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我市春、秋季农作物收割播种期间,不少农户存在焚烧秸秆的习惯。露天焚烧秸秆,容易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为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市多措并举强化秸秆禁烧管控工作。
落实禁烧责任 开展地方立法
我市多次组织召开秸秆禁烧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秸秆禁烧相关工作。制定《达州市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分解落实禁烧工作任务,层层压实禁烧工作责任。建立完善县(市、区)、乡(镇)、村(社区、组)三级联动的禁烧网格化管控体系。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年度党政同责考核,对管控效果较好的年底予以加分,对管控不力的年底予以扣分。
市人大常委会出台《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农业、发改、财政、经信、科技等部门和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及新闻机构职能职责,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和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处罚。该《决定》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为我市秸秆禁烧提供了法律支撑。
强化舆论引导 增强禁烧意识
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宣传,移风易俗,引导农户以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主动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行动中来。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微信公众号、传单等多种方式,加大秸杆禁烧宣传力度,营造秸秆禁烧强大舆论声势,让秸秆“禁烧政策”家喻户晓,让农户充分认识到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危害,形成了全民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秸秆禁烧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注重科技支撑 加大巡查督导
我市累计投入130万元,实施主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秸秆焚烧监控项目,在主城区及周边10个通信铁塔上安装红外在线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启用无人机开展禁烧巡航,通过无人机的高视角,对实时图像迅速定位,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极大地提高了禁烧巡查处置效率。
市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田间地头,对过境高速沿线、铁路沿线、机场、周边乡镇等秸秆禁烧重点区域开展巡查督导,同步启用无人机巡航,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当地政府,并作为年底党政同责考核依据。各县(市、区)同步组建秸秆禁烧巡查工作专班,重点加强秸秆禁烧常态化巡查管控,及时发现和查处秸秆焚烧行为,力争实现禁烧区内“不冒一处烟、不着一处火”的禁烧目标,确保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李道远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