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晟,一个土家族80后年轻小伙,2011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通川区人民法院工作,2016年因为一部《马向阳下乡记》电视剧让他主动请缨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4年来,李荣晟为通川区梓桐镇两河村脱贫致富“出点子”“谋发展”,彻底改变了两河村的面貌。
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村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没有产业……”2016年2月,李荣晟来到两河村,这是给他的第一印象。作为第一书记的李荣晟多次给村干部做工作,带领村上党员学习党章党规。经过谋划,2018年在村里修建了党史陈列室,展示全村优秀典型事例,进一步提高了大家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以前开会来几个人,现在开会基本座无虚席。”在李荣晟的推动下,两河村还建立以党员积分制管理为核心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党员通过参加会议、出席活动等获得积分,超过规定积分就可以在村小卖部兑换日常生活必需品。
通过党建引领,全村党员党性意识、规矩意识、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同时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主动做好正面宣传,为村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通群众“致富路”
“以前出行不方便,产业根本发展不起来。”以前,两河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不便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当地生产的大量优质水果运不出去,是李荣晟来到两河村遇到最棘手的问题。
如何才能打通这个堵塞已久的“瓶颈”,李荣晟没少下功夫。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李荣晟积极协调争取各类资金50万元,实施饮水安全项目5个,保障全村生产生活用水;新修、加宽村道、组道、入户路共9.3公里,其中新修产业便道3公里,实现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打通了两河村的“致富路”。
为帮助村里发展产业,李荣晟多次外出学习,并邀请西南农业大学专家实地考察,因地制宜确定了“苗木种植+林下养殖”“蔬菜+中药材种植”、生态养猪场、沃柑产业园4大产业项目,覆盖各村民小组,惠及全村90户、226名贫困人口。
“要是放到以前,我是绝对不会在村里种柑橘。但是现在路通了,我要大力发展柑橘产业。”2016年,村干部杜传德在李荣晟的号召下,成立了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直接经济效益达6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13户贫困户、20多户村民实现就业创业。
爱的责任与担当
“谢谢李叔叔,这是我向你们借的钱,等我工作了一定还给你们。”前不久,李荣晟为贫困户刘正芳的小女儿刘莉会转去了5000元的生活费,刘莉会发微信表达感激之情。
刘正芳是两河村的贫困户,丈夫去世,自己手上落下残疾,儿子失联,大女儿又患有精神疾病,小女儿刘莉会还在西南医科大学读书。去年疫情期间,李荣晟到刘正芳家中宣讲防疫知识,发现她家连烤火炉都没有,刘莉会静静地坐在那里翻着厚厚的医学书籍,这一幕像针一样狠狠地扎在了李荣晟的心上。
“如果她能顺利完成学业,对她们家来说就意味着全家有了脱贫的希望。”当时李荣晟想都没想就作出了承诺,决定资助刘莉会读书期间的生活费,帮助她完成学业。随后,李荣晟又将此事给通川区人民法院领导作了汇报,决定资助她读书期间的所有生活费。
“好好读书,不要想太多,你以后有出息了我们看个病还能更加方便……”李荣晟每次用微信转生活费,刘莉会都不愿意收,为了减轻她的心里负担,李荣晟就发动老婆去做工作。
在两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四年多时间,李荣晟脚踏实地为村民干实事、谋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法院人的责任和担当。目前,两河村已经实现脱贫摘帽,村民们也早已把这位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的第一书记当成了自己的亲人。(邵明 邱霞 刘欢 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