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的停车难问题整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城市新区目前部分住户反映道路两边仍有车辆违规停放现象,影响居民出行和交通秩序,下一步将如何推进解决?”在调研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座谈会上,县人大代表赵小莉就街边停车位少、停车场规划建设滞后相关事项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局、住建局等部门询问了解。
据悉,去年底以来,达州宣汉县通过民情走访、全面征集、网络投票、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城镇停车位太少、停车场规划建设滞后”“校园周边三无食品缺乏监管”“农村部分地区网络信号差”等群众最不满意十个方面问题纳入2020年整治重点。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不满意的事,县人大常委会应予持续跟踪。代表督事,2020年就从跟踪监督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着力……”明确代表监督工作重点后,宣汉县人大常委会迅速将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统筹部署,创新“委室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机制,将省、市、县在宣人大代表组建为11个代表小组,出台跟踪监督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活动实施方案,分别由委室联系服务,每季度定期开展监督调研。
为了让人大代表在监督整治工作前熟悉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法定程序,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推行执法检查、调研视察、审议发言前开展代表培训,沟通工作情况,保障代表知情明政。“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整治情况持续跟踪,督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措施、系统治理,体现了人大工作的民生导向。通过开展会前培训、建立履职纪实档案,进一步提升了代表履职能力,增强了代表履职意识”刘德芬代表表示。
“校园周边三无食品缺乏监管,学生的宣传引导工作也应该同步加强,购买的人少了,流动摊贩自然没有了市场”“城市新区居民配套停车位多少?群众反映停车难问题后,在停车场建设规划上是否作了调整”“移动网络信号差的村社还有哪些?今年上半年基站建成投运了多少”在各监督调研现场,代表们既督整治进度,又提工作建议,共同推动群众诉求落实见效。
截至目前,宣汉县人大常委会累计组织人大代表培训276人次,督促配建停车位112895个,新建通讯基站19个,清理和规范流动商贩500余人次,增添安装健身器材40套,办结反馈群众诉求23659件,完成率70.89%,满意率100%,“最不满意”实现了向“最满意”转变。
“除了持续跟踪事关群众利益的不满意10件事整治,宣汉县人大代表还积极参与重大项目监督,既从群众最不满意处着力,又持续关注全县涉农整合资金项目、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等13个重点项目推进,督促及时启动、优质实施、早日惠民。代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实现了由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的升华。”宣汉县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主任张晓丹介绍。(王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