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室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3091434
邮 编 635000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以全过程效率革命推进“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

达市府办函〔2022〕12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省市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全过程效率革命,切实解决民生领域卡点、堵点、难点问题,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实施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就业攻坚行动,确保我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快释放政策效能

全面推动市政府稳定和扩大就业十六条政策措施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实,释放政策效能,稳住市场主体,稳定就业岗位。

(一)推行上门服务以县(市、区,含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下同)为单位,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按对口帮扶原则,每月组织2次送政策入园进企活动。逐园逐企梳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符合条件的助企纾困政策清单,一园一策、一企一策,确保辖区内所有园区、企业的政策知晓率、落实率均达100%

(二)开展直补快办行动全面梳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所有审查审批事项办结时间再压缩50%以上,确保民生事项快决策、快实施、早见效。全面落实稳岗返还免申即享、社保费缓缴即申即享等工作要求,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能。

(三)建立政策落实督查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包片制度,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每月对县(市、区)稳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组织一次暗访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不打折。

二、深入挖掘就业岗位

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岗位存量,鼓励创业扩大岗位增量,积极开发见习岗位,做大岗位蓄水池,保证求职者有岗可选

(四)整合政策性岗位。按月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含卫生应急岗位)、城乡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性岗位空缺,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时分类梳理,15个工作日内完成补充招录(聘)方案;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的,报请分管市领导同意后3个工作日内协调解决,做到能补快补、应补尽补

(五)挖掘企业岗位。支持各类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选择实行标准工时制或不定时工时制管理,盘活就业岗位,每月月中、月末分两次收集用工需求,动态更新企业用工数据库,满足万岗促就业惠民生系列招聘活动和零工就业需要。

(六)开发见习岗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见习基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收到申报资料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会同财政部门2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勘查并出文批复。全市见习岗位总量由2800个增加到400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见习岗位不少于500个,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分别不少于300

(七)支持创业增加岗位。实施百名高校毕业生创业计划,鼓励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创业,争取创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3个、市级10个,扶持创业3000人以上,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

三、积极搭建对接平台

组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聘)、重点企业用工保障、重点人群就业帮扶等活动,保证供需双方对接及时顺畅。

(八)增加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频次。2个月组织1达州英才计划引才活动,全年完成2次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聘)和1次基层服务项目招聘。发布公告到签订聘用合同时间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以内。

(九)切实保障重点企业用工。以县(市、区)为单位,依托达州公共招聘网、单位门户网站等平台,常态化组织网络招聘。将每月1日定为就业招聘日,集中开展线下招聘活动。招聘活动结束20个工作日内,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十)全力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对城镇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建立一卡一台账(就业服务明白卡、就业动态监测台账),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等措施,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稳定就业10个工作日内,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十一)组织未就业青年群体参加见习。摸清辖区内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底数,及时推送见习岗位,积极组织参加3—12个月见习工作。见习开始后3天内,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督促见习单位与见习人员签订见习合同。

四、持续提升培训质效

以提升培训质效、保证资金安全为抓手,健全管办分离、全程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职业培训提技能、促就业作用。

(十二)建立月调度机制。将全年4.5万人次培训任务分解到月,明确培训责任主体、细化质量考核指标。将每月培训人数、资金拨付进度、培训满意率、培训后就业率作为月调度主要内容,按月通报。

(十三)推行订单式培训。坚持需求导向,根据产业、行业、企业发展和劳动者技能提升需要组织培训,精选培训师资、优化培训课程,将高技能人才比例提升到20%以上,保证参训人员就业能力得到真正提升,实现结业即就业

(十四)建设标准化基地。以职业院校为重点,建设2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以上县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中国创翼”“工匠杯等国省赛事为平台,发现、培育一批创新人才和能工巧匠,新创建30个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

五、全面深化劳务协作

稳定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打造一批反响好、影响大的劳务品牌,做大做优打工经济

(十五)优化全链条服务保障。坚持一盘棋统筹、层级化管理,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农民工工作机构作用,每个县(市、区)组建1个国有劳务输出公司,全力做好就业创业、疫情防控、证照办理、专车专列出行、权益维护等全链条服务。

(十六)深化多区域劳务协作。抓好万达开示范区、浙江舟山、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劳务协作框架协议落地落实,建好达州驻北京、舟山、福州等地农民工服务工作站,积极开展政企校劳务协作联盟建设,稳定167万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

(十七)强化达字号品牌打造。聚集市场需求,积极打造宕渠护工”“川东美导”“源工匠等特色劳务品牌和化工班”“海员班”“社会体育指导员”“航空服务员等新兴劳务品牌,努力提高劳务收入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六、扎实推动信息共享

(十八)推动一网通办依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完善就业三库一平台,动态更新求职需求信息和岗位供给信息,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实现供需双方精准匹配主动对接。全面推行求职登记等简单事项零材料办,补贴申领等复杂事项集成即办。推广使用社会保障卡,下延服务网络到乡到村。全面应用社会保障卡的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费用缴纳、待遇领取及金融支付等功能,大力推进一卡通用,实现更好便民惠民利民。

 

附件:全市就业创业领域审批(服务)事项效率清单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930


附件

 

全市就业创业领域审批(服务)事项效率清单

序号

事项名称

办结时限

提速比例

法定时限

提速后时限

1

创业补贴申领

60

30

50.00%

2

创业担保贷款申请

15

7

53.33%

3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申请

60

20

66.67%

4

大学生创业吸纳就业奖励申请

60

20

66.67%

5

在校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申请

30

10

66.67%

6

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领

60

20

66.67%

7

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申领

60

20

66.67%

8

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导

1

即办

即办

9

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1

即办

即办

10

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1

即办

即办

11

《就业创业证》申领

1

即办

即办

12

就业困难人员认定

13

4

69.23%

13

公益性岗位补贴申领

60

20

66.67%

14

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申领

13

5

61.54%

15

零就业家庭认定申请

13

5

61.54%

16

高校毕业生接收手续办理

1

即办

即办

17

就业见习补贴申领

15

7

53.33%

18

求职创业补贴申领

15

7

53.33%

19

职业培训补贴申领

60

20

66.67%

20

就业重点群体生活费(含交通费)

补贴申请

60

20

66.67%

21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30

10

66.67%

22

失业保险金申领

15

5

66.67%

23

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申领

15

5

66.67%

24

职业介绍补贴申领

60

20

66.67%

25

稳岗返还申领

30

15

50.00%

26

技能提升补贴申领

20

8

60.00%

27

领取失业保险期间生育补助金

申请和发放

15

5

66.67%

28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立审批

90

8

91.11%

29

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职业

中介活动许可

20

8

60.00%

30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许可

20

8

60.00%

31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

20

8

60.00%

32

申报职业技能鉴定

30

12

60.00%

33

失业登记

3

1

66.67%

34

就业登记

1

即办

即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