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委印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部
总 编 辑 朱清华
责任编辑 赵季平
编 辑 罗旭玲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2101939
邮 编 635000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达市府发〔2013〕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2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我市农作物种业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市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种子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成效显著,先后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审定农作物品种26个,其中,苎麻品种6个、玉米品种11个、水稻品种2个、蔬菜品种3个、马铃薯品种1个、烟叶品种2个、李子品种1个。种子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5万亩,万源市已成为全省第二大马铃薯良繁基地,大竹县、达县、宣汉县成为川东北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优良品种供应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但由于受自然生态条件和种植习惯影响,我市大宗粮油作物用种主要依靠省内外调进供应,对外依赖性很强;新品种研发与良种推广应用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种子品种多、乱、杂,种子经销商数量多、规模小、资质差;种子生产基地规模不大、基础条件差、设施落后;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滞后;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还未建立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市种业和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全市建立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种苗)生产基地10万亩,培育突破性农作物新品种3个以上。建设国家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站1个、省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站3个。完善1个市级、6个县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机构。培育具有农作物优势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家以上,培育年销售种子100吨以上的批发商15家,培育年销售种子10吨以上的乡镇种子零售商100家。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重点支持市农科所等科研单位和特色农作物种苗生产单位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改良,现代育种方法和技术研究,培育一批突破性优良品种。

(二)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科学规划优势种子生产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大竹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达县、宣汉县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开江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万源市、宣汉县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抓好蔬菜、茶叶、食用菌、黄花、烟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作物产业种苗基地建设,建立渠县柑桔、黄花种苗良繁基地,万源市优质茶叶良种场,达县、大竹县蔬菜种苗中心,宣汉县食用菌菌种良繁中心。积极开展工厂化育苗和基地建设,增强种子(种苗)生产能力和供种能力。

(三)建立健全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结合全市不同生态区域,开展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建立农作物主推品种发布机制,切实解决品种推广多、乱、杂问题。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促进新品种的转化应用,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开展桃花米米城贡米渠县黄花巴山脆李等品牌品种的筛选和推广应用,提升品牌价值。

(四)培育壮大种子企业。鼓励种子生产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增资注册或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重点建设市级种子批发市场(含农药、肥料等农资)1个,县级种子批发市场(含农药、肥料等农资)6个,以确保农资市场经营规范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严格行业准入,适当提高种子行业集中度,着力整合促进农资连锁经营的产业发展。

(五)强化种子市场监管。严格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行政审批、管理,强化种子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执法监督,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坚决不予准入,对不合格的企业坚决予以清理。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建立种子质量例行监测制度,扩大企业监督抽查和市场检查范围,严防不合格种子流出基地、进入市场。加大对种子基地和购销环节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抢购套购、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六)加强种子储备调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市、县两级种子储备调控体系,扩大种子储备范围,增加种子储备量,增强种子市场调控能力。要重点储备大宗粮油作物和短生育期经济作物种子,确保种子市场安全有效供给和灾后恢复生产。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大对现代种业发展的支持。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农业重大项目和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发挥整体优势,形成投资合力,加强新品种选育、新品种试验示范、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和市场监管、信息服务、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等。市、县两级财政要将种子管理、监督检测、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品种资源普查和保护等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保障种子管理工作经费。

(二)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种子管理职能,健全种子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加强管理队伍和能力建设,配备种子执法和质量检测设备。加大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引进,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建设一支作风优良、精通业务、素质过硬、装备精良的种子管理队伍。

(三)加强对种子企业的政策支持。对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性好、综合实力强的种子企业,在贷款上依法给予政策性担保和贴息。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创造条件逐步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将制种机械、加工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提高种子生产、加工机械化水平。农作物种子物流享受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四)创新构建种业科研成果转化新机制。对开展商业化育种,获得新品种自主知识产权或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为我市粮食增产或特色优势效益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品种选育单位或个人,由政府给予奖励。

(五)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全市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协调小组,研究解决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拟定重大政策,编制发展规划。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立足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分作物、分阶段提出发展目标、方向和工作重点,明确十二五期间和到2020年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任务和措施,制定推进方案,落实年度推进计划。

 

 

 

达州市人民政府

201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