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近日,我市出台《达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旨在建设一支扎根山乡、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乐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
建立长效机制,将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乡村教师各类培训不得低于10学时师德学习内容。树立师德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坚持师德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动态调整编制,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完善乡村学校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实施“乡村紧缺教师补充计划”、“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特岗教师招聘计划”
和“优秀教育教学专家乡村支教讲学计划”四大计划,多途径解决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
实施关爱工程,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实施乡村教师帮扶计划,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为学校捐助资金,用于教师帮扶。定期组织乡村教师体检。落实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重点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向条件艰苦地区倾斜。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注重师德表现、注重一线经历、注重工作实绩,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要求,不作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
推进县管校聘,引导城乡教师校长交流。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对口支援、名优教师送教、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加强培养培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到2020年,全市重点培育300名乡村市级学科带头人、30名乡村杰出校(园)长、30名乡村教学名师、建设30个乡村校本研修示范学校。2017年前,每名乡村教师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2020年前,每名乡村教师完成360学时的全员培训。
建立荣誉制度,鼓励乡村教师扎根基层。国家、省分别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2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各县(市、区)对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予以鼓励。推荐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师表彰人选时,向乡村教师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优秀乡村教师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