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促整改。达州市委、市政府强化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整改督办组和宣传报道组
3个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全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
7个县(市、区)、经开区和有关整改单位全部强化整改组织机构,统筹推进全市整改工作。
精心组织实施,落实责任促整改。达州市以“责任制+清单制+销号制+提醒制”的方式压实责任、明确时限,按照达州市落实环保问题整改调度、销号办法,及时开展专项调度,对标办结“销号”。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对整改工作实行全程督办、过程督办、效果督办、专项督办,对重点问题“点对点”通报,计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
紧盯突出问题,聚焦重点促整改。针对反复投诉问题,包括中迪广场油烟、噪音扰民问题,四垭村养殖场污染问题和八台山旅游景区开发破坏生态问题,火车站正宗川菜馆污染环境问题,达钢搬迁问题,成立达州市第二工业园区建设暨达钢集团易地搬迁指挥部,市长任指挥长;制定《达州市中心城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调研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等方案,强力启动市固废处置中心建设,将主城区划分为5个核心区和5个控制区域,落实局领导专人分片挂包督办。
强化因地制宜,创新举措促整改。持续创新65名“环保公众监督员”到生态环境治理重要点位开展督查督办;引导8名退出领导岗位县(处)级干部组建督察督办组,对7个县(市、区)、经开区和25个承担主要整改任务的部门进行全覆盖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