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7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65.98亿元,增长8.7%,居全省8位;占GDP比重达61.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11亿元,增长2.8%,占全市总投资的34.9%。
二、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迅猛
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累计达16.89万户,同比增长4.97%。其中: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13.57万户、2.94万户、0.38万户,同比增长18%、19.35%、31.49%;2017年上半年分别新登记10642户、3061户、400户,同比增长30.74%、11.07%、6.38%。
三、民营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作用明显
2017年上半年,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达到42.54亿元、270.32亿元、153.12亿元。第一产业民营经济贡献率达1.3%,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民营经济贡献率达41.4%,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民营经济贡献率达22.3%,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
四、民营经济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突出
2017年上半年,各县(市、区)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分别为:通川区(66.15亿元)、达川区(60.13亿元)、宣汉县(70.69亿元)、开江县(35.55亿元)、大竹县(95.93亿元)、渠县(78.32亿元)、万源市(39.15亿元)、经开区(19.61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分别为:通川区(9.2%)、达川区(7.9%)、宣汉县(9.1%)、开江县(8%)、大竹县(9.4%)、渠县(9.2%)、万源市(7.7%)、经开区(8.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通川区(60.8%)、达川区(61%)、宣汉县(55.8%)、开江县(64.3%)、大竹县(64.1%)、渠县(64.7%)、万源市(60.5%)、经开区(69.8%)。民间投资总量分别为:通川区(37.29亿元)、达川区(23.64亿元)、宣汉县(61.88亿元)、开江县(16.32亿元)、大竹县(60.61亿元)、渠县(60.41亿元)、万源市(28.01亿元)、经开区(21.96亿元)。民间投资增速分别为:通川区(24.1%)、达川区(-33.7%)、宣汉县(52.8%)、开江县(-12.7%)、大竹县(2.9%)、渠县(19.3%)、万源市(13.2%)、经开区(-48.2%)。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分别为:通川区(33.3%)、达川区(21.9%)、宣汉县(38.2%)、开江县(28.1%)、大竹县(39%)、渠县(37.1%)、万源市(39.6%)、经开区(36.9%)。
五、民营经济社会贡献日益突出
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共纳税38.15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为33.22亿元)增长14.84%,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2.6%(其中:国税收入23.52亿元,同比增长80%,占国税总收入的60%;地税收入14.63亿元,同比下降27.86%,占地税总收入的59.57%)。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0735人,其中城镇失业再就业人员476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