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室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2101939
邮 编 635000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安全生产规划(2018—2025年)的通 知

达市府办〔2018〕6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

《达州市安全生产规划(2018—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1224


2018—2025年)
















201812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安全生产红线,是各行业领域需要承担的责任,是政府部门需要兑现的诺言,是生产工作需要坚守的底线,是人民群众需要获得的保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精神,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四川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编制《达州市安全生产规划(20182025年)》,更好地指导达州市未来一段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安全健康发展。




一、规划背景6

(一)规划的基础6

(二)存在的问题8

(三)机遇和挑战10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基本原则12

(三)规划目标13

三、主要任务14

(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责任落实14

(二)创新安全监管手段,提升依法治安能力16

(三)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健全重特大事故遏制预防体系17

(四)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夯实企业安全能力24

(五)强化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处置水平26

(六)改进宣教培训方式,推进安全文化建设28

四、重点工程29

(一)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程29

(二)遏制重特大事故保障工程30

(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32

(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32

(五)职业病危害防控能力提升工程33

(六)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33

五、保障措施34

(一)强化组织领导34

(二)落实目标责任34

(三)健全工作机制34

(四)加大支持力度35

(五)加强考核和评估35



一、规划背景

(一)规划的基础

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安全投入、保持严管重罚、夯实基层基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122017年,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总起数由253起下降至65起,降幅74.3%;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由121人下降至74人,降幅38.8%;亿元GDP(地方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0.107降至0.047,降幅56.1%;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4.13降至1.83,降幅55.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3.45降至3.06,降幅11.3%;已连续四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印发实施《达州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四级五覆盖”[1];印发实施《达州市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制度》《达州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达州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达州市安全生产警示及约谈制度》,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管理,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全市重大民生工程建设考核内容,成功构建一套符合达州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的涵盖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办法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体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以下简称“三个必须”)的责任体系基本形成。

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将“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相结合,强化事故源头治理联合质监、国土资源、公安、经信等部门,每年共同开展针对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了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排查治理了一大批安全隐患;将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的生产经营单位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并实行备案督办、公开严惩、上限处罚,给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带来强大威慑力,全市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好转。

应急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应急能力建设,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不断优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以“一案三制”[2]建设为重点,不断修改完善《达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达州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达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达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达州市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达州市应急管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预案和制度,全市应急预案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全市已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9480人,组建防汛抢险、交通应急、卫生防疫、矿山救护、森林防火等专项应急救援队伍364万余人,组建应急处置专家组25196人,城市生命线相关企业、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均分别组建了专兼职应急队伍,全市应急处突能力明显增强。

全民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以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三类人员安全资格培训为重点,在完成法规规定的相关培训基础上,逐年扩大安全培训范围,扩充安全培训内容,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每年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达州行”活动,通过主题宣讲进企业、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企业安全管理学习交流、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群众的安全意识;已建成一批中小学安全应急教育体验中心和城市安全风险体验馆,做到了从基层学校到生产一线的安全教育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市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阶段性特征凸显,安全生产“事故种类多样、基层基础薄弱、事故预控及应急能力低”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受地理环境条件制约,域内地质灾害多发,防汛及地灾防治工作压力较大。

部分安全生产指标存在较大差距。2017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5起,死亡74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高于四川省57个百分点、是全国同期的9倍,部分安全生产指标较全国平均仍有很大差距。

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薄弱。全市高危行业企业数量多,部分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不高,技术装备落后,规章制度不健全,整体安全保障能力不强;部分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能力不强、装备设施不足、执法不到位不规范、应急处置能力较弱;村(社区)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刚刚起步,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仍不到位。

重点行业(领域)风险管控存在短板。全市高危行业、高危企业占比依然较大,特别是一批油气、化工等大型产业项目陆续落地投产,全市安全生产风险急剧增加;受资源赋存条件制约,煤矿井型小、开采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以及违法违规生产等问题依旧对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产生较大影响;大部分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小、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建筑施工、消防、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事故多发的状况也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达州洪涝灾害多发,州河、巴河、前河、渠江等大小河流密布,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利于防汛工作的开展;达州地处秦巴山区,山地丘陵广布,是地震及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地区,域内病险水库、地下矿山采空区、工业聚集区等在极端天气下发生严重地质灾害事件并诱发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巨大,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

城市运行安全新老问题叠加。达州地处川东交通咽喉位置,各类交通运输要素汇集,人流、物流、车流量持续增加,轨道、隧道、桥梁、公路等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压力逐年增大;城市经济建设活动频繁,地下管网等施工、运行与管理的新老安全生产问题叠加;高层建筑密集,人口密集居住区等“三合一”[3]场所的消防及应急相关安全设施等级低,安全和应急管理面临重大考验。

职业病危害防治体系建设滞后。全市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众多,涉及行业广、危害因素接触人数多,职业病危害防治压力日益增大;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力度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及在岗职工职业病防治意识淡薄;全市职业病防治监管力量不足,装备、技术和保障措施不到位,职业病危害潜在风险依然存在。

(三)机遇和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时期,是全市巩固良好发展势头、确保经济持续增长、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达州实施“12335”总体发展战略[4]、决胜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加注重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化,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日益迫切,对生产生活的安全要求将日益提高,这些都给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国家宏观战略和机构改革为坚持安全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全面”战略[5]布局为推进依法治安指明了前进方向,“五大发展”理念[6]为新时期安全发展提供了战略驱动力;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下全社会对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等的关注,有利于提升社会认知程度和资源配置力度;“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监管监察、应急处置和社会监督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会提升企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和工程防护能力,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速和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给达州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都需要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来作保障。未来一段时期,全市经济发展将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将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长江黄金水道配套港口、川东煤炭储配物流基地等一系列项目,工程运行安全及发生次生衍生事故的风险增大,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任务艰巨;全市矿物开采、建筑施工、消防、自然灾害、城市生命线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累积、叠加、诱发问题日益突出,对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预见性、专业性、时效性都提出了新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以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构建双重预防控制机制,着力防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着力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着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狠抓落实,大力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努力实现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双下降”,职业病发病率明显降低,为全面推进达州市“12335”发展战略、打造“幸福美丽达州”提供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命至上。始终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所有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让人民公平享有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和职业健康状况改善的成果。

坚持依法治理。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在抓重点、补短板上精准发力,使安全生产切实在保障城市稳定运行、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坚持源头管控。把安全生产贯穿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生产流通等各环节,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和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市场主体安全生产意愿和防治水平,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不利于全市安全发展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创新监察执法技术手段,构建与全市产业结构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安全生产现代化管理体系和模式。

(三)规划目标。

2020年,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趋于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基本成熟,安全监管更加严格规范,公众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显著提升,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坚决杜绝重大以上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和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安全生产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大幅度提升,建成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达州市安全生产规划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17

实际

2020年比2017年降幅

2025年比2017年降幅

1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65

10%

40%

2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74

20%

50%

3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47

30%

60%

4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1.830

20%

60%

5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1.080

30%

70%

6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

3.060

10%

30%

三、主要任务

(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将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通过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等活动,进一步厘清城市和企业安全底数,有效降低和化解城市运行风险。

夯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切实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将安全生产纳入党委议事日程,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和政府工作报告;完善安全生产绩效与市委、市政府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接受人大、政协等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共同推进安全发展。

强化部门监管责任。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在部门“三定方案”中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在重点区域、企业设立安全监管站并建立“安全病例”,将安全监管责任下沉到每位监管员;顺应机构改革大势,修订《达州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理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直接监管的职责关系,完善部门间安全生产联动机制,形成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合力。

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研究制定《达州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建立责任与考核相结合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规定配齐安全管理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依法在全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并引导其他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类保险;完善安全生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将安全生产指标纳入“信用达州”。

严格安全责任考核与责任追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科学合理设置指标,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坚持“四不放过”[7]原则,依法依规做好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严厉查处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行为,严肃追究组织不力、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和恶劣影响的行政领导责任。

(二)创新安全监管手段,提升依法治安能力

加快推动安全生产依法治理进程。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融合安全生产、职业卫生与应急管理,符合达州实际的安全监管新模式;将安全规划纳入达州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高风险建设项目安全审核把关,科学论证高危项目的选址和布局;加快制定完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特种设备,以及学校、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地方性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法制保障;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实施网上公开办理,接受社会监督;依法严格管理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

规范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根据《安全生产监管年度执法工作计划编制办法》,结合全市重点工作,科学编制年度安全监管执法计划,合理确定执法重点和频次,明确执法方式和方法,提高执法效率;制定完善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细则,规范执法程序、文书和标准,切实做到规范执法、严格执法、科学执法、文明执法;加快推进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8],加强执法闭环管理,对责令限期整改、行政处罚或停产、停业的企业进行跟踪问效,确保落实到位,对拒不履行责任的企业要依法移交法院执行。

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效能。推行全市安全生产网格化动态监管,实现对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乡村、街道社区的全覆盖;通过县(市、区)派驻重点乡镇(工业园区)执法、具备条件的成立片区执法中队等方式,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推行解剖式执法检查,延伸执法检查深度,倒逼企业安全管理升级;加大对边缘领域和交叉环节的多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力度,避免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定期开展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效果评估,总结符合地区际的监管监察工作经验;加强与监委、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协调配合,完善安全生产违法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与协查等机制,提高法律威慑力。

提升安全监管执法能力。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经费纳入市财政保障范围,提高执法装备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安全监管科技含量;强化安全生产专业监管执法力量建设,修订完善《达州市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人员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新增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和选拔条件,所有人员都要经执法资格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推进安全生产部门领导干部的定期交流、轮岗,鼓励安全监管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强经济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等安全监管干部的素质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业务内行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

(三)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健全重特大事故遏制预防体系

煤矿:切实落实《四川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进一步严把煤矿安全准入关;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及安全保障过低煤矿产能的同时,发挥煤类优势,推动全市煤炭产业升级,力争到2020年全市煤矿总数降到80处以内,产能控制在1400万吨左右,到2025年降到60处以内,产能控制在1200万吨左右;推进煤矿系统优化,提高煤炭开采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减少井下作业人员;建立煤矿安全生产要素采集、登记、公告与核查制度,落实井下生产布局和技术装备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力度,建设2个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市、区),到2020年,二级标准矿井不低于70%,创建一级矿井4~5处,到2025年全市所有生产矿井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一级标准矿井不低于20%;持续开展煤矿水、火、瓦斯等重大灾害治理,推进各类灾害预测预报等新技术的运用;实施瓦斯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形成持续良好的煤矿安全生产秩序。

重点地区:万源市、宣汉县、大竹县、达州市达川区。

非煤矿山:严格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准入制度,严格控制矿山数量,加大对小矿山整治力度,淘汰一批服务年限短、规模小、设备落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小矿山;以天然气开采、建材矿开采等为重点,深化安全专项整治;通过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建设,严格控制矿山现场生产作业人数,全面提升非煤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天然气勘探开采安全环保相关标准的落实,加强天然气开采和净化过程的安全监管。加强尾矿库排土场的监管,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全市采空区隐患治理任务,到2020年,全市非煤矿山数量控制在130处以内,2025年控制在100处以内,全部达到安全生产三级及以上标准化。

重点地区:达州市达川区、宣汉县、渠县、万源市、大竹县。

危险化学品:开展化工园区、化学品罐区(仓储区)等的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实施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一体化建设;建立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9]安全性评定与可靠性分析制度;完善危险化学品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强化对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杜绝管理“真空”和“盲区”;推动本质安全型石油化工企业和本质安全型化工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完善油、气管道等设施保护范围内施工作业的联合审批制度,建立危险化学品和管道数据库;绘制市、县两级以及企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图;力争2020年全市化工园区整体风险评估实施率40%,化工园区企业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化达标率50%2025年评估实施率达到70%,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化达标率100%

重点地区:达州市通川区、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渠县、宣汉县、达州经开区。

烟花爆竹及民用爆炸物品:持续推进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改造,实现危险工序“人机隔离、人药隔离”;按照“总量控制、严格准入、区域销售、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好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规划布局;持续强化烟花爆竹“三库四防”[10]建设,进一步加大烟花爆竹经营、运输、储存等环节安全管理和监督力度,严格执行产品流向登记管理制度;持续开展烟花爆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的专项治理,健全“打非治违”的长效机制。力争2020年,全市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覆盖率达到70%2025年达到100%

重点地区:万源市、渠县、开江县。

交通运输:建立完善国省干道等重点道路电子监控系统,强化对客运车辆、变型拖拉机、大型货车、危险品运输车、渣土车等重点车辆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对乡道以上行政等级公路防护栏进行查漏补缺,将安全防护设施工程向乡村延伸;持续开展临水、临崖、急弯、陡坡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和道路危险隐患点段的专项整治;加强“公跨铁”立交桥和铁路沿线综合治理,推进重点铁路道口“平改立”和线路封闭工程;建立内河交通管理和应急救助基地,强化码头、运输船舶和采砂、桥梁建设等作业的安全监管,改造更新渡口设施和老旧客渡船,改善水上交通安全基础条件,实现对航道和重点湖库区的有效监管;加快水上交通安全监测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实现对重点水域、航道、船舶、渡口码头和港区的全覆盖。力争2020年前全面完成乡道及以上公路(含通行客运车辆的村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治理,2025年前完成危桥、路上桥、桥上楼等突出安全隐患的治理工作。

重点地区:万源市、宣汉县、渠县、达州市达川区。

建设施工:以桥梁、公路、水利设施等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各环节的安全责任,突出对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资质审查;严防隧道施工建设阶段的地质灾害、瓦斯爆炸等事故发生;严厉打击违法分包、转包、挂靠,无资质或超越资质承包工程、违规使用建筑材料等违法违规行为;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企业和施工工艺、技术及设备;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安全标准化建设;狠抓塔吊、外挂电梯等施工机械设备检查,持续开展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工作;研究制定《达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在排查整治老楼危楼安全隐患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民自建住房安全管理。

重点地区:万源市、达州市通川区、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渠县、宣汉县。

油气输送管线:严把新增管线安全关,严格落实新建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11]监管工作,从源头上杜绝新增隐患;以含硫管线及川气东送达州段为重点,联合质监、环保等部门,联合油气开采及储运经营单位共同开展长输管线安全隐患攻坚,加强高后果区管道风险管控,加强管道巡护管理,确保在役管道的运行安全;加强在城镇化过程中,油气管线与铁路、公路、电力、通信等公共设施交叉部位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破坏损坏油气输送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行为,排查治理占压油气输送管道,对管道保护范围内的乱建、乱挖、乱钻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重点地区:达州市达川区、宣汉县、渠县、万源市、大竹县。

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充分估计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着眼于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的全过程,突出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狠抓措施落实;构建防汛抗灾大格局,用好专业队伍、用好社会力量,实现军民联防、企地联防,确保抢险救援、物资调配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无人机等先进科技手段和专业监测技术在防汛抗灾、抢险救援中的作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水平;制订灾后评估制度,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开展防汛安全和地质灾害拉网式排查,及早发现灾害隐患并加大整治力度,把握防汛抗灾主动权;加大对沿江、沿河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基层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点地区:万源市、达州市通川区、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渠县、宣汉县。

消防(火灾):结合机构改革有关要求,研究修订《达州市消防工作考核办法》,明晰各部门消防工作权责;完善消防技术服务、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等配套规定,形成较为完善的地方性消防法规体系;建立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定期开展重点领域(区域)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加强评估结果运用,研究制定刚性工作措施;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能力,严格执行火灾高危单位管理规定,适当提高重点领域(区域)消防管理标准;加快“智慧消防”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119指挥中心和接处警系统,实现综合救援力量的科学、高效调度;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融入安全社区建设体系,着力加强商业密集区、人口密集社区、物流仓储区、化工园区等重点火灾高风险领域(区域)的微型消防站建设;引导重点行业(领域)经营主体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鼓励家庭投保家庭财产保险;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升级消防装备、提高一线人员专业素质;在持续开展重点区域火灾隐患专项治理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宣教活动、消防演练等方式,广泛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重点地区:万源市、达州市通川区、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渠县、宣汉县。

城市公共安全:全市上下统一思想,牢铸城市公共安全的防线意识,正视城市公共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反复性;加强各类规划的城市安全风险分析,科学论证高危企业的选址和布局安全性,从最前端遏制城市系统风险,对危险性项目规划审批实行“一票否决”;分行业、分阶段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以老旧城区、人员密集型场所安全风险源辨识评估为重点,摸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底数,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应急处置手段;建立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地下管网信息共享和安全监管机制,绘制城市安全风险等级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电子图,加强日常监测管控;严格落实《达州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达州市大型群众性活动临时工程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做好节假日、汛期、“两会”等重点时段基层安全监察和应急处置工作。

重点地区:万源市、达州市通川区、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渠县、宣汉县。

职业健康:切实落实《达州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全面构建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格局;重点在矿山开采、建材生产、冶金制造等行业开展职业健康监管重点工作专项整治,加强高危粉尘、高毒物品等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严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装备、措施的配置和落实情况,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用有利于劳动者健康的先进工艺、技术、材料和设备;进一步加大职业健康培训力度,将培训范围延伸到社区、家庭,构建全社会“健康达州,职业健康先行”的安全意识。

重点地区:万源市、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宣汉县。

(四)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夯实企业安全能力

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继续扎实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升级,重点引导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制订煤矿、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计划,未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达标的,责令停产整顿,达标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监管机制,及时将新增企业纳入达标创建范围;推进高危行业标准化班组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鼓励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制定高于国家、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提高先进安全生产标准采标率;对管理“滑坡”不再符合达标条件的单位,降低或撤销达标等级,并督促落实整改,重新评审确认等级。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坚持源头管控,强化企业技术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前须全面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做好安全评价相关工作;及时淘汰陈旧落后、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与技术,禁止使用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龙头,开展安全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在大力推进重大危险源自动监控技术、“五化”管理法[12]等先进生产、运营、储运、监管手段运用的同时,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和产品;重点加大山区公路翻车、危险化学品车辆碰撞、各类输气管线破裂、矿山爆破、密闭空间清理等方面安保工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力度,全面提升安全技术支撑能力。

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入融合,建立覆盖全市各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网络系统;结合达州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科学统筹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业务,打造达州市安全生产“一张网”,避免多头、重复性建设,同时力争将平台建设纳入到四川省智慧安监申报项目,获取更多资金和技术支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提高基础数据的规范性、科学性、客观性,确保及时有效的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真实情况,提升监管、执法及应急效能;强化交通运输企业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力争2022年前全市“两客一危”车辆[13]卫星定位系统上线率、安装率、违法查处率和出警率达到100%;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三维技术,重点开展城市地下供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基本情况摸排及建模,力争2020年前建成达州市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

(五)强化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结合机构改革有关要求,在及时调整和理顺市、县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职责和定位的同时,进一步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健全企业先期响应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报表工作制度,将安全生产统计纳入应急管理统计工作体系,一起谋划、一同部署、一并考核,使统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重点加强煤矿、非煤矿山、油气化工、交通运输、建筑消防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高危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装备配备;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加强高危企业和重点区域的制度化、全员化、多形式应急演练,提升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以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和应急需求评估为抓手,合理布局和调整各区域应急救援队伍力量;重点在国家战略重点领域、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加强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研究制定达州市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标准,分类指导基层应急防灾能力建设;进一步巩固、整合现有救援队伍资源,规范县(市、区)、乡(镇)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鼓励应急救援队伍提高综合实战技能和专业技术素养,更好的发挥在预防性检查、安全技术服务方面的作用;通过企业投入、政府补助、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在保证队伍运行维护经费的同时,推动专业救援装备和个人防护器具的配备和更新,并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生意外伤害保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队伍建设,培育建立第三方专业化、社会化应急救援组织,探索应急救援市场化服务新模式。

提高事故应急处置水平。修订完善《达州市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达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达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达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进一步规范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确保第一时间科学处置安全施救;强化各类应急处置信息的舆情管理,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新闻媒体进行及时、客观的报道;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数据资源建设与互联互通,提高资源调动和处置效率;以事故多发、频发行业和区域为重点,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明确应急联动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磨合机制、锻炼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法规、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基础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应急自救能力。

(六)改进宣教培训方式,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重点做好安全发展观念的宣传教育,既要大力宣传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引导全社会坚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又要客观介绍依然严峻复杂的客观现实,引导全社会增强安全生产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巩固传统安全宣传阵地,在报纸、电视、电台开设安全生产频道或栏目,加大安全生产公益广告、知识技能、案例警示等投放力度;拓展新安全宣传阵地,推进微信、微博和网络客户端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专题宣传;每年坚持做好“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达州行”“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示范岗”和“平安校园”创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宣传教育活动;严格执行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加大安全社区推进力度,鼓励建设县(市、区)安全体验馆;切实落实“七五普法规划”[14],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制度,开设安全法制宣传教育专栏并适时更新。

深化全员安全培训。牢固树立“安全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安全隐患”“安全培训不合格人员就是流动重大危险源”的危机意识,提升全社会对安全培训工作的认知,提升其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要性;县(市、区)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实际,持续更新和扩充培训内容,同时需将应急管理有关知识纳入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在全市中小学推广“安全知识大课堂”活动、在全市安全监管系统和安委办成员单位推广“安全生产大讲堂”活动、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一级标准化达标企业经验宣讲”等活动,推动安全知识、安全常识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督促企业深入开展从业人员安全培训,高危行业企业“三项岗位”人员100%持证上岗,以班组长、新工人、农民工为重点的企业从业人员100%培训合格后上岗;从培训条件、师资力量、教学内容等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管理,切实提升全市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培训水平和质量。

四、重点工程

(一)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程

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全力推进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数据库并绘制电子地图。

专栏1: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程

1.整合改造既有安全生产相关业务系统,建立与省安全生产应急预警平台功能、接口、协议等相适应的达州市安全生产应急预警平台,实现平台与各县(市、区)安委会成员单位之间信息共享率达到60%以上,形成达州安全生产“一张网”。

2.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城市应急能力评估,建立动态的城市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城市“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编制《达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规划》《达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规划实施方案》,力争2022年完成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4.在市安全生产应急预警平台基础上,搭建非煤矿山数据档案模块,实现非煤矿山领域风险分级管控。

5.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系统建设,筑牢城市安全基础。

6.在市安全生产应急预警平台基础上,搭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在线监测预警模块,实现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入库登记率达到100%,一、二级重大危险源在线检测率达到100%

7.在市安全生产应急预警平台基础上,搭建客运车辆和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动态监管模块,实现上线监控率达到98%以上。

(二)遏制重特大事故保障工程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制度,在重点行业(领域)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专栏2:遏制重特大事故保障工程

1.持续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动全市煤炭产业升级,2020年底全市煤矿总数降到80处以内,产能控制在1400万吨左右,到2025年降到60处以内,产能控制在1200万吨左右。

2.建设2个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市、区),2020年二级标准矿井不低于70%、创建一级矿井4~5处,2025年全市所有生产矿井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一级标准矿井不低于20%

3.继续开展煤矿瓦斯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煤矿瓦斯监控平台升级工作。

4.开展全市煤矿水、火、瓦斯灾害普查工作,2020年底前完成所有矿井瓦斯及火灾灾害普查,完成急倾斜煤层矿井开采现状调查,完成关闭矿井水害情况调查。同时,力争2020年底前建成2个省级瓦斯综合抽采利用示范矿井,3个省级水患综合治理示范矿井。

5.继续开展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2020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采空区事故隐患治理工作。

6.开展化工园区、化学品罐区(仓储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2019年底前完成重大风险危化企业搬迁入园、转产或关闭工作,2020年底前完成较大风险危化企业搬迁入园、转产或关闭工作。

7.建立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油气运输管道安全评估和应急响应机制,防治占压、安全距离不足等新隐患产生。

8.持续开展住宅、商业广场的老旧电梯等特种设备更新改造,进一步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评估工作机制。

9.按照“应建必建”原则,2018年底前完成全市乡道以上行政等级公路路侧护栏的安装工作,2020年前完成50%以上村道路侧护栏安装工作。

10.对全市客运车辆、旅游包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等车辆安装使用防碰撞装置,并将车辆信息接入市安全生产应急预警平台。

11.持续开展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老旧危楼、在建工程、公路交通、城市燃气等公共设施隐患综合治理。

12.开展防汛抗灾能力评估,摸清应急抢险预案、物资、人员、装备等底数,健全响应机制,提高抢险救援、物资调配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13.持续开展防汛安全和地质灾害拉网式排查,及时整改,把握防汛抗灾主动权。

14.修订《达州市消防工作考核办法》,明晰各部门消防工作权责。

15.开展全市重点区域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能力,严格执行火灾高危单位管理规定。

16.加强商业密集区、人口密集社区、物流仓储区、化工园区等重点火灾高风险区域的微型消防站建设;提升基层基础安防能力。

(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以安全生产网格化动态监管为抓手,提升安全监管执法效能;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监管执法机制,避免边缘领域和交叉环节的监管真空;及时更新、补充各类装备,开展基层监管监察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能力。

专栏3: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1.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行政审批机制,实现行政审批平台化、网络化、公开化。根据国家及四川省关于安全生产行政审批“一库四平台”建设要求,开展行政审批项目库、网上审批运行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法制监督平台、电子监察平台建设。

2.借助第三方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网格化动态监管水平。

3.开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效果评估工作,2020年底前全市监管监察执法效果在线评估率达到80%以上。

(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结合机构改革内容,进一步健全全市应急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相关责权;在进一步加强全市矿山、危化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基础上,全面提升全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事故应急辅助决策能力。

专栏4: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与四川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功能、接口、通讯等相配套的达州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与全市各类应急队伍的互联互通。

2.在进一步提升川东矿山应急救援基地、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达州市矿山救援大队、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救护大队的救援水平和装备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全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3.运用先进安全监测技术、无人航空器巡航技术等技术装备,实现对地质灾害、山林火灾等的动态监测监控,提升应急救援响应速度和准确度。

(五)职业病危害防控能力提升工程

依托现有符合条件的机构或单位,整合资源,调整充实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职业危害检测(监测)、评价等技术装备设备,开展全市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摸底专项行动;建立市职业卫生信息数据库、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分析实验室;以防治职工矽肺为重点,开展粉尘危害综合治理示范企业创建;以防治高毒物质与重金属职业危害为重点,开展苯、甲醛、硫化氢等高毒物质和铅、镉等重金属重大职业病危害隐患防范治理示范企业创建。

(六)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推进达州市安全生产线上教育和考核平台建设、线下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继续完善“达州安监”微博及公众号宣传教育作用,为社会提供免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等相关培训资源,提高“达州安监”影响,打造“达州安监”品牌;加大在中小学设立安全教育体验基地的力度,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安全风险突出行业(领域)特点建设安全生产体验馆;继续深入实施全员培训工程,突出“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的安全培训。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实施本规划,是全市社会各界共同的义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应将规划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和规划实施进度要求,确保本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实。同时,将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主要任务推进情况等作为区域和产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

(二)落实目标责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和市级有关部门是本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成立规划实施领导机构,制定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逐级分解落实规划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目标指标。发挥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作用,促进协同联动与信息共享,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

(三)健全工作机制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年度计划与规划的衔接,将规划目标、工作任务、重点工程分解到年度计划中实施,并加强跟踪管理,做到责任有主体、投入有渠道、工作有保障,确保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四)加大支持力度

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科技知识产权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支持,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企业安全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并切实承担好规划赋予的工作任务。

(五)加强考核和评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安全生产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加强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规划目标和任务实现进度,定期公布安全生产规划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和重点工程实施进展情况。2022年开展规划中期评估,2025年开展规划后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市政府考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绩效的重要依据。

[1]四级五覆盖”:指按照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五级五覆盖”的要求,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要实现下列五个覆盖:一要推动县以上各级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的规定,明确党委和政府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职责,实现全覆盖。二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的每一位领导签订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书,明确具体责任,实现全覆盖。三要推动各级政府一把手担任同级政府安委会主任,实现全覆盖。四要推动安全生产政绩考核,要求所有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必须每季度向同级组织部门报送市地、省属企业安全生产绩效和有关情况,实现全覆盖。五是认真落实“三个必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理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的责任。

[2]一案三制”:“一案”指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三制”指建立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

[3]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该同一建筑空间可以是一独立建筑或一建筑中的一部分,且住宿与其他使用功能之间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

[4]“12335”总体发展战略:即聚焦“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坚持“加快发展、负重转型、追赶进位”的工作取向,实施“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开放合作”三大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城乡一体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五大新格局,全面加强“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幸福美丽达州。

[5]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7]四不放过”: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提出的,对责任不落实,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要严格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并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8]三项制度”:即《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提出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审核制度。

[9]两重点一重大”:即《关于开展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的通知》中提出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简称“两重点一重大”。

[10]三库四防”:“三库”指烟花爆竹企业中转库、药物总库和成品总库;“四防”指防爆、防火、防雷、防静电设施。

[11]安全生产“三同时”:即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人建设项目概算。

[12]五化”管理法:即利用标准化、系统化、数字化、改进化、创新化等五化有机融合的一种具有实效性的企业管理方法。

[13]两客一危”车辆:指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

[14]七五普法规划“: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