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达州高新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了22个。其中,投资近100亿元的唯特高40万吨磷酸铁项目签约落地到正式开工不到3个月时间,真正体现了达州高新区的发展“硬”实力。
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累计入驻企业756家,其中工业企业246家、规上企业81家,签约重点项目50个,投资总额547.9亿元,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具规模,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能让这样多的企业选择达州并落户达州高新区,不仅是达州高新区硬实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软环境的支撑。达州唯特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才说:“我们看中的是达州高新区在交通物流、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
2021年,是国家实施“十四五”规划开篇之年,也是达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蝶变之年,这需要更高标准的营商环境支撑。
办理流程再“瘦身”
近日,达州高新区率先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享受到政策“福利”的达州市予润商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吴玲华对此项服务连连点赞。“我以前也办理过相同业务,全部办完最快要三四天时间,之前公章、税控盘等费用加起来要1000余元,现在半天时间就办好了,还为我们免费刻制一套印章。”
软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为此,达州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企业投资项目“联合审查+容缺审批+先建后验”服务机制,实现“建设手续全程帮办、高效办结”。创新出台支持主导产业发展“3+24条”措施、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等办法,竭力为企业投资营造了一流的政务和政策环境。
效果立竿见影。2020年,达州高新区园区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等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市,跻身全省优秀开发区行列。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对办理流程进行再‘瘦身’。”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杨昭说,将加快营造“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减少市场准入限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同时,达州高新区还将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理、网上办理”,以“非接触办税、证照分离、照后减证”为抓手,依托政务服务网平台,严格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行无纸化、智能化办理,竭力将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时间压缩至2天以内。将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面清理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打通数据通道,实现线上线下融通办理。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统筹协调指挥机制,推进交通、环保、城市管理等专业领域综合执法或联合执法,减少多头多层重复执法。
服务事项再“增量”
“对我们初创企业来说,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都是企业必须考虑的。但在达州高新区创业,我们一点都不担心。”易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说,达州高新区为中小微企业搭建了创业平台——达州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还能帮助促进科技成果转换,这对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帮助很大。
企业要落地发展,仅仅依靠平台扶持还不够。为此,达州高新区不断健全完善区级民营经济服务中心联系服务企业机制,细化“保姆式”“企业点菜式”服务管理办法,加速构建“政府+企业”高效沟通体系,实现企业事项全程帮办、问题高效办结。
下一步,达州高新区将坚持完善企业投资项目“联合审查+容缺审批+先建后验”服务机制,常态开展“政银企”金融帮扶活动和“高新英才”计划人才引进活动,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项目的金融支持,加快高品质人才公寓的建成投用,不断提高政府服务企业的资源供给力度。
同时,达州高新区将探索建立园区企业招工政府补贴机制,对新招员工与园区企业建立长期劳动合同关系且稳定务工的,给予企业一定就业补贴,帮助企业稳工达产。还要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对新获批省级及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给予财政补贴。
“我们还将同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和侵权处罚力度,常态开展涉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达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静说。
敢想就得敢干,说到就要做到。近日,为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达州高新区管委会出台了《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知识产权资助奖励暂行办法》。其中,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单位,每件将一次性奖励60万元,这也是该区对获得驰名商标单位给出的最高奖励。
助力帮扶再“提质”
“如果有高新区工作人员存在向企业‘吃拿卡要’或者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我们会严格为你保密。”
为推动各级党组织抓实抓细抓严稳经济、促发展各项工作,达州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常态化深入园区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切实为环境清淤、为发展护航,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廉政宣传和廉政提醒,通过通报曝光典型违纪违法案例,以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并持续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工作,驰而不息纠正作风,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和行动自觉,杜绝干部在‘亲’企中步入歧途,斩断企业在‘亲’政中投机杂念。”达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杨春城说。
不仅如此,达州高新区还将借助“平安高新”建设,完善企业合法权益保障制度,严厉打击黑恶势力、金融诈骗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促进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合法规范。
除了加大监督力度外,达州高新区还成立了独立运行的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帮助企业安心谋发展。
“我们建立了政企定期沟通机制,涉及园区企业政策的制定,都应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源头上营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真正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达州高新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主任陈敏说。
下一步,该中心将采取“上门宣讲、靠前跟进、送策到企”的方式,全覆盖印发《惠企政策汇编》,建立惠企政策“达标即享”制度,保证30天内兑现到位。将建立错时延时预约服务机制,探索推行全天候、双休日及节假日政务服务活动,着力解决企业“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有空办不了事”的困扰,实现办事时间无“断档”、办理事项无“空挡”、优质服务无“阻挡”目标。
同时,将建立企业诉求限期办结制度,凡是企业提交的请示报告,原则上10天内办理完结并书面答复;对一时不能解决和答复的,要在签收文件3日内,采取电话告知、函件回复或者上门解答的方式予以反馈。
达州高新区倾力打造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质的营商软环境,更像磁石般吸引着投资者的脚步。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累计入驻企业756家。(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