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中共达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委两新组织工委)的主要职能包括:一是领导抓好全市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指导县(市、区)两新党工委及其党建工作,研究并协调解决涉及全市两新组织重要问题;二是规划全市两新组织党的建设,重点抓好全市两新组织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三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有规划有步骤地抓好全市两新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党的有生力量;四是引导和监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执行上级党委和市委的决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支持其依法依章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五是协调市级有关主管、监管和协管部门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指导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按照有关章程和规定独立开展工作;六是开展调查研究,为市委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提供决策服务;七是承办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2017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是健全工作体系持续扩大党建工作基础。谋划出台《关于加强产业园区党的建设推动园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理顺规范工作体制机制。集中开展推进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攻坚行动,重点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及物流、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全市新建党组织161个,覆盖两新组织1532家。二是释放党建能量促进两新组织转型发展。坚持“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统揽,深化“三融三促”工作规范,建成1个达州市“企业+社区+楼宇”党建示范平台、3个社会组织党建示范基地,开办高端人才、管理人才培训班3期,植入党的执政理念,促进两新组织转型发展。三是汇聚两新合力决战脱贫攻坚主战场。以“双联”工作机制为载体,指导两新组织积极发挥资金优势,捐款350多万元,修建硬化村社道路120多公里,人畜饮水、环境净化工程45余处,修缮农村党建阵地、学校等公共活动场地20余处。组织龙头涉农企业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深入贫困村开展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开发,为3000余名群体提供就业培训、技能鉴定、政策咨询等服务,提高困难群众增收能力。持续深化“爱心无死角”“思源惠民”“爱心专列”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助学、助医、助困、法律援助活动160余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
2017年,达州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继续领跑全省,多项工作受到中央、省委和市委领导的批示肯定,全省性点名表扬3次,省级经验交流发言2次,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人民网等党刊党报深度报道、全国推介。
二、部门概况
市委两新组织工委无下属二级单位。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市委两新组织工委本年收入合计181.5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81.58万元,占100%;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占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占0%;事业收入0万元,占0%;经营收入0万元,占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占0%;其他收入0万元,占0%。
2017年市委两新组织工委本年支出合计165.6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万元,占0%;项目支出165.65万元,占100%;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占0%;经营支出0万元,占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占0%。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190.94万元。与2016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52.01万元,增长/下降27%。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81.5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2016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增加52.91万元,增长29%。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65.65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5.65万元,占100%;教育支出0万元,占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万元,占0%;医疗卫生支出0万元,占0%;住房保障支出0万元,占0%;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组织事务(款)其他组织事务(项):支出决算为165.65万元,完成预算119%,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举办厦门大学培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召开产业园区党建工作会、举行庆“七一”新建党组织授牌仪式等工作未纳入年初预算。
2.教育类:支出决算为0万元,预算0万元。
3.科学技术类:支出决算为0万元,预算0万元。
4.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支出决算为0万元,预算0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决算为0万元,预算0万元。
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支出决算为0万元,预算0万元。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0万元,公用经费0万元。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0.7万元,完成预算23.3%,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度省市县及兄弟市州来达调研考察学习的次数较少。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7万元,占100%。
1.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0万元。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
因公出国(境)支出决算比2016年增加0万元。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0万元。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比2016年增加0万元。
3.公务接待费支出0.7万元。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等。国内公务接待3批次,110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共计支出0.7万元,具体内容包括:接待用餐0.7万元。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0人,共计支出0万元。
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16年减少1.8万元,下降70%。主要原因是2017年来达调研考察学习的批次去年大幅减少。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0万元。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0万元。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度,市委两新组织工委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万元,比2016年增加/减少0万元,与2016年决算数持平。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度,市委两新组织工委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市委两新组织工委共有车辆0辆。
(四)预算绩效情况
1.绩效目标管理情况。
本部门未对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开展绩效目标管理。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开展情况。
本部门未对2017年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
2017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得分
|
部门决策(25分)
|
目标任务(15分)
|
相关性(5分)
|
|
明确性(5分)
|
|
合理性(5分)
|
|
预算编制(10分)
|
测算依据(5分)
|
|
目标管理(5分)
|
|
综合管理(30分)
|
专项资金分配时限(2分)
|
市级财力专项预算分配时限(1分)
|
|
中央专款分配合规率(1分)
|
|
中期评估(2分)
|
执行中期评估(2分)
|
|
绩效监控(5分)
|
预算执行进度监控(2分)
|
|
绩效目标动态监控(3分)
|
|
非税收入执收情况(2分)
|
非税收入征收情况(1分)
|
|
非税收入上缴情况(1分)
|
|
资产管理(6分)
|
资产管理信息化情况(2分)
|
|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告情况(2分)
|
|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2分)
|
|
内控制度管理(2分)
|
内部控制度健全完整(2分)
|
|
信息公开(6分)
|
预算公开(2分)
|
|
决算公开(2分)
|
|
绩效信息公开(2分)
|
|
绩效评价(5分)
|
绩效评价开展(2分)
|
|
评价结果应用(3分)
|
|
部门绩效情况(45分)
|
履职成效(20分)
|
部门特性指标
|
|
推进“两个覆盖”(10分)
|
|
加强民办学校党建(5分)
|
|
推进产业园区党建(5分)
|
|
可持续发展能力(15分)
|
重点改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5分)
|
|
科技(制度、方法、机制等)创新(5分)
|
|
人才培养(5分)
|
|
满意度(10分)
|
协作部门满意度(3分)
|
|
管理对象满意度(3分)
|
|
社会公众满意度(4分)
|
|
3.部门自行组织绩效评价开展情况
本部门无下属单位,未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2017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得分表
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
|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20分)
项目决策
|
(10分)
科学决策
|
必要性(政策依据)
|
5
|
|
可行性(政策完善)
|
5
|
|
(10)
绩效目标
|
明确性
|
5
|
|
合理性
|
5
|
|
(10分)
项目管理
|
(7分)
资金管理
|
资金分配
|
3
|
|
资金使用
|
4
|
|
(3分)
项目执行
|
执行规范
|
3
|
|
(特性指标70分)
项目绩效
|
(20)
项目完成
|
完成数量
|
5
|
|
完成质量
|
5
|
|
完成时效
|
5
|
|
完成成本
|
5
|
|
(50分)
项目效益
|
经济效益(可选项)
|
40
|
|
社会效益(可选项)
|
|
生态效益(可选项)
|
|
可持续效益(可选项)
|
|
公平效率(可选项)
|
|
使用效率(可选项)
|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
|
|
总分
|
|
十一、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6.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7.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从非财政补助结余中分配的事业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等。
8、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9.一般公共服务(类)组织事务(款)其他组织事务(项):指开展全市两新组织党建相关支出。
10.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1.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2.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3.“三公”经费: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4.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15.推进“两个覆盖“: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中,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
附件:
表1: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表1-1:收入总表
表1-2:支出总表
表2: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表3: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表4: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表4-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表4-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表4-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表4-4: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表5: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表5-1: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表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表3