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进行手工类课堂作品展示,请老师们把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创作的科技作品分享到教师群,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3月3日,达川区河市镇中心小学教师工作微信群展示了各班学生制作的手工类作品。
2月中旬,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加强“抗疫课堂”开发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结合教育系统开展的“五育进家庭”活动,加强“抗疫课堂”开发建设,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法治精神和道德修养。
在开展“抗疫课堂”建设中,我市各地学校厚植爱国主义,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中学习感知中华民族磅礴伟力,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忠诚情怀和责任担当。引导学生学习战“疫”先锋事迹,培育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做起,修好品德,学会感恩、学会自律。引导学生科学应对疫情,参加家务劳动,积极锻炼身体,涵养科学法治精神。
实践中,各地学校以“德体美劳教育”为主、“智育”为辅,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丰富“抗疫课堂”的表现形式。开设的“抗疫课堂”主要包括:文学类课堂(以抗击疫情、中国加油为主题,写战“疫”人物、事迹)、书法类课堂(抄录或创作有关新冠肺炎疫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为题材的经典诗文、短文等)、图画类课堂(通过摄影、绘画的方式,创作战“疫”作品)、手工类课堂(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科技创新)和影音类课堂(围绕“抗疫”主题,改编或原创正能量歌曲、小品、舞蹈、快板、三句半、戏剧等)。(赵亮 陈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