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州市立足从整体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做强做优市属国有企业,提升国有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活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一是有序退出低质低效国有资本。积极推进国有资本有序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产能过剩及无法发挥作用的行业和领域。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采取依法破产、清算注销等方式实现国有资本退出。截止2015年底,市委、市政府先后筹集改革资金4.3亿元,妥善安置职工2万余人,总体完成了35户停破产企业的改革目标任务。
二是构建国企改革发展平台。积极构建完善信息和项目对接平台,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择优选择在技术、管理和资源上形成互补放大的战略投资者。同时,构建完善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国企、民企、外企产权重组。改制重组前实施财务审计和价值评估,作为国有资本出资额或产权交易价格依据,并进平台公开交易。
三是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确定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完成了开江翰田坝煤矿公司制改造,成为国有资本控股,民营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启动市中贸粮油总公司等5户粮食企业整合改革,实施并完成了市污水处理厂非公司制企业的改制工作。同时,积极探索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改制工作,完成了市建筑设计院和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事业转企业的改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事业单位改革积累了经验。
四是加快国企开放合作步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进行开放性重组。先后完成了市电力公司与四川水电集团的战略重组、市燃气集团与华润燃气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的合资共建、中铁二十三局对达州建筑设计院的资产重组、达州发展(控股)公司与中石化组建达州天然气净化公司、市国资经营公司与四川能投集团共建天然气发电厂、多家市属国企与四川水电集团合资设立国有小额贷款公司等合作项目。
五是不断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根据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合理设定国有股权比例。负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功能类企业保持国有独资;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保持国有全资或国有绝对控股;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在妥善处理好职工安置问题的前提下,根据发展实际,按照市场规则有序进退、合理流动。
六是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探索在现有融资平台公司基础上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做实主业,避免资产“空心化”。主要开展股权运营和重大项目投资,改善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鼓励各类投资运营公司进入我市优势及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持股,将国有资本雄厚和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集中起来,培育我市新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努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集团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