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市府函〔2010〕105号
《达州市2010年金融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达州市2010年金融工作要点
2010年全市金融工作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重心,按照市委、市政府“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总体部署,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加大贷款投放规模,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2010年全市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主动协调各金融机构,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整合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保持信贷总量均衡合理增长,实现多渠道融资。全力实现新增各项贷款73亿元、保费收入33.54亿元、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3家。
一、加强督促引导,加大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认真做好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对金融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制定2010年全市金融业发展目标,并对各县(市、区)政府进行了任务分解(具体目标任务详见附表),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要层层分解任务,落实有关责任。要密切关注全国、全省、全市信贷投放形势,结合本地实际,掌握好工作力度和节奏。要搞好组织协调,加强跟踪监测,督促信贷投放按计划及时足额到位。要认真研究信贷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制订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二)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支持。认真贯彻落实2010年达州市重大项目推进、投资促进暨金融对接工作会议精神,抓住达州市建设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秦巴地区冶金建材基地、川东北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有利时机,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0年“四个一批”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水利项目、民生项目、生态环境项目的信贷投入力度;加大对天然气、钢铁、水泥、煤、电等重点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交通网络、物流设施、城市功能等基础建设项目信贷投入,突出支持节能环保和民生工程;大力支持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达陕、达万、达巴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改造、城市过境公路等交通项目建设和普光气田钻采、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开发、瓮福磷硫化工、龙门峡北矿、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在建和续建项目;重点落实好年初金融对接会上签订的74.5亿元银企(项目)合作协议,确保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
(三)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全面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精神,加强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建设,切实加强专业化经营;要主动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适当下放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权限,建立健全内部绩效激励机制,制定具体可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实施办法、审贷标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根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积极创新信贷方式、拓宽信贷渠道、开发信贷产品,改进抵押办法、扩大抵押范围、降低抵押标准、拓展非抵押业务,切实解决抵押不足的问题。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引导与管理,为中小企业融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降低企业融资费用;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制度,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建立市、县领导联系挂点、定期调研制度,落实企业技改、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政策,对企业给予重点帮扶,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四)加强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网点布局,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不断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让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要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逐步推广到全市范围,并积极开办林权质押贷款、土地流转经营权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对城乡住房改造、标准粮田改造、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水利设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信贷投入力度。2010年涉农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涉农贷款不低于50%。
(五)加大对扩大就业和创业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继续加强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学生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重点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各级就业局、财政部门要按政策规定,全面落实相关贴息政策,确保2010年实现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00万元的目标任务(具体目标任务详见附表)。要配合地方党委、组织部做好“大学生金融春雨行动”工作,打造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富民的金融服务平台和载体。邮储银行要会同团委开展青年自主创业贷款,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600万元青年小额贷款的目标任务。要继续做好助学贷款发放工作,不断提高助学贷款的覆盖范围和发放效率。
(六)进一步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各金融机构要加大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完善消费信贷制度和业务流程,集中推进汽车、住房、家电、建材信贷消费,大力开发旅游、文化等与民生密切相关产业的新兴信贷消费。要严格贯彻执行房地产信贷政策,继续支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并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要实现汽车消费信贷全过程法制化、规范化。
(七)深入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建设。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融资平台。按照《公司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制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管办法和政府类贷款偿债机制,要按相关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和市政府相关规定,全面建立与贷款项目性质和特点相符合的一一对应的还款来源,及时清理和消化历史债务,树立诚信达州形象。对那些盈利能力差、经营不善、不良率高的融资平台公司要进行整理规范,个别情况严重的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缔。二是整合政府资源,加强政府融资平台自身建设。要进一步对我市现有的、储备的国有资产资源进行再整合,提高融资平台实力,增强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切实做大做强政府性融资平台。市级融资平台要重点做好达州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建设。三是建立健全项目储备机制。根据我市“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安排,储备融资项目,拟定融资项目清单。并严格执行项目业主负责制,由业主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创新融资渠道。继续推进政策性银行贷款,全方位拓展商业银行贷款,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及理财产品从资本市场直接筹集资金。
二、继续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八)继续深化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农业发展银行要理顺经营机制,拓展政策性业务平台,丰富商业性贷款品种;各国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经营理念,强化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推行市、县信贷审批联动机制,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办贷效率。要继续推进工行、中行、建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巩固农业银行改制成果,加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积极推动邮政储蓄银行改革有关工作,着力推动小额信贷,进一步拓展个人商务贷款,力争年内开展企业法人信贷业务。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信贷规模、授权授信、扩大贷款品种,争取试点机会。
(九)加快达州市商业银行发展。巩固达州市商业银行改制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机构、内部控制机制和资本约束机制,加强信贷结构调整,稳步扩大信贷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加大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力度,通过增资、引资等多种方法,支持达州市商业银行做大做强。达州市商业银行要突出现代商业银行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作风,不断加大服务方式、内容、手段的创新,保持发展活力,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十)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要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信用社改革新摸索,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把握机遇、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管理,完善对信用社的考核监督机制,积极防范运行风险。各级政府全面落实对农村信用社的各项扶持措施,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能力。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积极推进村镇银行发展,做好大竹县村镇银行前期筹备工作。推进资金互助组织在我市的试点,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走“技术+资金+产品+市场”新型合作道路。
(十一)抓好小额贷款公司扩大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扩大试点工作,全市年内力争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3家。加大对达县、大竹、宣汉三个试点县的指导协调,积极筛选合适的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每个试点县年内至少新设1家小额贷款公司。要严格审核股东资格,严格审查小额贷款公司股东的信用状况,严格审查股东出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来源真实合法。
(十二)规范发展好融资性担保公司。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督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09〕230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关于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川府金发〔2010〕4号)精神,市工商局、市政府金融办要进一步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规范,推动辖区内融资性担保公司健康发展。要严格按照审批流程,通过要件审查、实地调查、约见高管、核查证明材料等形式,重点审查股东持续出资能力和高管团队建设,从源头上保证担保机构的规范、可持续发展。各县(市、区)要健全担保监管工作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严厉打击担保机构从事非法集资、高息借贷、诈骗企业钱财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快政策性信用担保公司发展,充实资本金,在担保机构的支持政策、风险补偿、金融合作、环境改善等方面加大落实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政策规定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推动银担合作;要支持创新担保融资方式,适度降低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门槛,合理确定担保放大倍数,建立与担保机构分担风险的机制,推进与担保机构的信息共享。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积极设立市级农业信贷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
(十三)积极开展金融机构的引进。积极为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企业(项目)信息对接,办理抵(质)押等手续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全力争取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在达州设立分支机构,促进达州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
(十四)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认真做好支付清算、国库、货币发行管理等金融服务,抓好征信、反洗钱、反假币工作,积极贯彻执行外汇管理政策,努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金融机构合作,大力发展银团贷款,满足特大项目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网点,加快城乡结合部、新建城区和西外市政中心和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建立覆盖全市各个层次需求的营业服务网络。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创新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度分散信贷风险。大力创新信贷产品、服务方式和融资机制,要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前景的企业开发合适的信贷产品,规范发展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组合担保贷款等,积极开展保理、融资租赁、专利权和股权质押、企业主个人财产担保、联保贷款、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融资等新型信贷产品业务,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以及票据、“信托+理财”和商品融资等信贷替代产品业务。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县域金融运行模式,深入推进林权抵押融资,拓宽林业融资渠道。
三、培育直接融资市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十五)加快企业上市步伐。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机制,充实企业上市后备储备库,抓好后备力量培育。建立完善企业上市协调工作机制,制定企业上市考核奖励办法,鼓励引导我市企业加快上市步伐。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效能,突出重点,加大对达兴能源和川环科技上市工作的支持力度。
(十六)大力支持债券融资。把握好国家扩大债券融资的机遇,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金融创新产品。积极支持已纳入债券培植计划的达兴能源参与四川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支持达州发展集团发行城投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拓宽民间投资渠道,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
五、发挥保险保障和融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十七)积极发展“三农”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运作模式,建立和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逐步增加险种、扩大覆盖面。积极开展银保合作,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高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发展适合农民需求的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农村服务网络;积极发展建工险、工程险,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风险保障。
(十八)加强政策引导,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发挥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作用和保险资金投融资功能,引导保险公司投资我市优势产业、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和农业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开展保险业行风整顿,加强保险公司规范建设,促进保险公司健康发展。
六、坚持标本兼治,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十九)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进一步加强项目包装研究,把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财政资本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发展的重要手段,切实解决好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项目前期工作中的作用,在项目审批前期邀请金融机构提前介入,协同解决项目前期准备不足、成熟度不高等问题;建立项目定期通报推荐制度,让银行全面了解项目储备进展情况,让企业充分了解银行融资产品,提高信贷投放效率;适时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加强项目业主与金融机构的协调,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有效解决“银行找项目、企业跑资金”的两难问题,促进企业与银行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二十)加强“诚信达州”建设。认真执行达州市关于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企业内控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强化达州诚信建设。人民银行要充分利用目前建成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为金融机构提供好相关信息服务,对诚信企业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扶持。继续加强信用区域建设,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力争2010年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增长10%以上。建立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企业“黑名单”制度,综合利用司法、工商、税务、财政、建设等部门和金融手段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深入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活动。要按照“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模式,加大不良贷款化解处置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推动“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力争今年我市一个县(市)创建成功。全面启动“模范守信中小企业培植计划”,对首批纳入“模范守信中小企业培植计划” 的130户企业进行对口培育,确定授权授信,制定信贷投放计划,优先给予金融支持,引导全辖区企业开展信用评级活动。
(二十一)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监控和防范。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金融风险预警能力。强化金融机构忧患意识和前瞻意识教育,规范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时反馈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动态信息,有效防止金融发展中的新生不利因素对金融稳定的冲击,不断提高抵御风险综合能力。加大对非法集资的处置力度,加大对中介机构失信的惩罚力度,积极稳妥地引导、规范和推动各类民间融资活动。
(二十二)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清理。稳妥处置政府性债务,审慎处理好政府性贷款的还本付息工作,加强对有政府背景单位和公务人员到逾期贷款清收力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
七、建立和健全金融工作机制,加强金融队伍建设
(二十三)建立考核奖励办法。完善信贷投入考核办法。加大对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奖励力度,将新增贷款余额作为考核奖励的重点,同时考虑银企签约落实情况、中小企业信贷、“三农”信贷、小额担保贷款、130户模范守信中小企业信贷发放以及核销不良贷款等工作。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情况,制定相应金融业奖励办法,重点要考核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
(二十四)完善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金融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对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银企签约落实中存在的困难,做好数据的汇总分析和信息反馈工作,准确判断经济金融运行形势,有效推进全市金融业健康平稳运行。健全市政府金融办与市级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信息报送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力度。
(二十五)加强对县(市、区)政府金融办的工作指导和服务。各县(市、区)政府在本轮机构改革中,要根据本地实际,建立健全金融办工作机构,及时足额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争取年内各县(市、区)完成金融办设置,切实开展好金融协调、对地方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实施管理、推动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等职能。适时组织各类培训、交流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提高金融办工作效率,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金融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十六)加强金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引进、培养金融高端人才的激励机制,不断聚集金融高端人才。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金融队伍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附件:达州市各县(市、区)2010年新增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目标任务分解表
附件:
达州市各县(市、区)2010年新增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目标任务分解表
2009年末小额担保贷款余额 | 2010年小额担保贷款目标任务 | 2009年末贷款余额 | 2010年新增贷款目标任务 | 2010年小额贷款公司目标任务数(家) | ||
合 计 | 2251.5 | 2400 | 2995161 | 730000 | 3 | |
市辖区 (通川区) | 市本级 | 101.5 | 330 | 1140262 | 360000 | |
通川区 | 210 | 280 | ||||
达 县 | 255 | 310 | 551916 | 80000 | 1 | |
大竹县 | 692 | 320 | 315841 | 85000 | 1 | |
开 江 | 202 | 270 | 152611 | 30000 | ||
宣汉县 | 257 | 310 | 298281 | 85000 | 1 | |
渠 县 | 270 | 310 | 373981 | 60000 | ||
万源市 | 264 | 270 | 162268 | 30000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