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委印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部
总 编 辑 朱清华
责任编辑 赵季平
编 辑 罗旭玲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2101939
邮 编 635000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达州市油橄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

达市府办函〔2008〕16号

​开江县、达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达州市油橄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实施。

 

 

 

 

○○八年一月三日

 

 

 

 

 

 

 

 

 

达州市油橄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为促进我市油橄榄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据《四川省油橄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达州市自然条件、油橄榄发展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自然概况

达州市位于四川东部、大巴山南麓,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渠县、开江县、宣汉县、万源市。全市辖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人口646.3万。林业用地7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8.43%。境内最低海拔222米,最高海拔2458.7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17.6℃,常年降雨量1194—1217㎜,平均日照时数1316—1369小时,无霜期282—317天,适宜种植油橄榄。

二、产业现状

我市于1974年引种在开江、达县栽培油橄榄,先后引进佛奥、科拉蒂、戈达乐等132个品种,经历了引种试验(1964—1973年)、推广发展(1974—1980年)、巩固提高(1980—1990年)、放弃管理(1990—1999年)和科学发展(2000年至今)等五个阶段。到2006年底,全市保存面积5.4万亩,其中开江县5.32万亩、达县0.08万亩,科技示范林2000亩。2007年,收油橄榄果326吨,产橄榄油39.12吨,实销总产值2864万元,销售收入2721万元,利润144万元,税金130万元。

三、市场前景及有利条件

(一)市场前景

据统计,世界橄榄果产量1000万余吨,生产加工橄榄油288万吨,消费总量已超过260万吨并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每年橄榄油产量不足1万吨,需求量缺口很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每年需进口橄榄油6471按每公顷产油450千克测算,中国需要种植66.7万公顷以上油橄榄,才能满足国内市场,而目前种植面积不足2万公顷,因此,种植和发展油橄榄的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光明。

(二)我市发展油橄榄拥有的优势

1品种优势。现保存品种97个,母树1633株,占地217亩,表现优良的品种13个。今年新建达州市良种采穗圃107.8亩,该采穗圃的建立将为我市油橄榄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优良品种资源。

2.技术优势。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科学种植,不仅取得了比较完整的油橄榄良种选育、栽培与经营管理技术成果,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从事油橄榄研究的专家,在种植区还拥有一批较为过硬的技术队伍,为我市发展油橄榄提供了技术保障。

3.产业优势。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新发展的油橄榄基地已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橄榄油、橄榄酒、护肤产品等7大系列、63个品种,其初榨特级食用橄榄油先后荣获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四川省名优农产品质量信誉跟踪合格产品“2005年四川西部博览会金奖2007绿升牌橄榄油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天源油橄榄公司被评为四川省林业企业二十强企业。目前,四川天源油橄榄公司与华西药学院合作,成功实现了从橄榄叶中提取橄榄精华素苦苷,配套开发了7个系列品种,目前正转入工业化试生产阶段,延伸了油橄榄产业链。

四、编制依据

(一)国家七部委局《关于印发〈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通知》(林计发〔2007173号)。

(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油橄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川办函〔2007176号)。

(三)达州油橄榄气候生态适应性论证。20041月达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四川省林业厅组织国内油橄榄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得出结论:达州市的开江县、达县属于油橄榄二级适生区,适度发展油橄榄是可行的。

(四)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加强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川林函〔2005287号)。

(五)中共达州市委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达市委发〔20071号)

五、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用市场机制推动,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充分考虑林农利益,尊重农民意愿,带动林农增收;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适宜区域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推动油橄榄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发展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原则,秉持科学态度,强化科技支撑,做到规划设计和栽培管理科学化。

2坚持适度发展原则,在适宜地区和农民自愿前提下,坚持以企业和林农为主体,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有计划、分步骤地发展油橄榄产业。

3坚持特色产业发展原则,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营组织为骨干,以规模化基地种植为基础,实现种植与加工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走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

建设目标

全市规划发展油橄榄基地18.6万亩,其中新建13.2万亩。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油橄榄基地5.7万亩,其中开江县4.2万亩,达县1.5万亩。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油橄榄基地7.5万亩,其中开江县3.5万亩,达县4万亩。新建橄榄油及其护肤品、饮料、保健品系列产品现代综合加工厂1个。油橄榄产业产值2010年达到2亿元,2015年达到4.7亿元。

六、产业体系建设规划

(一)油橄榄种植规划

根据油橄榄适生区划,结合目前发展现状与产业基础,规划到2015年在开江、达县种植油橄榄18.6万亩,其中新建油橄榄园13.2万亩,改造现有油橄榄园5.4万亩。

1.新建油橄榄园建设规划。新建油橄榄园重点布局在环境适宜、基础良好的开江、达县。具体达州市油橄榄园建设规划表(一)

达州市油橄榄园建设规划表(一)

单位:万亩

市、县

合计

现有油

橄榄园

面积

新建油橄榄园

小计

十一五期间

十二五期间

涉及

乡镇数

面积

涉及

乡镇数

面积

达州市

18.6

5.4

13.2

15

5.7

13

7.5

开江县

13.02

5.32

7.7

9

4.2

8

3.5

  县

5.58

0.08

5.5

6

1.5

5

4.0

2.现有油橄榄园经营规划。主要进行品种改良、成林复壮和幼林抚育,改善园地的经营基础条件。

(二)种苗基地建设规划

种苗基地建设包括品种园建设、采穗圃建设、苗木繁育基地建设。

1.品种园建设。以现有品种园为基础,规划在开江县建立品种园200亩,开展引种试验,选育区域优良的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形成产业发展的种质资源基因库。

2.采穗圃建设。在开江县建立采穗圃100亩,选择佛奥、莱星、皮削利、佩杜林诺、罗肖拉等主栽品种,配多灵等授粉品种建设采穗圃。

3.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开江县建苗圃60亩,达县建苗圃30亩。

产品加工规划

开江县、达县油橄榄园建成后总面积18.6万亩,进入丰产稳产期后,年产鲜果可达5.6万吨,规划在开江县建1座油橄榄综合加工厂,开发生产食用橄榄油、餐用橄榄果及美容健肤品等。

科技支撑规划

科技支撑建设包括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科技示范林建设、技术标准研制,果、叶精深加工与开发。

1.营建科技示范林。在现有和新建的油橄榄园,分片区建立科技示范林,从品种、技术、效益等方面进行示范。规划分别在开江县、达县建设科技示范林3000亩、2000亩。

2.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油橄榄研发中心。建立分工与合作相统一的研发机构,成立市油橄榄研发中心,指导详细规划,确定适生区域和栽培环境;开展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保持品种优势;推广科学栽培和集约经营技术,实现丰产稳产;深度开发油橄榄新产品和新工艺,延长产业链,引领产业发展。

2)健全技术培训推广体系。加强市、县、乡技术推广队伍和专业协会建设,组织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分级分层开展技术培训,对种植农户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提高生产者种植、采收、加工的技能。

3)开展科技合作。市、县科技支撑单位及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科技交流,提高油橄榄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五)产业规划

第一阶段:2008年到2010年,主要进行种苗基地、科技示范林、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新增油橄榄园5.7万亩,占规划新建总规模的43.2%;抓好现有5.4万亩油橄榄园的经营培育;开展油橄榄初级榨油厂和综合利用加工厂建设。

第二阶段:2011年到2015年继续抓好已建油橄榄园的培育,新建油橄榄园7.5万亩,占规划新建面积的56.8%;加强油橄榄园集约经营;续建完成产品加工厂。具体见达州市油橄榄园建设规划表(二)。

达州市油橄榄园建设规划表(二)

单位:万亩

市、县

合计

2007——2010

2011—2015

小计

2007

2008

2009

2010

达州市

13.2

5.7

0.7

1.2

1.6

2.2

7.5

开江县

7.7

4.2

0.5

0.9

1.2

1.6

3.5

  县

5.5

1.5

0.2

0.3

0.4

0.6

4.0

(六)项目建设投资

经估算,全市油橄榄产业建设总投资19817.3万元。

1.新建园投资。新建油橄榄园13.2万亩。建设期单位投资1100/亩,共投资14520万元,占总投资73.3%

2.现有林培育改选投资。现有油橄榄园5.4 万亩,单位投资400/亩,共投资2160万元,占总投资10.9%

3.种苗基地投资。建设品种园200亩,单位投资6000/亩,计120万元;采穗圃108亩,单位投资7500元,计81万元;繁育基地90亩,按1250/亩的标准,计11.3万元。共计投资212.3元,占总投资1.1%

4.加工企业投资。综合加工厂1座,按1925万元/座计,占总投资9.7%

5.科技支撑投资。示范林建设0.5万亩,按600/亩标准计为300万元;油橄榄研发中心建设,投资100万元;开展科技攻关与技术标准研制,国内外科技合作与考察学习,投资400万元;开展科技培训,建设产业管理系统,进村入户技术指导与服务,投资200万元。共计投资1000万元,占总投资5.0%

(七)产果量、产品量及产值预估

油橄榄园全部建成并进入丰产稳产期,年产鲜果可达5.6万吨。按鲜果0.5万元/吨、橄榄油5万元/吨计,规划建设的油橄榄园进入丰产稳产期后可实现年产值4.7亿元,其中鲜果年产值2.8亿元,年加工果附加值1.4亿元、年加工叶产值0.5亿元,年可实现利税0.4亿元。

(八)资金来源

实行国家和地方补助,企业投入为主,农户投资投劳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

七、产业发展机制、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产业发展机制

油橄榄产业发展应按照产业化、市场化、企业化、标准化的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四结合产业发展机制,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政策扶持、行业服务、协会协调、自主经营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1.与工程结合,推进基地建设。结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水土保持、低效林改造等工程项目建设,推动油橄榄园高标准建设。

2.与企业结合,培育产业龙头。引导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投入油橄榄产业开发,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油橄榄产业,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开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开展集约经营和精深加工、拓展销售市场,推动产业化经营。

3.与农户结合,坚持稳步发展。油橄榄基地发展必须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尊重农户意愿,提高林农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稳步推进油橄榄种植和产业发展。

4.与市场结合,开发品牌产品。运用市场机制,由市场配置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建立以民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面对国际、国内市场,高起点地按国际油橄榄委员会(IOOC)制定的标准组织生产,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油橄榄产品特色品牌,提高达州油橄榄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二)产业发展政策

1.产业环境。根据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规划制定本地的发展规划,具体到山头、地块,点、线连成片,相对集中。搞好科技、信息、市场服务,鼓励和引导各方面参与产业开发,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名牌产品和营销主体。

2.财政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农业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对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安排适当的油橄榄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油橄榄产业发展。

3.信贷支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应市场需求、产品适销对路、效益好的油橄榄加工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将油橄榄林基地建设贷款纳入国家政策性贷款范围并允许以林地、林木资源等作抵押。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户发展油橄榄生产所需的小额信贷予以积极支持。

4.税收优惠。按照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从事油橄榄初加工取得的所得,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发生的财产损失,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从事油橄榄初加工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及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投资油橄榄基地建设和油橄榄初加工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经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免按15%所得税税率征收的企业所得税。

5.产权政策。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对承包耕地和荒山荒地营造油橄榄,承包到期后可按有关法律法规继续承包。在稳定林权的基础上放活林地使用权,促进林地资源向龙头企业、投资实体、专业大户流转,优化林地资源配置。在明确权属基础上,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条件。鼓励油橄榄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流转价格由双方协商定价。

(三)保障措施

1.注重政府引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产业发展的领导和支持,把油橄榄产业发展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制定和落实农业产业化相关政策,搞好协调服务和招商引资,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开江县、达县要在20083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2.加强行业和协会指导服务。充分发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产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油橄榄种植协会的纽带、桥梁作用,增强行业与协会的指导和服务功能,特别要充分发挥协会在市场营销、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宣传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做大做强油橄榄产业。

3.着力科技保障。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油橄榄种质资源保护、良种培育、示范林建设、低产林改造、保鲜储运、产品开发等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鼓励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创办、领办龙头企业和建设示范基地,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参与油橄榄产业开发;组织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培训和技术咨询,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油橄榄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