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室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3091434
邮 编 635000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2022年肉牛产业发展推进方案的通知

达市府办函〔2022〕4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

《达州市2022年肉牛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46

 

 

 


达州市2022年肉牛产业发展推进方案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擦亮我市肉牛产量全省农区第一金字招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构建现代农业“9+3”产业体系为统揽,以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山地肉牛产业集群、肉牛提质增效行动、肉牛现代农业园区等重大项目为抓手,立足优势、聚焦重点、补齐短板,着力打造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上下游贯通的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推进我市由肉牛大市向肉牛强市跨越。

二、目标任务

2022年全市新增肉牛存栏2.5万头、能繁母牛0.8万头、肉牛出栏1.5万头;新建标准化肉牛养殖场94个、种养循环示范场15个;种植优质饲草8.9万亩,新培育(引进)草产品企业10个;宣汉肉牛现代农业园区争创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三、工作重点

(一)着力提升肉牛及饲草种业水平。深化与省农科院、畜(草)科院、省高校研发合作,加强蜀宣花牛、巴山牛及本地饲草种质资源选育、保护与利用。积极推进宣汉县大成镇蜀宣花牛种牛场智慧农业基地建设,以纯种繁育为基础、杂交改良为手段,建立健全肉牛良种繁育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基层人工授精站改造,提升牛人工输精员技术水平。加大地方特色草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力度,建设饲草良种繁育基地,推进国家级草品种区域试验站、省级饲草种质资源圃建设,逐步形成一批优势肉牛饲草核心种源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排序第一为牵头部门,下同;下述工作都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不再列出〕

(二)着力提升肉牛养殖规模和标准。全面开展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加快养殖场装备提档升级,推进肉牛养殖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管理。整理、研究、编制一批实用肉牛养殖、饲草生产技术规范,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积极开展中央、省、市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创建。大力支持公司+农户肉牛养殖模式,支持发展以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为主的中小规模养殖场(户),鼓励中小养殖场(户)采取资金入股、共建联建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推动肉牛养殖总量取得新突破。(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国家统计局达州调查队、市农科院)

(三)着力推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母牛养殖,积极发展肉牛养殖新型经营主体,按照适度规模、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要求,大力推广公司+农户能繁母牛扩群增量模式,积极开展能繁母牛基地村建设,推广母牛分户饲养、肉牛集中育肥,大力发展能繁母牛养殖专业户,实施见犊补母补助政策。集成推广饲养、人工授精、犊牛保育、优质饲草种植等技术,解决母牛适度规模养殖关键技术难题,提高母牛繁殖率与犊牛成活率,实现母牛养殖效益提升。(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国家统计局达州调查队、市农科院)

(四)着力推进饲草产业加速发展。推进种草养畜结合、种养循环一体的草牧业绿色循环发展模式。鼓励利用撂荒地、轮闲地、果园隙地、四边地种草,推广种植全株青贮玉米、饲用燕麦(小麦、大麦)、多花黑麦草、狼尾草属、高丹草等主导品种。推广青贮玉米+大豆间(套)作、粮经作物+优质饲草轮(间、套)作、饲草加工青贮等新型技术。培育壮大草产品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饲草产业技术体系,促进饲草产业集聚发展。开展人工草地宜机化改造,推进优质饲草生产全程机械化应用。加强饲草种植、收割、加工、储存和配送体系建设,提升优质饲草供给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科院)

(五)着力延伸肉牛产业全链条。积极培育育、繁、推一体化肉牛养殖企业,壮大一批屠宰、加工、交易、营销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养殖、加工、销售、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提高肉牛产品加工深度,重点开发分割包装冷却肉和熟制方便食品,全面提高牛产品的附加值。依托达州市巴山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扩大蜀宣花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肉牛文化品评,推进牛文化展示大厅和肉牛科研工作站建设,鼓励民间开展赛牛、评牛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

(六)着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和外来动物疫病防控,将牛结节病免疫纳入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和专业养殖大户自选免疫范畴,对其他疫病因病设防,开展布病无疫小区创建活动。严格执行跨境引种规定,对跨省引种的养殖场(户)一律执行申报审批制度,严禁从疫区引进肉牛、种牛,对引进的肉牛严格执行隔离观察制度和引种牛场安全卫生日报告制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肉牛产业工作专班作用,研究制定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工作协调和业务指导,根据肉牛产业工作任务和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调度,定期督导,定期向市“1+4”领导小组汇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围绕目标任务,制定推进方案,细化措施,抓好落实。(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市农科院)

(二)强化政策保障。市财政安排不低于500万元资金用于奖补各地推进肉牛产业发展,根据各地投入情况及能繁母牛发展、标准化建设等补短情况实施奖补。认真落实中、省有关金融支持政策,加大肉牛饲草产业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保险品种,加大财政保费补贴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养殖场(户)参与肉牛养殖保险。(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工作局、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市银保监分局)

(三)强化服务指导。市肉牛产业专班专家指导组要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专业服务,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各地要组织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等开展良种繁育、饲草生产、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专业技术培训,对能繁母牛养殖大户的培训要实现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四)强化管理考核。建立能繁母牛养殖台账,实行镇、村干部包片制度,对能繁母牛执行申报淘汰制度,对能繁母牛养殖场(户)实行网格化管理,对新增能繁母牛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将肉牛产业发展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对工作不落实导致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负责人严肃问责。(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附件:达州市2022年肉牛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


附件

达州市2022年肉牛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

  

新增肉牛

存栏(头)

新增肉牛

出栏(头)

新增能繁

母牛(头)

新建标准化肉牛

养殖场(个)

新建种养循环

示范场(个)

种植优质饲草

(亩)

新培育(引进)草产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个)

通川区

800

600

300

2

2

6000

0

达川区

3600

2500

1200

20

1

15000

1

宣汉县

10000

6000

2500

30

5

30000

3

开江县

800

400

300

2

2

6000

1

大竹县

3200

1500

1300

20

2

12000

1

  

4000

2000

1400

5

2

10000

2

万源市

2600

2000

1000

15

1

10000

2

  

25000

15000

8000

94

15

8900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