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引领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达州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聚焦“6+3”重点产业,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引领,加强逆周期调节,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
一季度,我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32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1600亿元,新增存贷款均实现同比多增且再创历史新高。全市贷款较年初增长114.71亿元,排名全省第4位,全市15家银行机构贷款实现同比多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开门红。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突破40亿元。不断加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切实引导金融机构定向支持本地贫困户、扶贫产业、小微和涉农企业发展,有效发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稳增长、调结构积极作用。截至2019年3月末,该行使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40.08亿元,同比增长102.02%。其中,使用扶贫再贷款余额达25.39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8.2亿元,再贴现余额为6.49亿元,一季度累计为190户企业办理再贴现4.40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3.91%,低于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贴现利率0.45百分点,货币政策工具成为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力抓手,带动辖区融资成本逐步下降。
存款余额首次进入全省前五。截至3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15.47亿元,全省排名第四,首次进入全省前四;比年初增加285.89亿元,同比多增173.58亿元,新增存款全省排名第三。
新增贷款全省排名第四。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626.22亿元,比年初增长114.71亿元,占去年全年总增额的50.99%,同比多增26.51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呈现总量增、结构优的特点。一是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3月末,达州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77.97亿元(含已脱贫人口贷款),当年新增32.78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2.59亿元(其中扶贫小额信贷余额30.13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3.03亿元,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53.72亿元,全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总量稳步增长。二是重点项目贷款增势较好。为切实落实四川省“一干多支 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持续加大了重点项目的投入,重点项目得到较好信贷支持。一季度仅农发行达州市分行就向渠县、开江、宣汉、通川区复兴片区等棚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投放贷款43亿元,较同期增长43%。三是金融支持小微、民营成效明显。积极落实“几家抬”工作要求,继续用好信贷政策,推动金融机构深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季度末,全市企业贷款新增71.16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546.30亿元,较年初增加60.85亿元,同比增长22.49%,高于全市贷款增速3.45个百分点。一季度累计为1539户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82.93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411.73亿元,较年初增加25.42亿元,同比增长16.07%,为1586户民营企业发放贷款57.22亿元。四是服务业贷款持续走强。截至3月末,全市第三产业贷款余额为676.66亿元,较年初增加64.78亿元,占全市一、二、三产业贷款新增额的92.52%,切实促进了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下一步,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将紧紧围绕金融供给侧改革思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营造松紧适度的货币环境,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把金融活水引入到支持小微、民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绿色金融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项目补短板领域。在全市开展“大走访”活动,引导金融机构重塑经营理念、服务模式、风险管理和考核评价,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大力推动直接债务融资发展,优化达州融资结构,为把达州建设成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经济副中心贡献金融力量。(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