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 水源涵养地,河流湖泊一旦管理不好,极易造成水体污染甚至洪 涝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达州的 30 件信访案件中,有11件涉及水污染,占比高达36.7%,让我们更加感觉形势严峻、责任重大,市委书记包惠明确指示:要一 条河一条河落实责任,一项一项细化落实任务,确保大河小河都有人管、条条河流都清澈,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达州市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突出“四个关键”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一是突出高位推动。建立市委书记、市长为总河长的 市、县、乡三级河长体系,制定 “一河一策”保护方案,以渠江达 州段、巴河达州段、州河、明月江等8条重要河流为重点,确定各级河长4047名,鼓励设立村级河段长,实现无缝衔接。特别 是对跨区域的河湖,市级领导出面衔接,实现上下游、左右岸联 防联控。二是突出关键环节。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 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三条红线,严格排污口监测监管,严控沿江(河)污染 “直排偷排”;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确保河道水域面积不减少、蓄水能力不减弱、排涝功能不减退; 强化源头治理,统筹推进渠江、州河等重点流域综合防治;积极 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全力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屏障。三是突出制度建设。制定河长制会议、工作督查、考核问责 与激励、河长制建立情况验收等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河长巡河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河湖巡查制度,利用遥感、GPS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河湖、水域岸线进行动态监控。四是突出追责问责。严格 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实行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积极开展“集中巡河”,发现并整改违法排污等问题31个,对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有关水污染的案件,已对14人严厉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