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市通过健全体系、立体引导、优化政策、提升培训等“四轮驱动”举措,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健全服务体系。全市7个县(市、区)新成立农民工服务中心,明确人员编制108名,专门从事农民工回引创业、就业、培训、维权等服务保障职责。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农民工服务站291个,建立返乡人员信息档案库,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专(兼)职工作人员3442名。
二是强化立体引导。通过四川招聘网、达才网、农民工服务平台和农民工服务中心(站所)等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开展岗位发布、择业指导、专场招聘等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东西部劳务协作”等招聘活动50余场,发布用工岗位4万余个,帮助2.6万返乡农民工实现了转移就业。5751人达成就业意向协议, 286人直接面试入职。
三是优化回引政策。开辟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绿色通道”,将农民工个人返乡就业创业贷款从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 合伙创业从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小型微型企业从2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推动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就业创业、社保、返乡创业补贴350万元,发放就业创业担保贷款9358万元。回引农民工4.61万人,创办企业6382家,吸纳就业人员7.03万人;创建园区28个,入驻486家企业,吸纳4.58万人就业。
四是组织技能培训。严格按照省人社厅、省农劳办《劳务品牌培训和返乡下乡创业培训管理办法》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通过入企调研、走访农民工,科学编制农民工技能培训规划,制定《达州市本级职业培训工作规则》,实行按需培训。积极推进送培训下乡和异地培训新方式,探索“企业+培训基地+农民工”订单培训新模式,增强技能培训时效性;制定年度培训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规范培训程序,比选培训机构,增强技能培训规范性;建立跟班制度,采取视频监控,实施现场点名,开展联合检查,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增强技能培训真实性。截至目前为止,全市开展农民工品牌培训12217人,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4112人,有效提升了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