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受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与提起行政诉讼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七部分内容。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8年,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重要讲话和对四川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信息公开各项工作,通过网站、报纸、官方微信等渠道,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市国资委政策、措施、工作动态和数据等有关情况,切实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市属国有资产改革发展监管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度,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根据市国资委领导人员分工变化,及时调整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和职责。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委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工作人员,具体承担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相应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责任明确到人,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完善制度建设。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建立了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基本工作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逐步规范和完善。正确处理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的关系,规范政府信息上网内容和发布程序,确保上网政府信息安全。
(三)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全年借助“达州国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新闻信息149余条,阅读量5万人次,目前“达州国资”关注人数3100余人,正发展成为宣传国资国企的主战场,有效提升了国资国企整体形象。
(四)做好国资监管运营信息公开。做好国有产权交易和结果公示工作,并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委网站设置市属国有企业资源性资产租赁专项服务公示公告栏,及时更新发布挂牌公告、成交公示、租赁动态等信息。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是利用“中国达州”政府门户网站、市国资委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了市国资委领导班子成员、市国资委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经费预决算、工作动态、规范性文件以及《达州市国有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等信息,重点对市属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薪酬及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改革创新、职务变动、岗位招聘等信息进行公开。二是通过信息报送主动公开,积极向省国资委、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政务信息,全年上报国资信息50余条,同时编印《国资信息》简报36期。三是通过政务公示栏主动公开。设置固定的公示栏,及时更新公示内容,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公开运行,推进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2018年度主动公开信息504条,其中:1.概况类信息4条;2.部门文件类(包括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信息8条;3.动态类信息336条;4.行政执法类信息0条;5.财政预决算信息2条;6.人事信息4条;7.其他信息149条。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发布政府信息情况: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355条,通过微信发布信息149条。
三、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2018年,市国资委共接收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8件(建议5件、提案3件),其中,主办1件、协办7件。8件建议提案均按时完成网上签收、按时完成办理答复,答复率100%;主办1件建议与领衔代表沟通联系,答复全部获得“满意”评价。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受理情况
2018年我委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事项。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8年我委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的情况。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8年我委未出现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七、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8年,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公开机制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信息公开培训力度还有待提升,信息公开的形式和载体还有待进一步丰富。2019年,将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完善。
(一)继续抓好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建设。认真落实上级部门有关规范信息公开的工作要求,建立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推动提升信息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参与信息公开相关学习,掌握最新政策法规动向,更加严谨准确高效做好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国资监管运营以及国企改革发展信息。
(三)积极创新和拓展信息公开形式和平台载体。加大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涉及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解读,及时传递深化国企改革发展声音,不断增进社会公众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