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
现将《达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达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6日
达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工作方案(2022—2025年)
为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全面贯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体系,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的通知》(国知发运〔2022〕33号)有关要求,结合达州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切实把知识产权事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抓实抓牢,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治理效能,为强化“示范”担当,放大“中心”优势,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时限
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
三、建设目标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达标准、三年争示范”的工作思路,全面贯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体系,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效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主要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年均专利授权量达4000件以上,年均注册商标达7000件以上,年均版权登记量达5000件以上;累计有效发明专利达900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达10件以上,地理标志达48件以上,区域公用品牌达6件以上。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增强。知识产权专项经费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持续增大,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达30家以上,专利导航分析项目达12个以上,知识产权托管企业每年达100家以上,专利产业化项目年均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地理标志年均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专利许可转让次数达400次以上,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2亿元以上。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效便捷。培育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17家以上,国家知识产权商标业务达州受理窗口年受理量达300件以上,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数量达5家以上,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四川文理学院)基地年培训量达200人次以上,建成四川(达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年业务受理量达2000人次以上。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更加优化。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更加浓厚,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侵权现象逐年下降,维权渠道更加通畅高效,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更加完善。行刑衔接更加有效,判罚尺度、标准更加统一,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明显改观,知识产权社会满意度达83%以上。
四、重点任务
(一)坚持质量第一,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
1.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明专利“清零”行动。建设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实施关键技术协同攻关。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服务机构联合建设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3个以上。围绕全市“3+3+N”产业布局,支持园区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集群3个以上。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开展研发类专利导航分析,申请国内专利、境外专利,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力争新增发明专利600件以上,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150件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分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2.实施商标地标提量工程。开展粮油、农特产品、火锅底料、调味品专项调研,建立商标储备库,引导企业“无标创标,有标创牌”。申请注册“秦巴药库”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商标,引导服务业市场主体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健全地理标志培育机制,建立中药材、农特产品、地方小吃等地理标志“梯队培育库”。鼓励产品出口企业申请马德里注册商标。力争新增注册商标21000件以上、区域公用品牌3件以上、地理标志14件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中医药局;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3.实施精品版权培育工程。聚焦“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建设,开展历史文化资源专项调查、历史文化宣传推广和标识品牌体系打造行动。加强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传资源数据库建设以及传承人发掘和培育。突出发展印刷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等核心版权,量产一批版权和文化精品。打造“515”艺术创窟,建设版权示范基地。积极培育一批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版权企业,打造版权品牌集群。力争新增版权15000件以上。〔责任单位:市新闻出版局、市文体旅游局;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二)坚持效益为先,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成效。
4.拓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渠道。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提供基于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的托管、许可、交易、投融资、作价入股等多元化运营服务。鼓励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深入开展专利协同运营试点,联合共建专利产业化基地。支持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积极申报省级、市级专利产业化项目。鼓励自主专利产品、商标品牌积极参与政府采购和公共资源交易,提升市场占有率。〔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5.拓宽知识产权品牌建设渠道。积极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指导企业实施质量体系认证。推荐企业积极参加“西博会”“科博会”“中华商标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打造“巴山食荟”“巴山青”等区域公用品牌展示展销中心,打造“万市兴”达州名品云展馆,开展云展直播活动。鼓励企业开展中国驰名商标认证,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专利奖、天府质量奖以及市政府质量奖。鼓励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品牌价值评价。〔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6.拓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动态调整企业“白名单库”。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行动,定期召开供需对接“主题沙龙”活动。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和担保机构,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质押担保、交易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评估费用、担保费用补贴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信贷产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2亿元以上。〔责任单位: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达州银保监分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三)坚持点面结合,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7.建设“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万市兴”市场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四川(达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万达开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以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开发利用集聚区建设为契机,争取设立中国(万达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达州高新区管委会)
8.打造“立体式”公共服务网点。设立“知识产权+蓉欧班列”(达州)基地,推动成立1家本地专利代理机构,在重点园区设立商标品牌工作站;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立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建立高校、公共图书馆、科技馆、科技情报站等多元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实现全市覆盖。〔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口岸物流办;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文体旅游局、达州海关、市科协,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9.打造“专业化”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四川文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建设,加快推进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四川文理学院)基地建设。支持达州高新区、四川文理学院联合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加快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内审员等专业人才培育,每年集中组织综合性、类型化专题培训2次以上。全面推广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达州先锋微信公众号资源共享融合平台。(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市场监管局、四川文理学院;达州高新区管委会)
(四)坚持依法保护,优化知识产权法治环境。
10.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知识产权领域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强化行刑衔接,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落实《川渝东北部毗邻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川东北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加强川东北五市、川渝东北部六地执法协作,开展川渝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强对商标代理、地标使用、商标印制等行为的监管,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布。加大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囤积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体旅游局、达州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11.畅通纠纷多元解决渠道。设立知识产权专门合议庭,打造知识产权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数字法庭。加大对恶意侵权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力度。加强行刑衔接,制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实施意见》。加强诉调衔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库,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制度,扎实开展纠纷“大调解”工作。加快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工作平台建设。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和信息沟通机制。〔责任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新闻出版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体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12.加强执法条件和队伍建设。充实监管力量,配备知识产权专职执法人员1—2名,保持队伍动态稳定。举办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培训班,开展执法人员轮训,提升执法水平。开展专利行政执法建设,打造专利行政裁决口审庭。鼓励重点园区、重点企业设立商业秘密保护基地。〔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体旅游局;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五)坚持示范先行,支撑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13.大力培育引领型知识产权强企。建立招商引资项目、重大科技活动技术先进性评价工作机制,优先支持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项目建设。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每年不低于100家。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力争贯标企业不低于30家。筛选一批实力强、行业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鼓励企业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经济合作外事局;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14.加快争创示范县域、园区。积极推进示范县域、园区建设,打造特色点位。重点支持渠县、宣汉县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支持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宣汉县人民政府、渠县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
15.奋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样板。高效推进《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知识产权高地框架协议》落地落实,共建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和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共享区域优势资源,共育“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人才交流、企业互动、项目合作,推动各类社会资源向区域知识产权领域汇集。〔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六)坚持广泛宣传,打造知识产权文化矩阵。
16.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持续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中国专利周”、知识产权“五进”等活动。建立政企互动交流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定期发布机制。运用户外广告、公交车、出租车、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17.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培育省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试点示范学校,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融入中小学学科教学。开展科技小发明、手抄报等竞赛活动,组织青少年到科普教育基地观摩学习。将知识产权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重要内容和各级党校教学内容,列入相关班次教学计划,定期开设行政执法、专利检索、管理事务等专题培训班。〔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科协;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市场监管局,由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层层分解任务,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和配套政策,专人专责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二)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对创建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知识产权专项经费投入增长机制,修订完善《达州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商标地标品牌建设、专利导航分析、专利密集型产业集群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培育、国家优势示范企业培育以及试点示范点位打造等工作。
(三)强化激励考核。建立试点城市建设激励考核机制,纳入各地各部门政务目标考核指标,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分值,定期调度评估。对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给予政策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对推进不力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附件:1.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主要指标
2.示范点位责任清单
附件1
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 预期目标 | ||
2022年7月—2023年6月 | 2023年7月—2024年6月 | 2024年7月—2025年6月 | |
授权专利(件) | 3500 | 4000 | 4500 |
发明专利(件) | 100 | 200 | 300 |
海外发明专利(件) | 10 | 15 | 20 |
高价值发明专利(件) | 30 | 50 | 70 |
注册商标(件) | 6500 | 7000 | 7500 |
地理标志(件) | 2 | 5 | 7 |
著作权(件) | 4500 | 5000 | 5500 |
质押融资额(亿元) | 0.5 | 0.7 | 0.8 |
专利许可转让次数(次) | 300 | 400 | 500 |
专利许可登记数量(个) | 300 | 400 | 500 |
知识产权贯标数量(个) | 10 | 10 | 10 |
专利行政裁决案件(件) | 10 | 10 | 10 |
非诉调解案件(件) | 50 | 50 | 50 |
国家优势、示范企业(家) | 2 | 4 | 6 |
专利代理机构数量 (含分支机构)(个) | 1 | / | / |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个) | 2 | 4 | 5 |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个) | / | 1 | 1 |
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个) | 2 | 2 | 2 |
知识产权社会满意度(%) | 80 | 82 | 83 |
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个) | 1 | 1 | 1 |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群(个) | 1 | 1 | 1 |
专利产业化项目产值(亿元) | 15 | 20 | 25 |
地理标志总产值(亿元) | 15 | 17 | 20 |
获评中国专利奖、四川省专利奖(个) | 1 | 2 | 2 |
产业专利导航项目(个) | 1 | 1 | 1 |
企业研发类专利导航(个) | 2 | 3 | 4 |
附件2
示范点位责任清单
类别 | 序号 | 点位名称 | 责任单位 | 配合单位 | 实施主体 | 完成时限 |
知识产权创新类 | 1 | 高能级创新孵化平台 | 达州高新区管委会 | 市科技局 市市场监管局 | 达州高新区科技孵化器 | 2024年6月前 |
2 | 建设高价值专利育成 中心 | 宣汉县人民政府 | 市经信局 市科技局 市市场监管局 | 宣汉正原微玻纤有限公司 | 2025年6月前 | |
江西赣丰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达州 分公司 | ||||||
达州高新区管委会 | 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
3 | “515”艺术创窟 | 市新闻出版局 | 市文体旅游局 通川区人民政府 | 达州日报社 | 2025年6月前 | |
4 | 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 | 市科技局 | 市经信局 市市场监管局 达州高新区管委会 | 市科技局 | 2025年6月前 | |
知识产权保护类 | 5 | 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 市场 | 通川区人民政府 | 市市场监管局 市商务局 | 上海红星美凯龙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达州分公司 | 2023年6月前 |
6 | 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 | 通川区人民政府 | 市市场监管局 | 达州市宏隆肉类制品有限公司 | 2023年6月前 | |
宣汉县人民政府 | 宣汉正原微玻纤有限责任公司 | 2024年6月前 | ||||
大竹县人民政府 | 四川川环科技有限公司 | 2024年6月前 | ||||
知识产权保护类 | 7 | 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 万源市人民政府 | 市市场监管局 市农业农村局 | 万源市恒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 2024年6月前 |
大竹县人民政府 | 大竹县茶叶(白茶)产业发展中心 四川省贺家观行食品有限公司 | 2024年6月前 | ||||
8 | 设立知识产权专门合议庭、“5G”数字法庭 | 市中级人民法院 | / | 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23年6月前 | |
知识产权运用类 | 9 | 商标、地理标志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 | 渠县人民政府 | 市农业农村局 市市场监管局 | 渠县宕府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2024年6月前 |
开江县人民政府 | 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 | 2024年6月前 | ||||
10 | 设立“知识产权+蓉欧班列”(达州)基地 | 市市场监管局 市口岸物流办 | 市商务局 达州海关 | “蓉欧班列”(达州)基地 | 2022年12月前 | |
11 | “巴山食荟”产品展销中心 | 市农业农村局 | / | 达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2023年6月前 | |
12 | “知识产权+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 渠县人民政府 | 市商务局 市市场监管局 | 中国西部轻纺服饰产业城 | 2024年6月前 | |
知识产权服务类 | 13 | “万市兴”市场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四川(达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 市市场监管局 | 市财政局 达州高新区管委会 | 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市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 | 2023年6月前 |
14 | 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示范学校 | 通川区人民政府 | 市市场监管局 市教育局 市科协 | 通川区第一小学(西外校区) | 2023年6月前 | |
达川区人民政府 | 达川区三里坪小学 | 2024年6月前 | ||||
15 | 知识产权科普教育基地 | 市市场监管局 | 市科技局 市教育局 达州高新区管委会 | 四川文理学院 | 2024年6月前 | |
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达州高新区秦巴智能制造园创业孵化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