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委印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部
总 编 辑 朱清华
责任编辑 赵季平
编 辑 罗旭玲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2101939
邮 编 635000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达州市专项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达市府发〔2006〕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现将《达州市专项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六年三月七日



达州市专项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

 施 方 案

 

    开展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解决达州市“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四川省专项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工作的通知》 (川府函2005234)要求,为确保“金土地工程”在我市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金土地工程”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达州市专项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即现有农地范围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生态条件,新增有效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一)指导思想。“金土地工程”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以服务“三农” 为宗旨,以土地整理为核心,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科技、综合整治,实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促进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金土地工程”要坚持“七个结合”,即与培肥地力结合、与水利建设结合、与新村建设结合、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结合、与生态建设结合、与乡村道路建设结合、与扶贫开发结合。

(二)主要目标(2005-2015年):

1.“金土地工程”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受惠人口100万人。

2.在全市整理100万亩耕地。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不少于10万亩,在整理项目区(100万亩)内建成60万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3.改善生态条件,加强渠系配套,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建设一批示范聚居点,提高农业年产值及农民年收入。

4.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三)具体要求:

1.开展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查明整理区土壤的有益、有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背景,综合地形、地貌、气候等农业地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以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壤改良施肥。

2.编制《达州市“金土地工程”规划》及县(市、区)规划;制订《达州市“金土地工程”年度计划》。调查收集、准确掌握项目区内作物种植结构、产量产值等各项基础数据,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规划设计。

3.实施整理工程。按照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原则,在项目区内实施田土归并、平整土地、增厚土层、渠系配套、道路优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开垦项目区内未利用荒地、复垦废弃地、复垦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居住点适度集中等整理工程。

4.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合理建议。因地制宜提出优势特色农产品科学种植、规模开发、集约利用等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合理建议。

二、实施“金土地工程”的总体部署

 (一)编制规划。

1.2006年1月前制订完善实施方案,编制完成《达州市“金土地工程”规划》,制订金土地工程实施行动计划,包括“金土地工程”的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其区域布局,启动农业地质调查评价等基础工作。

2.2006年6月前编制完成“金土地工程”项目规划,使项目落实到地块上,完成规划设计、经费预算,进入项目备选库。

(二)示范试点。按照先易后难、分类示范的原则,从2006年1月起,将达县麻柳镇、通川区东岳乡、渠县有庆镇、定远乡和宣汉县天台乡等已立项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纳入“金土地工程”示范项目实施,积累经验,总结推广。

(三)全面推进。2006年6月至2015年底,根据《达州市“金土地工程”规划》,积极申报争取国家和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全面推进“金土地工程”。分年度下达计划指标,由各县(市、区)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全面完成“金土地工程”目标任务。

三、实施“金土地工程”的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金土地工程”是功在当代、福泽子孙的德政工程,是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要将“金土地工程”列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金土地工程”涉及田、水、路、林、村的整理等多项内容,必须实行综合整治。市政府成立达州市“金土地工程”协调小组(名单附后),加强对全市土地整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级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机构,实行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同时建立“金土地工程”协调协商机制,定期讨论研究“金土地工程”的重大事项。

(二)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市政府负责“金土地工程”的统筹协调;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具体指导并以县(市、区)为单位分年落实省下达土地整理任务和计划,负责各县(市、区)国家和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和市本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经市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而涉及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立项和验收工作;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上级下达的土地整理任务和计划,负责协调落实各相关专项资金优先向项目区集聚以及“金土地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乡镇政府负责配合宣传发动、项目区基础数据调查、群众组织发动等。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紧密配合。

(三)科学规划,示范引路。“金土地工程”的时间、空间布局要与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相关部门规划相衔接,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防止低效投入和重复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工程建设效益。选择项目时应向粮食主产区、主产县倾斜,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向中低产田土改造倾斜,向重点县、乡倾斜。综合考虑不同的地形地貌、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因素,区别不同类型,突出重点,综合整治。通过抓典型示范项目,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资金管理、监管、验收等各方面取得经验后,发挥示范项目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金土地工程”。

(四)集聚资金,加大投入。市、县级“金土地工程”专项资金投入构成中,以争取国家和省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和市、县级国土资源专项资金为主(包括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占用税、土地复垦费、土地闲置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地质调查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等),以各相关部门涉农资金为辅(中低产田改造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六小工程”资金、小流域治理资金、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以及农业开发资金、测土施肥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渠道、管理程序和资金使用要求,资金安排上向项目区倾斜,并按职责对各自资金项目进行管理。通过集聚多方资金集中投入“金土地工程”项目区,使之良性互动,发挥综合效应。做到统一布局、稳步推进,资金落实一个,启动一个。

(五)尊重民意,注重实效。在实施“金土地工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保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承包地的调整。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协商,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必要的土地调整。中心村或居民点建设应纳入相关规划。本着尊重民意、维护稳定、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集中,努力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土地规模经营原则上应在新增有效耕地上,通过大户承包的方式实行。“金土地工程”主要是政府对土地的无偿投入,工程实施中不得加重农民负担,要让农民从整理工程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中得到实惠,真正把“金土地工程”办成农民满意工程。要建立完善效益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农业产值、农民收入、新增耕地数量及来源等,进行整理实施前后对比,杜绝弄虚作假。

(六)规范运作,落实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群众配合、项目运作、科技支撑、全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建立完善“金土地工程”的项目决策、工作协调、利益分配、监督管理等激励和约束机制,为“金土地工程”实施提供持久的动力。要以项目为单位,建立完整的项目档案。在“金土地工程”项目申报、立项阶段要建立年度计划管理和项目备案制度,抓好“金土地工程”项目备选库、储备库建设,严格项目审批。项目实施阶段必须严格执行“七项制度”,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制、公告制、工程监理制、财务审计制、竣工验收制。在“金土地工程”项目实施完成后,要高度重视后期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七)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在实施“金土地工程”中,要严格执行《四川省“金土地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四川省土地整理标准》及《四川省“金土地工程”实施后的管理办法》、《四川省“金土地工程” 新增耕地指标流转、折抵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搞好新增耕地指标流转管理,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金土地工程”项目,加大金融贴息贷款及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八)加大宣传和信息公开发布力度。加大对“金土地工程”的宣传力度,向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宣传其目的意义及工作内容。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传媒定期发布“金土地工程”项目指南,向社会公开项目的投资规模、项目地址、建设内容、建设周期、竣工验收质量要求等内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并接受社会监督。

  

 

 

 

 

 

 

 

 

 

 

 

 

 

 

 

 

 

 

 

 

达州市“金土地工程”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长 :邓宏志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 杨  建 市政府副市长

  员: 张永全 市政府副秘书长

               海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飚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局局长

李传平 市委农办副主任

          吴晓勇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廖仕文    市财政局副局长

          邓大禹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何怀良   市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

          余世康   市交通局副局长

          徐善智   市水利局副局长

          田华平   市林业局副局长

          杨跃华  市环保局副局长

          杨华礼   市农机局副局长

          林远健  市扶贫办主任

          何正平   市以工代赈办主任

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邓大禹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