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委印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部
总 编 辑 朱清华
责任编辑 赵季平
编 辑 罗旭玲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2101939
邮 编 635000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推进“放管服”改革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达市府办〔2018〕2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达州市推进放管服改革2018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528


达州市推进放管服改革2018年工作要点

 

为纵深推进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达州实际,现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一、深化简政放权,进一步提升政府效能

(一)继续清理规范行政权力事项。公布《达州市行政权力清单(2018年版)》,同步指导各级各部门动态调整清单。(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监察委、市政府法制办)

(二)加强投资项目落地落实监管和服务。坚持宽审严管、精简效能、公开透明原则,依托四川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投资项目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推行重大项目全程免费代办服务,解决跨层级、跨部门的业务协调和联办机制问题,实现政府对项目落地落实的全程监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中心)理顺部门之间与部门内部事权关系,再造部门内部运转流程;开展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涉企中介服务清理工作,建立中介机构服务库和行业专家库,健全责任追溯、信用管理、黑名单考核等评价淘汰机制,坚决整治红顶中介。(责任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市委编办、市工商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级有关部门)

(三)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结合国家、省政府关于负面清单制度的试点改革情况,做好相应工作的承接落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四)有序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力改革试点。借鉴学习其他市(州)的试点经验,结合达州实际,利用多种方式、不同形式在具备条件、积极性高的县(市、区)进行改革试点。(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政府法制办)

(五)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结合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落实中央明确的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等5个领域的执法体制改革任务。按照中央、省委完善市场监督和执法体制要求,一个部门设有多支执法队伍的,整合为一支队伍;推动整合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设置;支持探索在一个地区内实行综合执法。(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政府法制办)

(六)开展行政审批制度综合改革。在省级以上开发区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综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监管执法体系改革等。(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达州经开区、市级有关部门)

(七)开展提升投资项目审批便利度专项行动。梳理精简和编制与投资项目审批相关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前置办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中介服务等事项目录,严格落实一窗进出“3+1”并联的一条龙审批服务工作制度。(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探索实施多规合一、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和互联网+评审的审查管理模式,深入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全面启动联合一次性告知、联合现场踏勘、联合集中审查、联合竣工验收和联合上门的五联合工作模式,规范实施容缺预审、承诺补齐,让建设单位在审批各环节最多跑一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武警达州市消防支队、市人防办等)

(八)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承接落实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主体作用,开展取消发证前产品检验、后置现场审查、实行全程网办等简化生产许可证办证程序改革。(责任单位:市质监局)

(九)扎实有效放宽社会领域行业准入。放宽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准入门槛,制定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指引实施细则,减少许可限制和前置条件,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领域活力。(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体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

(十)优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程序。实施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管理,完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许可备案事项网上统一办理,推动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

(十一)深化职业资格和职称改革。严格落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严禁自行设置职业资格准入证、上岗证。进一步优化职称评审程序,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医院、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单位按照管理权限开展自主评审,政府加强事后备案管理。(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十二)扎实推进教育卫生综合改革。组织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有效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基本均衡(省检标准)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以上。推进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执照登记书证合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

(十三)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制定达州市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逐步规范和简化提名程序,完善分类评价标准,鼓励社会力量设奖,充分发挥奖励制度的激励导向作用。(责任单位: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二、加强综合监管,深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

(十四)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结合省上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达州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安排。(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对企业开办、涉税事宜办理、施工许可办理、水电气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大幅精简审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间。(责任单位:市级有关部门)

(十五)持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加强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监管,降低通关环节费用,推进全市各级有关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目录清单向社会公示。(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十六)规范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做好省级统一事项与我市事项对接,进一步减少企业开办时间。(责任单位:市工商局)

(十七)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积极推进综合监管和检查信息公开。组织专家开展第三方评估。(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委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级有关部门)

(十八)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省政府统一安排,加快建立事前信用核查,事中信用监管、事后联合奖惩的互联网+信用监管的新型监管机制,制定联合奖惩措施清单与目录清单,建立健全红黑名单和联合奖惩制度。(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

三、优化政府服务,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十九)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定出台我市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方案,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制定配套政策措施,2018年底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级有关部门)

(二十)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按照全省要求,实现省市县三级同一事项类型、名称、编码、设定依据等基本要素相同,规范办事指南和审查工作细则,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办事时限,形成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201812月底全面完成。(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

(二十一)推动网上政务大厅和实体政务大厅融合发展。20187月升级改造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快部门业务专网对接、融合,2018年底平台向下延伸至乡(镇)、社(区)。推进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设置,通过升级改造政务服务大厅叫号系统,让群众快速高效办事。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统一部署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达到50%以上,逐步实现一网办理、一门办理、一窗办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有序推进12345政务服务热线建设。(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

(二十二)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加快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整合,完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系统接入和省市县平台级联对接,加快数据开放工作。继续深化整合共享样板应用建设,推动共享信息资源嵌入部门业务应用流程。(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

(二十三)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抓好财政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贯彻落实,圆满完成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责任单位:市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市级有关部门)

(二十四)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依托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权)出让和国有产权转让等四大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共享,实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责任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二十五)强化招标投标领域全过程监督。缩小必须招标项目的范围,提高必须招标项目的规模标准。强化评标专家和专家库管理,调整完善全市统一的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开展中标候选人评定机制创新试点。严格招标投标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借牌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二十六)规范优化公共服务事项办理。开展公共服务事项清理并公布目录,完善办事指南。选择不动产登记、户籍办理、住房公积金等群众办事频率较高的办理事项重点推进。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业务全部入住市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办理,进一步优化流程,贷款审核在5个工作日完成,户籍办理便利程度大幅提高。(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二十七)继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2017年清理村社出具证明的基础上,全面清理取消市、县、乡三级涉及群众办事的不合法不合理证明和手续,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清理结果向社会公示。(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