(篇),为公安政务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信息支撑。《人民公安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达州公安政务服务工作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采访报道。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公开各类警务信息1500余条,公开的所有信息均属主动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公开的信息中无依申请公开的信息。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3年,我局没有发生一例因政府信息未公开或者公开不及时而造成的事故或群众投诉案件,实现了无举报、无投诉和无失泄密。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局公开的所有信息均属免费公开。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依法公开、主动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政府信息更新较慢,对部分时效性不强的信息存在公开不及时现象。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措施积极改进。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意识,不断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方式方法,拓展和完善公开范围。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各部门办理情况加大监督和指导力度。三是不断充实、调整、完善网站栏目和公开信息,有针对性地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