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魔狂。
欢快的春节日瞬间笼罩抑郁与哀伤。
斩断疫情的魔掌,扼杀疫情的嚣张!
身处川东要冲的达州交通人闻风而动、火速集结,以最硬的作风、最实的举措,旋即与疫情恶魔展开特别的较量。
疫情不灭,我们不撤
“救治一线在医院,防控一线在交通。”
“组织领导必须坚强有力,防控措施必须有力有效,主体责任必须全面落实,乘客信息必须实名登记,......”1月26日,达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出“动员令”。全市交通系统赓即进入“战时”状态,制定缜密方案、细化防控举措,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坚决阻断交通传播途径。
交通防控“第一要务”就是布设卡口,做到凡车必查、凡人必测。1月26日,全市高速公路进出口、汽车站、渡口码头、火车站、机场及省市县乡界随即布设交通检疫点175个。300名运管执法人员、40名路政执法人员和137名海事人员第一时间奔赴各检疫点,与公安交警、医务人员和乡村干部开展联防联控。
非常时期,必有非常之策。达州市交通运输局巧妙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在检疫点推广应用疫情检测“一检多认”APP,科学规范疫情检测,确保车辆快速通行;在公交车、出租车推广使用“一车一码”扫描模式,便于乘客更加高效精准地进行实名登记。
为防止疫情通过“黑车”传播,交通运输联合公安加大对火车站、机场、汽车客运站及周边巡查力度,严查社会车辆非法营运行为。日前,全市共打击非法营运车辆34台。
2月13日,省交战办主任、省高管局局长刘洁梅代表省厅赴达慰问一线交通工作人员,“你们一直坚守岗位,辛苦了!”一线执法人员列队铿锵答复道:“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不辛苦!疫情不灭,我们坚决不撤!”
众志成城,保障通行
保通保运,是交通人的“天职”。
面对疫情防控和春运返程双重叠加,达州市交通运输局科学调度、多点发力,全力打好保通保运“攻坚战”。
2月12日,达州市交通运输局以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名义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交通运输保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落实“三不一优先”政策,建立健全“应急通道”和“绿色通道”,务求应急物资、鲜活农产品等运输车辆快速通行。
为给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乘车环境,达州市交通运输局逆“疫”而上,保留主城区10条线路82台公交车和453台出租(网约)车正常运营,并要求公交公司、出租车企业督促运营车辆务求“驾乘人员100%佩戴口罩、运营车辆100%集中消毒、扫码标识100%醒目设置。”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志愿同行,为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医务人员和卡口执勤人员奉献爱心!”2月1日,达州市交通运输局动员组建的“抗击新冠肺炎党员(志愿者)突击队”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连日来,突击队共出动爱心车辆840趟次,免费接送抗疫医务人员和执勤人员1982人次。” 达运集团生产经营部王文介绍。
2月16日,达州市“春风行动”正式拉开序幕:51名农民工搭乘两辆专车前往广东东莞返岗。“春风行动”中,各运输企业从严落实“客座率控制在50%,一车确定2名乘客作为车长、副车长”等要求,优化运力结构、细化防控措施,确保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达州市运管处处长曾俊中肯说道,“按照‘一车一方案’原则,我们将为返岗农民工提供点对点、门对门、一站式直达超长客运服务。”
破解难题,抢占先机
疫情纵然肆虐,交通人的前进步伐岂能就此停歇。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交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尤为迫切。
本着“统筹协调、分级负责”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原则,达州市交通运输局要求各交通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倒排复工工期,加快建立联防联控机构,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彻底排查进场人员,积极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涤用品和红外线体温检测仪等防疫物资保障,及时做好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食堂、卫生间消毒杀菌处理,并对人员密集区等重点区域定时消毒。
谋定而动。营达高速公司提前谋划、未雨绸缪,目前已采购红外线体温检测仪35个、口罩23210个、医用酒精310升、消毒液521升、一次性手套26510双等系列防疫物资与此同时,公司管理人员、参建单位管理人员、一线复工人员及施工机械业已到位。
“营达高速巴河大桥建设项目日前已经复工。”营达高速公司总经理谢应武娓娓而谈,“我们将竭力破解疫情带来的材料供应、返岗人员居住通行、防疫物资购买等难题,抢抓工期,抢占先机,确保本月底实现全线复工复产建设。”
据了解,机场大道、机场迁建、巴万高速、达宣快速通道等市属交通建设重点项目业主业已积蓄复工后劲,确保项目建设“任务不减,目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