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全市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力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快速增长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包惠作出批示。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出席会议并讲话。
包惠在批示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推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控机制,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尤其是应急响应调整以来,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有力有序,社会秩序逐渐恢复。下一步,要继续加强对疫情形势的分析研判,保持警惕、精准施策、科学应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
包惠强调,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常繁重。在此关键时刻,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快速恢复增长的35条措施》,加大经济恢复力度,努力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线作战、两线全胜”。一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复工复产、稳产满产,创造条件、精准发力,提振生产信心、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加速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二要进一步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要抢抓时间“窗口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疫情的影响和损失补回来;要加快落实已出台的优惠政策,精准定向帮扶,促进企业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经营;要帮助企业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着力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要全力保障企业用工,稳定社会就业;要畅通物流交通运输,让市场要素充分流动起来。三要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潜力。要锁定全年目标任务,稳预期、稳增长,更加有效地扩大市场需求,既紧盯现实困难解决,更着眼长远重构“生产—消费”链条,充分激发消费活力和投资潜力。四要进一步展现担当作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着力提升疫情防控形势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强化责任担当,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增长;要着力提升化危为机的能力,引导群众回归理性,以积极健康心态共渡难关;要着力增强创新发展的能力,用好用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特别是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努力创造更多发展成果,为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郭亨孝在讲话中指出,针对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必须采取更快更准、加力加码的政策措施,强力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快速增长。在按照原有既定安排,常态抓紧抓好各项工作外,要突出抓好文件上明确的农业、工业、消费、旅游、交通物流、房地产业、建筑业、项目投资、财税金融、脱贫攻坚10个方面35条针对性措施。
郭亨孝指出,农业方面,要增大粮食播面,扩大生猪生产;工业方面,要建立规上工业企业“一对一”帮扶制度,实行“日报告”“周调度”;消费方面,要建立限上商贸企业“一对一”帮扶制度,增加消费时间和空间,着力扩大汽车消费,持续清理漏短缺项,培育发展“科教文卫”营利性服务业;旅游方面,要加强重点景区景点宣传推介,广泛聚集景区景点人气,丰富景区景点活动;交通物流方面,要建立重点交通运输和物流企业“一对一”帮扶制度,畅通物流大通道;房地产业方面,要着力刺激房地产消费,优化商品房预售审批,统筹主城区土地出让,实行动态货币化安置;建筑业方面,要支持建筑企业注册组建,支持企业合作组建联合体,加快建筑产业园建设;项目投资方面,要强化重点项目牵头责任落实,加强项目谋划申报和项目资金争取,加强招商项目跟踪对接和落地建设;财税金融方面,要实行市场化筹资奖惩机制,提升国有经营性资产收益,用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加强税收组织,督促金融政策落实,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发展商业保险;脱贫攻坚方面,要加强贫困户就业帮扶,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
郭亨孝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分解任务、强化责任。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县(市、区)要细化实化以上35条政策措施,并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部门和责任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全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加快弥补疫情期间的欠账,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要提前研判、加密调度。要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改季后分析研判为季前预研预判。要加强工作统筹调度,专项督查、严格考核,以更有效的组织形式推动35条措施落地落实。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瑜华主持会议,并通报分析了疫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副市长王全兴、陈文胜、杜海洋、王蔚荩、丁应虎出席会议。( 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