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委印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部
总 编 辑 朱清华
责任编辑 赵季平
编 辑 罗旭玲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2101939
邮 编 635000

达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关于印发《达州市2005年突发性地质 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达市府发〔2005〕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今年汛期将至,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将《达州市2005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迅速制定辖区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五年四月十一日

达州市2005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提高应急处置反应能力,做到有备无患,特制定本预案。

一、2004年地质灾害概况

2004年,是我市历史上发生地质灾害最高的一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565起,其中特大型一起,大型一起、滑坡430起、崩塌95起、泥石流21起、地面塌陷9起,死亡37人、重伤27人、轻伤55人,失踪2人。垮塌房屋13336间,损毁田地197600亩,造成无家可归39058人,直接受灾1382764059人,经济损失39565万元,成功撤离51671人。

2004年,各级政府都把地质灾害防预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点的监测防治。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特大型滑坡、达县桥湾乡倒虹村大型滑坡引起了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亲临现场指导治理救灾工作。由于监测工作到位,防灾措施得力,虽然出现了大的险情,但无一人伤亡。

二、2004年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人类工程活动和不良气候条件造成外,还与自然的地质环境有关。我市属大巴山弧形与川东新华夏系构造的复合交接部位,构造复杂,岩层裂隙发育破碎。市中南部的华莹山低山丘陵区,人口密度大,采矿、修路建筑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强,渐变性和突发性灾害频繁。据气象部门预测,2005年全年降雨量少于2004年,但全市地质环境条件差,2004年留下的地质灾害隐患较多,形势不容乐观。

三、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

省级监测重点:渠县三汇镇劳动街滑坡,宣汉县樊哙镇丘家梁黄家坪滑坡。

市级监测重点:通川区朝阳办事处吴家岩滑坡,大竹县清河镇沙坝村滑坡,达县南外立石子路危岩,开江县梅家乡滑坡群,万源市沙滩镇丘家梁滑坡、城关镇仙龙潭村杨家梁滑坡。

各县、市、区要将本辖区列入省市级监测的地质灾害危险点纳入辖区政府的监测范围,并按照灾害规模、危害大小,危险程度等综合因素实行分级管理,不留死角死点。

四、组织抢险救灾队伍,落实责任地段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观念,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落实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了达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杨建副市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市国土资源局、军分区、水利局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分别由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七个工作小组。

(一)防治地质灾害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郁海兼任,桂荣任副主任,主要是收集分析气象、雨情、险情、灾情、地质变化等情况,综合各方面信息,及时提出防治抢险意见,供领导决策参考。并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和有关信息的传达沟通、交通,协调各小组、各部门工作,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各自承担的防治工作。(市防治地质灾害办公室联系电话:2391741,传真:2372054

(二)水文、气象组:由市气象局康宁任组长,市水利局负责人任副组长。主要任务是及时掌握天气、雨情、水情,分析其发展趋势,并及时向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汇报,为决策和制定应急抢险措施、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三)物资供应组: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胡杰任组长,市经贸委负责人任副组长,组员由市财政局、市外经贸局、市民政局、市林业局相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救灾物资(包括粮、油、肉等)的供应,负责提供救灾抢险物资和必需的生活用品。

(四)交通、通讯,电力组:由市交通局冯乔孝任组长,市公路局负责人任副组长,组员由市信息产业局、市电信局、市电力公司有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确保抗洪抢险的交通道路、通讯畅通(包括有线、无线通讯),保证主要部门在汛期的电力供应,负责组成救灾前线供电抢险队伍,保证及时排出供电故障;负责抢险救灾运输调度,落实抢险救灾运输车辆。

(五)治安保卫组:由市公安局魏常平任组长,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和调动公安、交警部门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秩序,确保抢险工地的治安和交通道路畅通,并利用公安指挥中心的通讯与各地取得密切联系,掌握情况,及时向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六)抢险救治组:由市卫生局朱丰年任组长,市疾病控制中心任副组长,主要任务是出现险情后,迅速组织医疗人员到灾区抢救伤病员;建立前沿医疗救护点,急救中心,保证所需的医疗药物及医疗器械及时到位;组织和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灾后发生流行性疾病。

(七)后勤保障组:由市财政局吴应刚任组长,市民政局负责人任副组长,组员由市农业局、市保险公司、农行达州分行有关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深入灾区,做好后期的各项工作。

抢险救灾事关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抢险救灾的义务。各县、市、区要成立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地区所属乡、镇、村负责人要落实责任,组织好抢险救灾队伍,包括巡逻队、抢险队。镇落实1000人、村落实100人,以自然村为单位,落实到人,并张榜公布和通知本人,划分地段,明确职责范围。

五、健全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

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务必做到汛前组织技术力量对当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段进行全面检查,汛期中加强巡查和应急调查,汛期后复查与总结,掌握辖区内地质灾害的动态情况,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避灾防灾,扎扎实实做好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与应急处理工作。在地质灾害发生后,要坚决执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准确迅速上报灾情,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六、灾害抢险的报警、疏散、应急抢险和转移路线

如遇险情,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迅速通知各单位做好抢险物资准备和抢险人员的调配,随时做好准备抢险或转移工作。各重点防治地区所属乡、镇政府要制定人员和财产转移路线,并将路线告知隐患所在地群众,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要有序迅速疏散群众,使疏散后的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有病能及时治疗。

(一)报信号(有警报器的使用警报器)为:

预备:鸣!鸣!鸣!……连续慢打三次;

紧急:鸣!鸣!鸣!……短声连续密打;

解除:鸣!鸣!鸣!……均匀地鸣打。

(二)没有报警器的镇、村均采用打铜锣的方法,打铜锣的信号为:

预备:当!当!当!……连续慢打三次;

紧急:当!当!当!……连续密打;

解除:当!当!当!……均匀地打。

市属各部门、单位,各县、乡镇、村要向干部、职工和群众讲清防灾警报信号的用途和方法。

七、抢险救灾的目的和程序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抢险救灾。首先要使遇险者尽快脱离危险,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其次是抢救个人和社会财产,尽量减少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抢险救灾的程序:

1、首先抢救被淹埋的人员和正处在危险场地的遇险者。抢救方式包括自救、互救和他救,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

2、紧急疏散位于危险地带及危险建筑物内的各类人员,安排好灾民的吃、住等生活问题;

3、做好宣传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各类尸体,并进行防疫消毒,控制继发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蔓延;

4、对于可能造成灾害的危险因素和险情加强监测、控制和恢复生产。

5、抢修通讯、供水、供电、交通等生命线工程,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并请求支援;

6、恢复生活和生产秩序,组织自救和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